世尊的十种德号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世尊的十种德号
(轉自:http://sss2002.51.net/books/mahinda/mxd-Buddha_Qualities.html)

以下将依巴利语的构词法,以及依节译自《清净道论》[ 流通本《清净道论》略有误译之处。本文乃依巴利语原典直接节译。]、《普端严》等义注中的释义,来对世尊的十种德号[ 若将第六“无上者”与第七“调御丈夫”合而为一,则成九种德号。]进行解释:

一、阿拉汉

巴利语 arahant 的音译。意为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者。

诸义注解释“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arakatta)一切烦恼故为araham;

2.以已杀烦恼敌故(arinam hatatta)为araham;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anam hatatta)为araham;

4.以有资格(arahatta)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m;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apakarane rahabhavato)为araham。(Vm.1.125-130 / Pr.A.1)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 (khina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 北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故上座部佛教弟子请勿将 arahant 讹略为北传所谓的“阿罗汉”。]

二、正自觉者

对佛陀的尊称,为巴利语 sammasambuddha 的直译。samma,意为正确地、圆满地、不颠倒;sam,是指自己,即只是自己,无需他人引导而成的意思;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正自觉者即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法的人。

诸义注中说:“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正自觉者’。”(Samma samanca sabbadhammanam buddhatta pana sammasambuddho'ti.)(Vm.1.132 / Pr.A.1 / M.A.1.12 / A.A.1.170)

[ 北传佛教依梵语 samyak-sambuddha 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意译作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正遍知。如北传《大智度论》卷二中说:“云何名三藐三菩提?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遍知一切法。”其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觉,小乘罗汉为正觉;相对于罗汉之偏觉,菩萨为等觉;相对于菩萨之分觉,佛为正等觉。]

三、明行具足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vijjacaranasampanna 的直译,由vijja (明,知识,智慧) + carana (行,行为,德行) + sampanna (具足者,成就者)构成。

“因具足明与行,故为明行具足。”(Vijjahi pana caranena ca sampannatta vijjacaranasampanno.)(Vm.1.133 / Pr.A.1)

在此,“明”是指“三明”:宿住明、死生明和漏尽明;或“八明”:观智、意所成神变及六神通。

“行”是指戒律仪、守护诸根、于食知节量、实行警寤、七种正法(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及四种色界禅那。

在此,世尊以明具足圆满了一切知而住,以行具足而为大悲者。世尊因具足诸明与诸行,故名“明行具足”。

四、善至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sugata 的直译,由su (善) + gata (已到,已去)构成。

“行于善美故,已至美妙处故,正行故,正语故,为善至。”(Sobhanagamanatta, sundaram thanam gatatta, samma gatatta, samma ca gadatta sugato.)(Vm.1.134 / Pr.A.1)

北传佛教多作善逝。

五、世间解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lokavidu 的直译,由loka (世间) + vidu (为vindati(知道)的完全式)构成。

“完全了解世间故,为世间解。”(Sabbathapi viditalokatta pana lokavidu.)(Vm.1.135 / Pr.A.1)

世尊依自性、依集、依灭、依灭之方便而完全知道、了知、通达世间,故名“世间解”;又完全知道行世间(sankharaloka)、有情世间(sattaloka)和空间世间(okasaloka)三种世间,故名“世间解”。

六、无上者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anuttara 的直译,由na (无) + uttara (上,超过)构成。

“不存在有任何比自己的功德更殊胜者,没有超过此者,为无上者。”(Attana pana gunehi visitthatarassa kassaci abhavato natthi etassa uttaro'ti anuttaro.)(Vm.1.138 / Pr.A.1)

七、调御丈夫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purissadammasarathi 的意译,由purissa (男人,丈夫) + damma (应调御的,应受训的) + sarathi (调御者,驾驭者)构成。

“能调御应受调御的丈夫,为调御丈夫。”(Purissadamme sareti'ti purissadammasarathi.)(Vm.1.139 / Pr.A.1)

或者也可将“无上者”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句,成为“无上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sadamma sarathi)

八、天人导师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sattha devamanussanam 的直译,由sattha (导师) + devanam (诸天) + manussanam (诸人)构成。即佛陀是能带领诸天与诸人度脱生死诸险难的导师。(Vm.1.140 / Pr.A.1)

九、佛陀

巴利(梵)语 buddha 的古音译。意为觉者,觉悟者。

“佛陀”有两种含义:

1.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

2.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者,称为佛陀。

“凡有任何应了知者,皆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那一切,故为佛陀。或因为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以这些理由故为佛陀。”(Vm.1.141 / Pr.A.1)

十、世尊

巴利(梵)语 bhagavant 的意译。bhaga,意为祥瑞,吉祥,幸运;vant,意为具有,拥有。bhagavant直译为“具祥瑞者”。[ 北传音译为“薄伽梵”。]

诸经律的义注采用语源学的方法解释了bhagava的六种含义:

1.以具诸祥瑞(bhagyava'ti)故为bhagava;

2.以已破坏(bhaggava'ti)一切危险故为bhagava;

3.以有诸福德(bhaga assa santi'ti)故为bhagava;

4.以分别(vibhattava'ti)一切法故为bhagava;

5.以亲近(bhattava'ti)诸上人法故为bhagava;

6.以已除去诸有(bhavesu vantagamano'ti)故为bhagava。(Vm.1.142-4 / Pr.A.1)

在巴利圣典中,通常用 Bhagava 来尊称佛陀。

以上是对世尊十种德号的简略解释。欲明了详细解释者,请直接阅读巴利语《清净道论》等原典。
玛欣德 尊者 编于缅甸帕奥禅林

2008年雨安居第一个诵戒日(2008-08-01)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