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的十种德号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世尊的十种德号
(轉自:http://sss2002.51.net/books/mahinda/mxd-Buddha_Qualities.html)

以下将依巴利语的构词法,以及依节译自《清净道论》[ 流通本《清净道论》略有误译之处。本文乃依巴利语原典直接节译。]、《普端严》等义注中的释义,来对世尊的十种德号[ 若将第六“无上者”与第七“调御丈夫”合而为一,则成九种德号。]进行解释:

一、阿拉汉

巴利语 arahant 的音译。意为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者。

诸义注解释“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arakatta)一切烦恼故为araham;

2.以已杀烦恼敌故(arinam hatatta)为araham;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anam hatatta)为araham;

4.以有资格(arahatta)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m;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apakarane rahabhavato)为araham。(Vm.1.125-130 / Pr.A.1)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 (khina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 北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故上座部佛教弟子请勿将 arahant 讹略为北传所谓的“阿罗汉”。]

二、正自觉者

对佛陀的尊称,为巴利语 sammasambuddha 的直译。samma,意为正确地、圆满地、不颠倒;sam,是指自己,即只是自己,无需他人引导而成的意思;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正自觉者即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法的人。

诸义注中说:“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正自觉者’。”(Samma samanca sabbadhammanam buddhatta pana sammasambuddho'ti.)(Vm.1.132 / Pr.A.1 / M.A.1.12 / A.A.1.170)

[ 北传佛教依梵语 samyak-sambuddha 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意译作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正遍知。如北传《大智度论》卷二中说:“云何名三藐三菩提?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遍知一切法。”其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觉,小乘罗汉为正觉;相对于罗汉之偏觉,菩萨为等觉;相对于菩萨之分觉,佛为正等觉。]

三、明行具足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vijjacaranasampanna 的直译,由vijja (明,知识,智慧) + carana (行,行为,德行) + sampanna (具足者,成就者)构成。

“因具足明与行,故为明行具足。”(Vijjahi pana caranena ca sampannatta vijjacaranasampanno.)(Vm.1.133 / Pr.A.1)

在此,“明”是指“三明”:宿住明、死生明和漏尽明;或“八明”:观智、意所成神变及六神通。

“行”是指戒律仪、守护诸根、于食知节量、实行警寤、七种正法(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及四种色界禅那。

在此,世尊以明具足圆满了一切知而住,以行具足而为大悲者。世尊因具足诸明与诸行,故名“明行具足”。

四、善至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sugata 的直译,由su (善) + gata (已到,已去)构成。

“行于善美故,已至美妙处故,正行故,正语故,为善至。”(Sobhanagamanatta, sundaram thanam gatatta, samma gatatta, samma ca gadatta sugato.)(Vm.1.134 / Pr.A.1)

北传佛教多作善逝。

五、世间解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lokavidu 的直译,由loka (世间) + vidu (为vindati(知道)的完全式)构成。

“完全了解世间故,为世间解。”(Sabbathapi viditalokatta pana lokavidu.)(Vm.1.135 / Pr.A.1)

世尊依自性、依集、依灭、依灭之方便而完全知道、了知、通达世间,故名“世间解”;又完全知道行世间(sankharaloka)、有情世间(sattaloka)和空间世间(okasaloka)三种世间,故名“世间解”。

六、无上者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anuttara 的直译,由na (无) + uttara (上,超过)构成。

“不存在有任何比自己的功德更殊胜者,没有超过此者,为无上者。”(Attana pana gunehi visitthatarassa kassaci abhavato natthi etassa uttaro'ti anuttaro.)(Vm.1.138 / Pr.A.1)

七、调御丈夫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purissadammasarathi 的意译,由purissa (男人,丈夫) + damma (应调御的,应受训的) + sarathi (调御者,驾驭者)构成。

“能调御应受调御的丈夫,为调御丈夫。”(Purissadamme sareti'ti purissadammasarathi.)(Vm.1.139 / Pr.A.1)

或者也可将“无上者”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句,成为“无上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sadamma sarathi)

八、天人导师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sattha devamanussanam 的直译,由sattha (导师) + devanam (诸天) + manussanam (诸人)构成。即佛陀是能带领诸天与诸人度脱生死诸险难的导师。(Vm.1.140 / Pr.A.1)

九、佛陀

巴利(梵)语 buddha 的古音译。意为觉者,觉悟者。

“佛陀”有两种含义:

1.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

2.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者,称为佛陀。

“凡有任何应了知者,皆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那一切,故为佛陀。或因为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以这些理由故为佛陀。”(Vm.1.141 / Pr.A.1)

十、世尊

巴利(梵)语 bhagavant 的意译。bhaga,意为祥瑞,吉祥,幸运;vant,意为具有,拥有。bhagavant直译为“具祥瑞者”。[ 北传音译为“薄伽梵”。]

诸经律的义注采用语源学的方法解释了bhagava的六种含义:

1.以具诸祥瑞(bhagyava'ti)故为bhagava;

2.以已破坏(bhaggava'ti)一切危险故为bhagava;

3.以有诸福德(bhaga assa santi'ti)故为bhagava;

4.以分别(vibhattava'ti)一切法故为bhagava;

5.以亲近(bhattava'ti)诸上人法故为bhagava;

6.以已除去诸有(bhavesu vantagamano'ti)故为bhagava。(Vm.1.142-4 / Pr.A.1)

在巴利圣典中,通常用 Bhagava 来尊称佛陀。

以上是对世尊十种德号的简略解释。欲明了详细解释者,请直接阅读巴利语《清净道论》等原典。
玛欣德 尊者 编于缅甸帕奥禅林

2008年雨安居第一个诵戒日(2008-08-01)

观无常法的重要 录自-年龙活佛开示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观无常法的重要 录自-年龙活佛开示
(轉自:http://bbs.sogou.com/206038/i2reLeG7WbEIBAAAA.html)

上师多安活佛一直强调修无常观,缘此,特录年龙活佛珍贵开示以自励,并期有见闻者同沾甘露共获法益。

“无常”没有什么甚深的,“大圆满的口诀”这才是最甚深的,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比无常更甚深的法,只有认识到无常是我们现在当务之急。
闻自解脱—年龙上师的珍贵开示
尊如意宝年龙上师的珍贵开示——南卡郎巴的忠言
如意宝年龙上师讲授
首先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具足一切闻法的威仪,断除一切闻法的散乱,把自己所听的佛法和自心相合,听受上师的教言。
今天按藏历说是六月初四,是释迦牟尼佛转四谛法轮的纪念日。现在给大家讲授这个法。大家都是从各个方面来的,除了自己在路上经受了很多的辛苦,还有经济上面的付出之外,总的来说是,为了寻求佛法才来到这个地方,现在为了让大家的心中各有所获,所以传授这样的法宝。
在释迦牟尼佛讲法的时候,他首先讲授的是四谛法,而四谛法当中佛最初讲的是苦谛,现在我们就是围绕着苦谛给大家做介绍,我们所依靠的论著是持明晋美朗巴所写的九个颂词。
首先,持明晋美朗巴是这样说的。
“一切都是如此的稀奇,
我们的生命就像山边的云雾一样,
一切亲友和敌怨的关系就像天边的云一样,
而且一切所集之众就像客人一样,
一切都是无常的自性。”
我们现在这样地思维的时候,心中一定要生起一个确信。就像我们以前讲的《深道六法教言》所说的,任何人都要修行四种修心,四种修心之中最主要的是修行无常,而对无常的修行有三种决定,大家要经常修行。哪三个决定呢?首先,人是必定要死的,是肯定要死的;那么如何的死呢?死法无定,这是肯定的。然后什么时候死呢?这是不由自己把握的,这也是肯定的。当这样地思维的时候,我们心中的确对无常会有所认识,当自已的心中产生认识的时候,自己的心一定能够趋于正法。的确是这样的,一切的所集都是无常,就像我们在这里集会,差不多有七、八十人,但大家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有把握不无常。就像上师自己一样,去年的时候和空行仁波切一起为大家广转法轮,但是现在除了上师自己之外,佛母已经于法界当中趋于涅槃。周围的人也是这样的,在我们这些人当中谁能够在今晚不死,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远见,有这样的把握,除了自己的义气之心之外,的确是没有任何的把握可言的。再想一想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接受佛法,那么明年我们当中谁会趋向死亡的大道呢?!在下个月的时候,还是明天的时候,谁会继续在这个地方呆着,这些都已经是无常的事了,让你们这样思维的时候很容易对无常产生很深刻的认识。无常是死亡的大道,在这个死亡的大道上,任何一个人都必须要走上去,不论是多么大年纪的人,也不论是多么年幼的人,不管你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死亡都会降临在你的身边,任何人都是无可避免的。就比如说在印度的时候,除了我们无比能仁释迦牟尼佛,还有所有大罗汉、菩提萨垛,他们也都趋于涅槃,而且像印度的84大成就者,王臣25,乃至于历代的传承上师,包括上师自己或者我们大家,没有一个人会不无常,所有的人都必须走上这个死亡的大道。所以说,想到无常的时候,我们心中应该对无常产生一个确切的认识,精进地修行。而且在自己想起无常的这个时候,时时刻刻要忆及:正是因为无常的缘故,所以我们才要修习佛法;因为无常,我们修习佛法才能生起精进;面对无常,才能有非常广大的意义。如果你能够真正的修无常,那么不管是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禅定、精进等等法行,你都能够做得到。因为想到了无常,没有一件事情能有任何的挂碍的。我们永远就是要这样地思维:一切的亲友和敌怨都是这样无常的,现在看上去是敌人的,最终也许会成为像是亲友一样,也许有的时候自己非常亲近的人,但是忽然之间刀剑相见,转成一种恶劣的关系。一切也都是无常的,真的就像秋天的云彩一样,忽然聚集,忽然离散,而且我们所聚集善缘的弟子们,大家也都像集市上的客人一样,满足了自己愿望的时候,离别降临的时候,各奔东西。我们大伙也是如此,现在聚在一起听受佛法,分别之后,或者到了明天,或者到了后来,都各奔东西了,任何一种事情都是无常,大家要这样地来思维,并且把握住它。
过去有许多的大德在修习无常的时候,甚至于每天都要把握无常,就比如持明晋美朗巴,他曾经在桑耶清普的大密花窟里修行了12年。他在山洞里修习,每次出来总会有荆棘挂他脖子,每当他想把这个荆棘砍掉的时候,他总会想:算了吧,也许我出去后再不会回来,或者是我回来后就永远出不去了!因为他不断忆念无常的缘故,所以在洞里闭关修行了12年之久,荆棘也没被砍掉。真正地修行无常的人是如此的。所以我们从自己的心里也要真正地、常,把握确切地认识无常,当你对无常产生了非常深刻地信任的时候,你也才能够真正地来区分真实的佛法,有些人从自己的心中没有能够真切地认可无常这个事实,想“无常”没有什么甚深的,“大圆满的口诀”这才是最甚深的,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比无常更甚深的法,只有认识到无常是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希望你们从内心深处体会无常,并且认识无常。
现在是第二个颂词,意思是这样的:
“对一切的收获、所得、名称,
还有美誉等等所有的一切,
就像是路边的尸体一样当即放弃。
一切本自无常的缘故,
为了不给自己的修行产生障道,
把它当即舍弃!”
的确如此,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获得一些什么,或者是拥有一些什么,并且为了自己争取得到它,会产生很多的贪执之心,因为贪执之心反而造成轮回之苦。断弃贪执的这个方面,真的就好像是晋美朗巴大师所说的那个样子,周围的一切——它就像我们在路边发现一具死尸,这个死尸是我们不需要的,拿回去也不会有什么用处。的确是,这个死尸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不必要的东西。事实上,世间上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无常幻化不真实的,如梦如幻的,那么这些虚幻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本身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可是如果你贪执它的时候,显得它就好像有什么意义一样。比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视里面虽然显现各种各样苦乐的境相,但是除了这种显现之外,它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可成立的,可是如果你贪执的时候,这就仿佛产生了苦乐。如果在看电视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电视节目里一切的显现都是空幻,那么电视对你不成障碍。对于我们的梦幻也是如此,比如在梦中也显现出各种各样的苦乐,可是当你醒过来的时候,一切的苦乐,它全部都消失在法界之中,因为这一切本身是不真实的,全是幻像而已,如果这样,我们很容易就明白,世间所显现的一切,它全部都是无常的、幻化的,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真实的,如果大家当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是虚幻,那么我们布施也好,持戒也好,作任何一种修行都能够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
所以要知道一切轮回的根源是我们的贪执,不管是多么好听的美音还有美色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展现的都是虚幻的,我们现在就要当即放弃对它的贪执之心,如果不能放弃贪执之心,轮回中的恶业因此会渐渐渐渐地涌聚。比如你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反而成为你修行中的障道,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福德非常广大的时候,你修行善业的机会反而就越来越渺小。你的名声就好像是雷鸣一样遍及三千大千世界,那你的违缘就会像霹雳闪电一样突然降临。所以如果要真正地修行,要知道一切所显现的事物都是不坚实的,而且它都是无常的、空幻的,它随时都在一刹那一刹那地消灭,知道了这些,对显现出来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名声也好,或者是利益也好,或者是福德也好,顺缘也好,全部都能够从内心深处对它断弃贪执之心。
断弃贪执之心是修行中的要点。就像刚才举例所说的,就像对路边的死尸一样。比如对于不爱吃蛋的人给予鸡蛋,除了让他倒胃之外,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的喜悦之心。对于修行的人来讲,世间八风所涉及一切美妙、善巧的事物,对你来讲是不需要的,能够放弃、当即放下,这是这个法之中最重要的核心。所以希望大家好好思维一下,我们不论碰到顺缘还是违缘,尤其是碰到顺缘的时候,周围所显现的一切美妙的事物和福德的顺缘,在这当下它就是无常和空幻,对它如死尸一般抛弃,这是晋美朗巴大师第二个要点。
现在晋美朗巴大师第三个忠言。他的第三个忠言所说是这样的:
“一切的业力都是由自己善恶聚集的,
我们现在所受的一切善,
都是过去的善因得到的善果,
一切的恶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恶果。
一切的因果,就是自己的心来造成的。
因此,我们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心,
是不是真正地能够寻求善法。”
现在有很多的人在修行的时候都这样想,我是修行善法的人,再观察一下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真正地修行善法呢?如果是真正修行善法,就比如比丘有253条戒律,沙弥有16条戒律,居士有5个根本戒律。大家是不是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如理受持了呢?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时候才知道。现在有很多的人嘴上说自己修行善法,但事实上自己的心里却在想着另外的事情。对于年龙的弟子来讲,上师需要大家心口一如——外表上来看是一个修行佛法的人,而内在也是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是这样,也是上师对大家最衷心的希望。
但是事实上并不乐观,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心中带着各种各样的妄想来到年龙,在修行的时候,以各种假象来蒙蔽自己、蒙蔽他人。如果真正观察自己心的时候,你嘴上所说的善是否正如你自己心中的善一样呢?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很多人,比如我们拿“妄说上人法”这个戒律来讲,是大妄语罪,拿这个来说,有很多人自己不是比丘的时候妄言比丘的事,不是沙弥妄言沙弥,不是居士妄言居士。这都是小事,还有有些人妄言没有见到本尊的身像,他说他见到了本尊,得到了什么授记,到处跟人宣说着。没有获得什么成就,他到处跟人说他获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力量。还有的人,上师没有跟他说的话他到处跟人说上师是怎么对他讲的;有些人以自己的贪欲心不能调伏来到年龙,他却是到处跟人说年龙这个地方是传双修法的地方,年龙寺是专门传阿努瑜伽的地方,年龙寺是专门告诉人们怎么样行淫欲的地方,像这些全部都是大妄语。在上师的面前,上师从来没有给大家讲过什么双修的法,也从未讲过阿努瑜伽的法,上师一再跟大家强调,讲的是大圆满的见宗,如果大家自心中真正明白,应该是安住在大圆满的信心上才对,可是有些人自己的贪心不能制止,却是加在上师的身上说这种话,有些纯粹是妄语,不仅是妄语而且是大妄语。因为这样的妄语造成很大的过失,所以自己要好好观察一下,上师根本不可能向大伙讲双修的法,也不可能向大家讲什么增长贪欲的法。因为贪欲是轮回的根本,这你们自己都清楚的,如果要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一些,能够好好修行,这是大家所需要做的。如果贪心不能够遮止,一味地在说这种妄语,假借着上师的名义来做一些违背戒律的事情,这是非常非常大的一种罪业。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让自己心中产生一个定解才行。拿大妄语罪来讲,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就假托上师,假托本尊,或者假托某种境相,到处跟人说这种假话,比如本身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到处跟人说上师跟我说这个妻子她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然后我可以和她修什么什么样的法;也有一些人自己心中抱着一种不清净的念头,带着一些人到这个地方,也是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些全部都是妄说上人法的这种大妄语罪,这是真正的一种欺骗,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些从戒律上来讲,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是不是真正地来修行善业,所以说,嘴上的善业并不是真实的善业,我们要求的是真正的心口一如的善业。
且如果真正地修行,就像莲华生大士所说的,我们要经常地从内心深处断弃一切的戏乐心,让自己而的言语寡少,如果这样,在佛法之中或在社会中都是非常相顺的。这样会与佛法相顺,如果你少说,这样会少很多很多的过失,你心中生起多少的善念,你能做好它就对了。你心中没有能够生起善念,不会因为你的语言造成过失。因此少说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件事,大家对这件事情要从内心深处真的好好地认识它。
对于说自己是否真正能修行佛法,是不是心与法合这个问题,真正的观察的时候,就像比喻里说,一个母亲的孩子死去了,母亲会永远记念着他,从她的内心深处不忘记他,随时随刻都会想起他。我们对于这种窍诀,对于法的认识也是如此,因为自己真正的能够随时随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事情,这样一来会断弃很多很多造恶业的因缘,要经常记着点儿,我们是不是真正地用自己的内心在奉行着善法,还是用自己的嘴在奉行善法。这样时时刻刻地观察,认认真真地修行,就一定能够产生很好的结果,并且真正使自己心能够与法相合,这是晋美朗巴大师的第三个教言。
这个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正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那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家时时刻刻要用自己的真心来观察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真正地在奉行善法,真心地在断弃恶业,如果能够这样,这就是真实趣入正法。除此之外,还有人想,像这样的一个法没什么了不起,大圆满是最甚深的、最重要的!事实上不是如此,这个法和大圆满相比之间,这个法比大圆满更加重要,因为大圆满是能够用觉性的智慧证悟的一种口授,而这种口诀,完全仰赖于自己修行这个法的基础,并且通过上师的加持就可以现证,而这个法是如何能够明了大圆满自性智慧的一个根本方便,如果没有这种方便和助道,你将不能证悟大圆满的甚深智慧,因此这个法是非常非常甚深的。
希望大家真的能够从内心深处好好地修行它,希望大家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内心来奉行善业,这是上师对大家衷心的期望。
第四个教言是这样的。
“向非常殊胜的,一切诸佛的总体莲华生大士,
还有观世音菩萨至诚地顶礼,
并且自己从内心深处生起坚定的信心,
修行他们的心咒!”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的,真正的具足了信心,在这个发心之中来修行自己比较有信心的本尊,或者你来成办对于本尊的承事,把你自己的心和本尊相合,这两种修行都可以,不管是任何一种修行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对于我们年龙来讲,这里的人全部都是为了修行才来到这儿的,大家到了这里之后,就应该不浪费时间,专注地放在修行上,或者是上午的时候作承事,下午的时候作修行,或者任何时候都不忘记承事和修行,关键是自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以前面为基础,好好地对自己所信任的本尊来念诵和祈祷。
就比如念诵邬金莲华生大士,要知道他是一切诸佛的总集之体,对他产生坚定的信心,把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地观想,并且好好地承事他,念诵莲华生大士的金刚七句、心咒。有很多人在修行的时候,心中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疑问,比如说自己的上师是非常非常有加持力的,本尊是不是和上师一样呢?或者有的人认为本尊的确是具有加持,是佛菩萨,那么上师是否有这样的功德呢?……可是在真正修行的时候要断除一切的疑茫,因为从上师和本尊的角度上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的,自性本没有丝毫差别,你要在这样坚定的信心之中好好修行。不论你自己有信心的本尊是哪一位,或者以莲华生大士为本尊念诵他的心咒或者金刚七句,或者有些人是以文殊菩萨为本尊,或者是绿度母、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等等等,只要你有信心,专注地修行就可以了。在念诵和承侍本尊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与心意相合,以本尊和上师无别的信心承事、念诵,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第四个教言,就是让大家时时刻刻地以自心与上师和本尊无别而专注地修诵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记心间。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自己专注修行本尊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信心和身口意全部倾注在这个修行上面,不商于父,不议于母,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寄望上师,专注在修行当中。只要修行,就一定能够获得殊胜的成就,这是一切要点当中非常重要的要点,要谨记。
现在说的是第五个言教。第五个言教是这样的:
“在我们修行当中,
把一切的显现当作成本尊之身,
把一切音声都当作成密咒之音,
把一切的念想分别都转为本来的智慧,
在这样的专注当中修行,
就一定能获得殊胜的成就。”
这样修行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定的誓言安住修行,这样才能真实地获得成就。
如何安住修行呢?这个时候,就好像是我们在寻找上师,首先要观察上师,作为弟子不观察上师会产生很大的过失,上师如果不观察弟子依然会产生很大的过失。在续经中说:如果上师和弟子不作观察,都有越法之罪,最少要观察三年。可是对于上师自己来讲,大家不远万里、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地方求法,因为从渴望和诚敬上来看,他一定是具足信心的,所以姑且把大家都排列在有信心的行列当中,所以为大家传法。大家是不是有信心呢?这个取决于你们自己,自己要好好地观察。
这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人首先不观察上师,碰到一个上师马上就认为自己很有信心,说这个上师是佛,于是在上师面前求很多很多的法。可是修法的时候,又没有信心,修修这个法没有成就放弃了,修修那个法又没有成就又放弃了,然后觉得这个上师没有加持,他不是什么成就者,于是对上师产生邪见,这样一来,不仅造成很大的过失,并且有堕落的罪业。如果不经过观察一定有这种过失,如果经过观察他就不会有这种过失了。那么怎么样地观察呢?在没有求法之前,你怎么样地观察上师都是可以的,这没有任何的过失,是正确的;可是如果你求法之后观察上师,这样只能造成你堕落的因缘。所以对上师具足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碰到一个上师就说这是伏藏大师,这是成就者,这是瑜伽士,这是活佛或者这是什么,抱着这种心盲目地前来求法。如果是这样,你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危险。
过去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西藏是因为本尊太多,所以造成了伤害。实际上,在印度非常好:每个人只有自己一个上师,有一部法,而且专注地修持一个本尊,因为这样的缘故,成就者如云。但是在藏地不同于此,藏地就是因为本尊法太多了,有的人就是因为修修这个法没有成就放弃,修修另外一个法然后再放弃。现在这句话恰恰正适应在汉地人的身上,就是说,汉人的上师太多了,汉地人的法太多了,因为这个缘故,汉地人就很难成就。因为在修行的时候不断地产生分别,今天对这个法有信心,然后修习三两天,试一试看这个法能不能成就,一试,发现不行,然后再修另外一个法,这样的周而复始,除了浪费时间之外,真正的没有丝豪的成就,所以这样是非常恼火的事情。因此,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专注下来,踏踏实实地修行。
对本尊对上师应该有如何的信心,你们自己应该好好地观察,如果真正是具足信心,要专注下来踏踏实实地修行,他们没有丝毫的差别,并不是说这样的一个上师、这样的一个法有什么超胜之处,而是说与自己真实有缘的上师的确是有这样的超胜之处,要这样地修行才行。
就像莲华生大士所说的那样:真正的修行人,他的身体就好像是残废一样,不走动,专注在一处;他的语言,就应该像琵琶断了弦一样,没有任何的音声,不做任何的宣说;他的心就好像是无云的虚空一样,没有任何的障碍。如果能够这样,这是修行大圆满的瑜伽士,而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如此的。可是在我们现在如果不能这样做到,就很难把心和法完全相合。
就像过去的祖师所说的,如果你真正多闻——调伏你自己的烦恼,这是多闻的标志;真正地能够修行,自己的贪、嗔、痴、慢、吝啬等等会越来越少,是非越来越少,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越来越增上——这就是修行的标志。如果你自己真的能够好好地修行,你自己能如量地现起我们称为成就的标志,也称为是真正的神变,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神变。可是也有一些人迷于一种外相,认为自己好像是修行得非常好,见到神或者见到鬼,但是究竟是不是你见到了神或本尊呢?因为真正修行密法的人,为什么叫密法呢?密,就是保密的意思,有任何的功德都不与人说,自己在自心中能够生起把握,这才叫真实的密,可是还没等怎么样到处跟人去说,这样就不称为密了。更可笑的是,有很多人自己根本在修行当中没有什么把握,说了很多很多所谓本尊授记一类的话,作为上师尚且没有对你们说任何的授记,作弟子的哪来这么多的授记呢?有很多人,说自己在某种境界当中见到了空行母,空行仁波切向他说了很多的话,让他把这些话转告给上师,像这样的事哪儿有呢?上师从无始无量劫以来许多生世之间和佛母都从来没有分离过,彼此有什么话完全可以意密沟通,而且佛母如果想向上师说话可以亲自告诉他,有什么必要假借一个凡人的嘴呢?这根本没有必要的。还有些人说,上师在马尔康,他们得到本尊的授记,说上师在建什么什么寺,或者上师要怎么怎么样,哪来这么多余的事呢?如果上师没有说的话,作为弟子也更不应该去说。对于上师自己来说,是不是能够见到本尊,是不是能够见到那些鬼,是不是能见到空行等等这些不好明说,也没有办法向你们说清楚,可是你们能不能见到,是不是真的那么清楚呢?自已好好地观察一下自己。如果是真正的修行者,哪怕是你真的见到了什么,既便是贤劫千佛你都见到了,这只是一场幻相而已,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贪执幻相你不知道吗?如果真的是见到了什么,你应该当下放弃对他的执著,安住在自己的修行当中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必要向别人说。还有些人说看到了这个看到了那个,有这么多的看到么?像我们在场的有七、八十个人,那你能看到七、八十人之外,还能看到什么,事实上,这是因为你们目光短浅的缘故,因为自己的修行没有真正如量,从信心上、从精进上、从境界上,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来说都没有达到如量,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妄想。事实上就像你们看不到的那样,我们在坐的七、八十人之外,还有十方无量刹土,一粒微尘之中有微尘的佛,还微尘那么多的天龙护法,还有很多的非人类全部云集,大家来这儿听法,你看得到吗?你所看到的只是这些而已。但我们假设,你能够看到又能怎么样呢?你看到这么多的鬼,这个房子太小,是不是呆不下了呢?所以你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来修行,或者是来说这些话,那是非常不合适的。
因此真正的修行密法的人应该断弃一切的妄想和执着,当即舍弃,这样才可以。希望你们以后不要说,也不准说任何人见到什么本尊了,见到什么人,我不知道,见没见到鬼,也不知道,总而言之,这些不需要再说。
这些你们一定要记住,在修行的时候,只要让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只有像莲华生大士所说的,对于身体就像尸陀林的死尸一样,尸陀林的死尸被扔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的变动,它也不会滚来滚去,它就停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真正的修行人是这样子;嘴巴就像断了弦的琵琶,发不出任何的声音一样;不做任何的分别,只是需要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修行法义上,如果能够这样,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现在不是对你们进行谩骂,不是在呵斥你们。不会呵斥你们,也不会骂你们,你要知道,对于上师来讲,他的弟子就好像是自己的子女一样,自己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子女怎么会骂呢?他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才教诫。如果对你有好处,有帮助,为大家避免一切过失,所说的教言就是像蜜蜂的蜜一样。最主要的是用功,不让任何的人产生闲言和邪见,隐蔽自己的功德,这样才称为密。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九 文殊師利普門會第十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文殊師利普門會第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人俱。菩薩摩訶薩四萬二千。時有菩薩名無垢藏。與九萬二千諸菩薩眾。恭敬圍遶從空而來。爾時世尊即告大眾。彼諸菩薩。為遍清淨行世界。普花如來。勸發來此娑婆世界。令於我所聽受普入不思議法門。其諸菩薩亦當集會。說是語已。無量無邊他方此界諸菩薩眾。悉來集會耆闍崛山。頂禮佛足卻住一面

爾時無垢藏菩薩。手持七寶千葉蓮花。至如來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遍清淨行世界。普花如來。以是寶花奉上世尊。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作是語已。即昇虛空結加趺坐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念過去久遠世時。曾於普燈佛所。聞說普入不思議法門。我於爾時。即便獲得八千四百億那由他三昧。又能了知七十七萬億那由他三昧。善哉世尊。願垂哀愍為諸菩薩說此法門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文殊師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言。若諸菩薩欲學此法。應當修習諸三昧門。所謂色相三昧。聲相三昧。香相三昧。味相三昧。觸相三昧。意界三昧。女相三昧。男相三昧。童男相三昧。童女相三昧。天相三昧。龍相三昧。夜叉相三昧。乾闥婆相三昧。阿修羅相三昧。迦樓羅相三昧。緊那羅相三昧。摩[目*侯]羅伽相三昧。地獄相三昧。畜生相三昧。閻魔羅界三昧。貪相三昧。瞋相三昧。癡相三昧。不善法三昧。善法三昧。有為三昧。無為三昧。文殊師利。若諸菩薩於如是等一切三昧。善通達者。是則已為修學此法。文殊師利。云何名為色相三昧。即說頌曰

 觀色如聚沫  中無有堅實
 不可執持故  是名色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聲相三昧。即說頌曰

 觀聲如谷響  其性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  無相無差別
 了知皆寂靜  是名聲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香相三昧。即說頌曰

 假令百千劫  常嗅種種香
 如海納眾流  而無有厭足
 其香若是實  則應可滿足
 但有假名字  其實不可取
 以不可取故  鼻亦無所有
 了知性空寂  是名香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味相三昧。即說頌曰

 舌根之所受  鹹醋等諸味
 皆從眾緣生  其性無所有
 若能如是知  因緣和合起
 了此不思議  是名味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觸相三昧。即說頌曰

 觸但有名字  其性不可得
 細滑等諸法  皆是從緣生
 若能知觸性  因緣和合起
 畢竟無所有  是名觸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意界三昧。即說頌曰

 設集三千界  無量諸眾生
 一心共思求  意界不可得
 不在於內外  亦不可聚集
 但以於假名  說有種種相
 猶如於幻化  無住無處所
 了知彼性空  是名意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女相三昧。即說頌曰

 四大假為女  其中無所有
 凡夫迷惑心  執取以為實
 女人如幻化  愚者不能了
 妄見女相故  生於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  而非實女人
 無智者迷惑  便生於欲想
 如是了知已  一切女無相
 此相皆寂靜  是名女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男相三昧。即說頌曰

 自謂是男子  見彼為女人
 由斯分別心  而生於欲想
 欲心本無有  心相不可得
 由妄分別故  於身起男想
 是中實無男  我說如陽焰
 知男相寂靜  是名男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童男相三昧。即說頌曰

 如樹無根枝  花則不可得
 以花無有故  其果亦不生
 由無彼女人  童男亦非有
 隨於分別者  假說如是名
 了知彼女人  及童男非有
 能如是觀察  是童男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童女相三昧。即說頌曰

 如斷多羅樹  畢竟不復生
 何有智慧人  於中求果實
 若有能了知  諸法無生者
 不應起分別  童女為能生
 又如焦穀種  其牙本不生
 女人亦復然  是童女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天相三昧。即說頌曰

 因清淨信心  及以眾善業
 受諸天勝報  端正殊妙身
 珍寶諸宮殿  非由造作成
 曼陀羅妙花  亦無種植者
 如是不思議  皆因業力起
 能現種種相  猶若淨琉璃
 如是殊妙身  及諸宮殿等
 皆從虛妄生  是名天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龍相三昧。即說頌曰

 受此諸龍身  由不修於忍
 興澍大雲雨  遍滿閻浮提
 不從前後際  亦不在中間
 而能生此水  復歸於大海
 如是諸龍等  積習性差別
 起於種種業  業亦無有生
 一切非真實  愚者謂為有
 能如是了知  是名龍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夜叉相三昧。即說頌曰

 是大夜叉身  從於自心起
 是中無有實  妄生於恐怖
 亦無有怖心  而生於怖畏
 觀法非實故  無相無所得
 空無寂靜處  現此夜叉相
 如是知虛妄  是夜叉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乾闥婆相三昧。即說頌曰

 彼實無所趣  名言假施設
 了知趣非趣  乾闥婆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阿修羅相三昧。即說頌曰

 修羅相所印  其相本無生
 無生故無滅  阿修羅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迦樓羅相三昧。即說頌曰

 無身以為身  名字假施設
 名相無所有  迦樓羅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緊那羅相三昧。即說頌曰

 法無作而作  說為緊那羅
 了知此不生  緊那羅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摩[目*侯]羅伽相三昧。即說頌曰

 彼由於名字  隨世而安立
 是中無有法  而妄起分別
 了知此分別  自性無所有
 彼相寂靜故  摩[目*侯]羅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地獄相三昧。即說頌曰

 地獄空無相  其性極清淨
 是中無作者  從自分別生
 我坐道場時  了此無生相
 無相無生故  其性如虛空
 此相皆寂靜  是地獄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畜生相三昧。即說頌曰

 如雲現眾色  是中無有實
 能令無智人  於此生迷惑
 於彼畜生趣  而受種種身
 猶如虛空雲  現於諸色像
 了知業如幻  不生迷惑心
 彼相本寂靜  是畜生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閻魔羅界三昧。即說頌曰

 造作純黑業  及以雜業者
 流轉閻羅界  受於種種苦
 實無閻羅界  亦無流轉者
 自性本無生  諸苦猶如夢
 若能如是觀  閻羅界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貪相三昧。即說頌曰

 貪從分別生  分別亦非有
 無生亦無相  住處不可得
 貪性如虛空  亦無有建立
 凡夫妄分別  由斯貪染生
 法性本無染  清淨如虛空
 十方遍推求  其性不可得
 不了性空故  見貪生怖畏
 無畏生畏想  於何得安樂
 譬如愚癡人  怖畏於虛空
 驚懼而馳走  避空不欲見
 虛空遍一切  於何而得離
 愚夫迷惑故  顛倒分別生
 貪本無自性  妄生厭離心
 如人欲避空  終無能脫者
 諸法性自離  猶如於涅槃
 三世一切佛  了知貪性空
 住此境界中  未曾有捨離
 於貪怖畏者  思惟求解脫
 如是貪自性  究竟常清淨
 我證菩提時  了達皆平等
 若執貪為有  於彼當捨離
 由妄分別故  而言捨離貪
 此唯分別心  實無有捨離
 其性不可得  亦無有滅壞
 平等實際中  無解脫分別
 若於貪解脫  於空亦解脫
 虛空及與貪  無盡無差別
 若見差別者  我說令捨離
 貪實無有生  妄起生分別
 彼貪本性空  但有假名字
 不應以此名  而生於執著
 了貪無染故  是則畢竟空
 不由滅壞貪  而得於解脫
 貪法與佛法  平等即涅槃
 智者應當知  了貪寂靜已
 入於寂靜界  是名貪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瞋相三昧。即說頌曰

 以虛妄因緣  而起於瞋恚
 無我執為我  及由麤惡聲
 起猛利瞋心  猶如於惡毒
 音聲及瞋恚  究竟無所有
 如鑽木出火  要假眾緣力
 若緣不和合  火終不得生
 是不悅意聲  畢竟無所有
 知聲性空故  瞋亦不復生
 瞋不在於聲  亦不身中住
 因緣和合起  離緣終不生
 如因乳等緣  和合生酥酪
 瞋自性無起  因於麤惡聲
 愚者不能了  熱惱自燒然
 應當如是知  究竟無所有
 瞋性本寂靜  但有於假名
 瞋恚即實際  以依真如起
 了知如法界  是名瞋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癡相三昧。即說頌曰

 無明體性空  本自無生起
 是中無少法  而可說為癡
 凡夫於無癡  而妄生癡想
 於無著生著  猶若結虛空
 奇哉愚癡人  不應作而作
 諸法皆非有  雜染分別生
 如欲取虛空  安置於一處
 設經千萬劫  終無有積聚
 愚夫從本來  經不思議劫
 所起於癡結  而無少分增
 如彼取虛空  終無有增減
 多劫集於癡  增減亦如是
 又如於[壹-豆+(石/木)]籥  受風無際限
 愚癡著欲樂  無有厭足時
 是癡無所有  無根無住處
 以根非有故  亦無癡可盡
 以癡無盡故  邊際不可得
 是故諸眾生  我不能令盡
 設我一日中  能度三千界
 所有諸眾生  皆令入涅槃
 復經不思議  無量千萬劫
 日日如是化  眾生界不盡
 癡界眾生界  是二俱無相
 彼皆如幻化  故不能令盡
 癡性與佛性  平等無差別
 若分別於佛  彼則住愚癡
 癡及一切智  性皆不可得
 然彼諸眾生  皆與癡平等
 眾生不思議  癡亦不思議
 以不思議故  不應取分別
 如是思惟心  思量不可得
 癡亦不可量  以無邊際故
 既無有邊際  從何而得生
 自性無生故  相亦不可得
 了癡無有相  觀佛亦復然
 應當如是知  一切法無二
 癡性本寂靜  但有於假名
 我證菩提時  亦了癡平等
 能作如是觀  是名癡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不善三昧。即說頌曰

 知彼貪瞋癡  種種諸煩惱
 所有諸行相  虛妄無真實
 能如是觀察  是不善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為善法三昧。即說頌曰

 汝等應當知  諸善意樂者
 心行各差別  皆同於一行
 以一出離相  了知於一切
 皆悉寂靜故  是名善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有為三昧。即說頌曰

 汝等應當知  一切有為法
 非是所造作  亦無可稱量
 我了知諸行  性無有積集
 一切皆寂靜  名有為三昧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名無為三昧。即說頌曰

 無為性寂靜  於中無所著
 亦復無出離  但有假名字
 為執著眾生  而說彼名字
 能如是了知  名無為三昧 

爾時世尊。說如是等不可思議微妙偈時。九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三萬六千比丘。而於諸漏心得解脫。七十二萬億那由他諸天。及六千比丘尼。一百八十萬優婆塞。二千二百優婆夷等。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復白佛言。唯願世尊。為諸菩薩。演說種種三昧名字。令其聞者諸根通利。而於諸法得智慧明。不為一切邪見眾生之所摧伏。亦令證得四無礙辯。於一文字而能了知種種文字。於諸文字了一文字。復以無邊辯才。為諸眾生善說法要。亦令證得甚深法忍於一剎那了一切行。是一切行。各各復有無邊行相。皆能了知。佛言。文殊師利。有三昧名無邊離垢。若菩薩得此三昧。能現一切諸清淨色。復有三昧名可畏面。得此三昧。有大威光映蔽日月。復有三昧名出焰光。得此三昧。能蔽一切釋梵威光。復有三昧名為出離。得此三昧。令諸眾生出離一切貪恚愚癡。復有三昧名無礙光。得此三昧。則能照曜一切佛剎。復有三昧名無忘失。得此三昧。能持諸佛所說教法。亦能為他敷演斯義。復有三昧名曰雷音。得此三昧。善能顯示一切言音上至梵世。復有三昧名為喜樂。得此三昧。令諸眾生喜樂滿足。復有三昧名喜無厭。得此三昧。其見聞者無有厭足。復有三昧名專一境難思功德。得此三昧。而能示現一切神變。復有三昧名解一切眾生語言。得此三昧。善能宣說一切語言。於一字中說一切字。了一切字同於一字。復有三昧名超一切陀羅尼王。得此三昧能善了知諸陀羅尼。復有三昧名為一切辯才莊嚴。得此三昧善能分別一切文字種種言音。復有三昧。名為積集一切善法。得此三昧能令眾生悉聞佛聲法聲僧聲。聲聞聲緣覺聲。菩薩聲波羅蜜聲。如是菩薩住三昧時。令諸眾生聞聲不絕。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唯願世尊。加威護念。令我獲得無礙辯才。說此法門殊勝功德。佛言。善哉隨汝所願。文殊師利復白佛言。若有菩薩。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無疑惑者。當知是人於現身中。決定獲得四種辯才。所謂捷疾辯才。廣大辯才。甚深辯才。無盡辯才。於諸眾生心常護念。隨所修行欲毀壞者。皆能覺悟令無毀壞。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汝於斯義能善分別。如布施者獲大財富。持禁戒者決定生天。若能受持此經典者。現得辯才必無虛妄。如日光出能除諸暝。亦如菩薩坐菩提座。成等正覺決定無疑。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現得辯才亦復如是。文殊師利。若復有人。於現身中欲求辯才。當於此經心生信樂。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勿生疑惑

爾時無垢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佛涅槃後。於此法門心無疑惑。受持讀誦為他廣說。我當攝受加其辯才

爾時天魔波旬愁憂苦惱悲涕流淚。來詣佛所。而白佛言。如來昔證無上菩提。我於爾時已懷憂惱。復於今者說此法門。倍生大苦如中毒箭。若諸眾生聞是經典。決定當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入般涅槃。令我境界皆悉空虛。如來應正等覺能令一切諸苦眾生。咸得安樂。願垂哀愍與大慈悲。不於此經加威護念。令我安隱憂苦皆除

爾時世尊告波旬言。勿懷憂惱。我於此法不作加護。諸眾生等亦不涅槃。天魔波旬聞是語已。歡喜踊躍憂惱悉除。即於佛前忽然不現。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前白佛言。如來今者有何密意。告波旬言我於此法不作加護。佛言。文殊師利。以無加護加護此法。是故為彼說如是言。以一切法平等實際。皆歸真如同於法界。離諸言說不二相故。無有加護。以我如是誠實之言無有虛妄。能令此經於閻浮提廣行流布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告阿難言。此經名為普入不思議法門。若能受持如是經典。則為受持八萬四千法門等無差別。何以故。我於此經善通達已。方能為彼諸眾生等。演說八萬四千法門。是故阿難。汝於此法當善護持。讀誦流通無令忘失。佛說是經已。文殊師利菩薩。無垢藏菩薩。尊者阿難。及諸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九

禪宗行者開悟的次第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禪宗行者開悟的次第

(轉自:http://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22Method/M206LightOrder.htm)


一、前言

禪宗講開悟與證悟兩者有什麼不同:證悟與開悟同時,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能夠稱得上,他一開悟等於證悟。一般人在開悟後,如果沒有在色陰魔相、受陰魔相裡面磨,是沒證得空相,根本沒解脫知見,更無果位可言。

修行者若打開心扉而開悟,是初地菩薩,心眼開了。從開悟到心清淨,能如如不動,是為八地菩薩,小乘行者即是羅漢果。修行時,從初發心修行,到成果地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時間很長久;從初發心開始修到開悟,需要一大阿僧祇劫。以禪宗來講,悟後開始修心清淨,煩惱、六結使慢慢的突破,至菩薩對法不執著,得不動地果位,又要另一大阿僧祇劫。阿羅漢可以得我空,還沒有辦法像八地菩薩那樣,可得法空智果,此是禪宗講的已到重關。

禪宗言「不到重關不閉關」,所謂重關,就是已經心入無礙、無惱的地步,到這時候才可閉關。閉關做什麼?就是求諸佛菩薩灌頂,去除善惡業異熟識,超出三界,永出輪迴。而諸菩薩得入金剛如來地後,還有十位階始能證得果地佛,如釋迦牟尼佛者。金剛十地,由初地、二地、三地到金剛如來十地,才是真正成果地佛。所以不要常常講證悟,我們只能說開悟,不能講證悟什麼,若證得我空智,也只到羅漢境界。開悟後起修,能證得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若也具足圓滿這些,才能稱為果地佛。我們對開悟境已難以得到,何況是證悟什麼,故修行要有實證的體驗,不要迷頭認影,妄自錯認境界,自我肯定,以為成佛作祖,豈不成大妄語?

二、禪宗開悟的次第--色身上有變化,心地上也會有變化

行者用功法門不一,念佛、托缽、出坡都可進入,打坐而悟者亦有,但不多。八萬四千法門皆可成就,不要輕視那一法門。末法時代眾生業障重,所以要修心中心法,要用大法成就。行者能見光仍未悟,只到二禪天境界,未到無色界空處定,還有四層才入空。無色界沒有身,只看到一個心念。雖能看到別人肚子裡面的東西,也未悟,還是用色根見性在觀。開悟是悟心,故入結使位,僅能用心感而不是以見相為主,故境界不同,如用五根在看,那是一禪、二禪、三禪的境界。二禪仍用眼睛,三禪以上才不用眼看,故若眼見有形有相,不能算真正的開悟,因沒進入心感的境界次第。

(一)、前言

開者打開心扉,悟者悟見心性、業識,了然悟知體性及業識習氣,行者開悟剎那,身、心都將起諸多的變化。器世界已銷殞,六根對六塵卻有些許的陌生,有如初生嬰兒,初次面對周遭的環境一般。又藏識種子和盤托出,一切種子如瀑流湧現,行者當發覺以往的修心養性成果,似毀於一旦,潛在的業識習氣毫無來由地於心中復現,此時又是一個修行的起點,亦是祖師大德所謂實修的開始。

我們法身被無明窠臼遮蓋住,現在把它打開來,就可以看到自性本心,好的(菩提自性)也有,壞的(遷流業識)也有,這兩個東西同一體現,有的人雖然有那個悟境,但為什麼會搞得神經兮兮的,就是智慧不俱足。自我修行開悟者,有靈知靈覺的心,智慧也具足;而某些因冤親魔境干擾者,亦有靈知靈覺心,對心的覺知來講,此兩者其實沒有二樣。

被冤親魔境搞得氣旺,因非正修行成就的,故會顯得神經兮兮,因非自己悟入,故般若智慧不起。而自我開悟的人,他有般若智慧,對於事情的對不對、該不該都很清楚,更有諸佛、菩薩護持,故言行都不會有問題,也不會以殊能而去造業。為什麼自行悟入者,會有世尊的法身加被?釋迦牟尼佛曾經發願,哪一個人如果到了入地菩薩的境界,世尊就要護持他,讓他能真正的成就,不為諸魔所害。世尊以清淨法身,加上身、語、意三化,就可以教導他走出來,不必到各個處所尋求個別傳授。

佛有身化、意化、語化三化的功夫,如果有必要現身時他才會現身,若應以菩薩身成就者,佛會現個菩薩來化導,沒有必要不現身。世尊會在虛空之間對我們發語,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做。比如說現在你心起煩惱境,剛開悟的人,根本智慧不識,這個摩尼寶珠還不認識它,不大會用它,但是它會給我們某種程度的定力,八九不離十,不會差得太遠。此時,世尊就會以語化來提醒你:放下妄心的執著。當我們的習氣毛病慢慢轉滅後,我們的根本智慧才會完全現起來,如此再回過來修習世間一切的差別智慧。所以根本智慧先悟到後,也同時得根本定力,再學習差別智慧得神通妙用。差別智慧未起時,對世間一切神通、妙觀察智都起不來,所以正常開悟一定會有智慧,且受諸佛語化,甚至意化,意念會控制得好好地,根本不會去犯戒,干擾眾生,甚至走錯路。

此行者都有正知正見,行為中規中矩的。不管出家人、在家居士者,其行為都不會走錯路,講出來的話大家都認同,只是層次不同而已,最起碼十善道:身業不殺、不盜、不淫,口業不妄、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痴等十都沒有犯,有智慧能善觀因緣,不會隨緣去造業。

(二)、經典對開悟的描述

《楞嚴經》中說:破色陰行者身跟心都將起諸多的變化,器世間將銷殞。為什麼器世間會銷殞?因行者修到動、靜、根三結使破,故五根六塵滅,當然世界銷殞。如果還可以眼見山河大地,天宮之美,那是色界天神的修證。能看到天上哪一天界美麗莊觀,就是與那一天界的眾生有緣。而菩薩是要超三界,故世界會殞滅。修到四禪天時,雖能在禪定中見自性,對境不動、一如,謂一境性。但因還有身見,色身俱在,故住色界的境界中。

四禪行者要進一步修入無色界時,色身會破滅,無色界行者把身捨棄,破了色身,法身活起時,只會見一個心,無有色繫縛。無色界行者無色身、無世界空間,只有一個心,且心是無形無相,那世界是銷殞了,世間銷殞看不到有一個天宮或一個世界,只有心意念。證到無色界境界時,如果不走佛教的禪,修解脫知見,即會走體悟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天等四空處定的世間禪的非解脫路。

無色界行者有緣修佛禪時,就會在此階段修空觀智。為什麼要修空觀?因為動、靜、根此三塵執著的毛病,超越後就能法身活,在這時心眼開了,心開之後,就有覺知歷歷的靈通力,覺知歷歷不修入空,就不能超出三界,隨時還會隨業流轉。行者證得空之後,就能滅卻一切境,就能超越了劫濁、見濁、煩惱濁,只是眾生濁與命濁猶待破解。故動、靜、根、覺、空、滅等六,後面三個是在修心,所以覺入空後,始悟得空,證得解脫知見。

世間無色界天神不是這樣,它們在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到非想非非想處,但其壽命非常久遠,奈何定力會衰退,最後定力退盡,還再入輪迴之流。

無色界世間禪行者證到的空,是心量空如虛空,虛空有多大,心就可擴大至無邊大的空,而佛禪者所講的空,是對心法能無相應的空境。無色界天之空無邊處的天神,都在那裡觀我的身體沒有了,但我心可以擴大到虛空無量無邊,好大好大地在玩此心量,心可達三千大千世界( 3x109 )。目前科學家對我們所居住的小銀河系世界都還搞不清楚,何況宇宙內有三千大千個世界。但無色界天神的心量,真的可以擴展到那麼大,但是擴得那麼大有什麼用?還是沒有解脫知見。佛禪是從心地裡去轉業,業能轉時,即是對境的執著,對我的執著、法的執著慢慢去空掉。

故世間禪定與佛禪定之境界不同處要搞清楚,為什麼修佛禪可以解脫?修世間禪同樣可以破色身,為什麼世界同樣銷殞,卻沒有辦法解脫?心只會觀空、觀心、觀所有、觀非想非非想等處,實沒有真正空掉我、空掉法的執著,當然就沒有解脫。

器世界─就像是乘載我們的這個地球,又比如說娑婆世界、須彌山、六欲天的天宮、色界十八天的天宮,這些在證到開悟行者心裡都幻滅了,沒有這些相,所以開悟以後,什麼境都會慢慢沒有了,如此者是登地菩薩,最後能修入無餘涅槃乘。有餘涅槃者是聲聞、緣覺乘這些聖人,此等聖眾身還沒有破,但心對我的執著已能滅了,無煩惱了。

佛的法身為什麼無所不在?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有佛的空性,而空性與法身體同,所以叫做無所不在。當然佛世尊也是空掉身,沒有身存在,但佛悟得萬法唯心造,由空性中化起千萬億化身,每一尊佛像都具有佛的法身在內,所以供養佛、拜佛像時,其實在拜世尊的法身,因其空性是無所不在的。

世界銷殞以後,這些人看不到天宮,因與天界已無緣。若未破色身行者能看到天宮,表示此天是跟你有緣,你會升到那一天去的。破了色身以後,就看不到一切世界相,已進入無色界,所以什麼都會空。須菩提尊者悟空最強,出生一剎那,他家裡錢財、櫃子、什麼東西都化空掉。有相是世間法,悟了才能無相,沒有天上皇宮,沒有天上業緣,就不會生到那邊去。

六根面對六塵卻有些許陌生─修行其實要修到連接上一世,或未出生以前的本來樣子,有的人上一生修世間禪定,這一世禪定也在打坐修行,回復到上一世的境界連接起來,與以前所造的善業及修行境界連在一起。有些人氣機很旺盛,此是前世修密法,有大乘根基;有的人練了好久就是沒有氣,憑什麼接觸到正法法門,色身馬上就有氣感,那是潛意識裡所具有的,練習時很快三兩天就進去了。有的人練了一、二十年沒有辦法進去,因為以前沒有那種薰習留下來的影像,只有慢慢一世一世修,是急不來的。法不是學來的,有的人智慧很高,雖沒有上過學,但講出來的話就是不一樣,這是前世所熏。六祖也一樣沒有上過學,斗大字不識一個,但問他時,他都可以解說,甚至於會講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要出生為大乘菩薩的話,這一部經一定要讀的。世間智可以一學即出,但智慧與學歷無關,智慧只是對事情的看法而說話,此與以前藏識所薰習的有關。

回到原來講義的地方。對周圍之環境很陌生,活了幾十歲,為何突對此熟悉環境很感到陌生?因你的心已回到剛出生時的樣子,當然會對周圍環境覺得陌生,未投胎前樣子現出,祖師大德講的:悟到父母未生時的樣子。行者回到從前本來樣子後,若接著沒有體悟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那還是沒有用,因沒真的再深入進去。

(三)、開悟的剎那

開悟是因緣時節到來,剎那間的事,而祖師大德說開悟事不能說,因為涉及遮戒,故無典藉可查,此處亦略而不述。所謂遮戒,就是在修行過程之間障礙理性的業,如嘴巴愛說是非,是德行不好,喝酒亦同,酒後講不該講的話,阻礙修行,此等是犯了遮戒。

色身沒有成就不可能開悟,色身成就而能悟心時,亦對開悟事講不出來,故悟後潛修是必然的事,六祖悟後尚雜混在獵人群中,觀照調理自心,花了十五年才出來弘法。

開悟時會看到什麼?自性光芒?自知本性覺知?或自家本來面目?或本地風光?諸佛有佛性,我們也有佛性。自家本來面目─就是個別的習氣、毛病,有的貪心很重,其他很好;有的瞋心重,其他還好;有的貪、瞋、痴、慢、疑一起,什麼都不好。「本地風光」與「自家」意思相同,表示看到的都是自己本來的習氣毛病,每個人習氣不一樣,所以要把它滅掉。

(四)、通達之境界

通達是開悟者必然的現象,心眼開時,心與虛空能夠相通連成一個境界。一般色身束縛著我們的心,沒有辦法跟虛空一體。通達是打開窠臼,自性會現出來,脫離窠臼之後法身活,通達後每一個人的感覺不見得一樣。有的人心會反應,認為脫困很舒服,到底心識現什麼相,每個人均不同。不管現什麼相,都是潛在的習氣反射。

通達以後,回念去住本是一如,如果脫困以後一去不還,就如道家所謂的「羽化」了。識神離開身體不回來的話,就是阿賴耶識不執取色身,人身就死亡了,神識去某一天界後,肉體慢慢就死了、腐爛了。開悟的行者這時應回念去住本是一如,天堂人間都是一樣,不要想入滅逃避。縱然是往生天上,卻未成就解脫道,天壽盡還是受輪迴的。此時行者一定要阿賴耶識執取此色身,留存色身來修解脫道,並一邊學習行菩薩道,利益有情眾生。留下來後,當下心身空寂,頓覺萬里晴空,了無一物,感覺十方如虛空,晴空萬里,也沒有一個心念,也沒有一個境,了無一物。

過了以上階段,心會覺知歷歷,事事物物了了分明。因為心脫困就跟十方一體,故過去、現在、未來都在覺知中,佛、眾生沒有分別,自性眾生、外在眾生都是一如。

有如身處大圓鏡中,無所不照,無所不現。進一步體會到「天地本同根,眾生還同體」。行者的心與眾生心合一,行者的體與眾生同體,眾生的心煩,行者的心也煩,行者的心淨,眾生的心也會淨。既然是通達,萬事萬物都是同一體,眾生的心,行者的心都是同一個心量。因自性清淨現起根本菩提性的一面後,再下去會因妄習未盡,故隨後心就亂了,根本智現起後,煩惱就開始蠢蠢欲動地起來了。

(五)、通達後之茫然

行者心光剎那明照後,將是自性與業識習氣交戰、衝突,潛在的習氣毛病蓋過不成熟的法身(素法身)定力,故行者會現起煩惱境。法身現時,行者剛開始不認識它,業識習氣太強,所以蓋過自性的體空。剛開始煩惱心隨業起,人事物與自己習氣攪在一起,又像有那麼回事地與習氣相應,隨之煩惱心起,菩提雖同存在,但壓不住煩惱境,故菩提、煩惱,煩惱、菩提相互夾雜糾纏中,茫然不知所從,因潛在業力太強故。

行者般若智慧現出來,已是「登地菩薩」位階,定承諸佛菩薩的加持。雖然般若智慧不能很明確的啟用,但承受諸佛的體性空相,此時行者行為會中規中矩,調理將養後,煩惱可慢慢地拋開,再利用自己開發出來的般若智慧,逐漸轉去宿習。

般若智慧分成世間智、出世間智、出出世間智。般若智慧雖然不是一下子就會啟用,但世間智慧可以最先體驗,要學什麼就能成就什麼,世才辯聰樣樣通達。出世間的智慧是觀空智,這是要慢慢薰習,要慢慢的學習空、無相,斬掉業識習氣,不要讓它成就業障。要學習觀空智時,因為智慧已具,只要觀照此心的起滅,就能住入空境,是為禪宗的執杖牧牛時。不像未開發覺知出來的人,用起功來非常吃力,因都是土法煉鋼,學得非常辛苦,也沒有什麼大成就。

到圓滿菩提時,才進入最後要得的出出世間智,修成空有不二、中道觀的智慧知見。因智慧已具足,慢慢將養,潛默將養,法身雖然活了,摩尼寶珠還不能認識得很清楚,所以慢慢消業識習氣,滋養自性,讓其清淨,最後可以除去業識。業識離不開我執、法執,故破去我的執著、法的執著後,建立起諸法平等性智,一切諸法悉皆平等。

(六)、祖師大德的悟境

上月溪禪師是近代行者著作中,有述及悟後狀況行者之一。他寫著:「悟後明白是受熏染,悟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此時妄念根塵識俱變為佛性。未見性前,一假皆假,妄識所支配故。既見性後,一真皆真,真心所流露故。見性後,在本體一理平等,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無所謂眾生成佛,生死涅槃猶如作夢,菩提煩惱,同是空花。」

在敘述悟後情況時,這段話可以用來印證一下,悟後看到自心,明白是受到薰染,善法、惡法、邪法都是以前受薰習而成,這些東西悟了以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此時妄念根塵識俱變為佛性覺知,感知過去、未來,五根六塵都是自性佛心所發,轉識成己智。未見性以前,妄想習氣一假皆假,因為都是妄識所支配,不能當真。見性後,一真皆真,因是真心所流露故。但一真皆真時,若不能無黏、無礙時,也不能當真,因為此時定力不夠,不能當真去執著,一執著就會隨業流轉,因為行者素法身定力不足,還沒有完全能脫困業識牽扯,故一真皆真卻不能執著,也不能否認體性、佛性所現一切法非真,都是自性所流露者。對認知的境要學習不執、空無、感召懸絕,始能悟入空相。

見性後在本體一理平等,不管是順逆情境,一切法都是一理平等,憂喜苦樂諸法平等。在本體來講一理平等,就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所以要告誡自己,要心念平凡,不要自以為已成聖、成佛,因還沒有果位,離果位覺者還遙遠故。不要認為自己是佛,也不要認別人是眾生,故沒有所謂佛,沒有所謂眾生,也沒有所謂眾生要成佛,也沒有所謂生死涅槃。如此一切都放下,抱著平常心、凡夫心,把生死、涅槃當作做夢一樣,不能去追逐,不執著諸法,不愛生死,也不愛涅槃。

此時,覺悟菩提跟未滅的微細業識牽扯,菩提、煩惱在心中隨業緣而時現時滅,這些都是空花、水月,不能當做真實。未通達時的色陰魔相現起,及已通達後的受陰魔相隨而現,有諸多的感情作用在運作,既然色陰魔相能控制,再來是受陰魔相現前,應是好好進行實修的階段了,盡力滅去諸感情作用而已。

(七)、實修的階段

上月溪禪師說,悟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如瀑流般的現出。此現象有如世尊在《解深密經》中所說,偈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賴耶識---藏識的種子和盤托出,阿賴耶識的法塵境沒有隱藏,這在色身變化上講,氣機掃到腦部,藏識裡的一切種子都被掃到了,整個窠臼都統通出來了,整盤子都托出,證到登地菩薩初位階時,全部種子端出是沒有保留的。世尊也說只有登地菩薩才有智慧來承受此境,故世尊對一般智慧不具足者,不說此大法。

一切種子如瀑流,一切種子像打開石門水庫閘門一樣,一瀉千里流出,到此境地,無菩提智慧怎能擺脫這些虛幻法塵的干擾,故需有無上的智慧。這般若智慧開發出來後,雖然不夠成熟,但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對境不亂,不會胡作非為,認假(前塵影事)為真,不會煩惱斷不了,煩惱起時有智慧可用來觀照。

阿陀那識是一個清淨行者所具有的藏識名,一般七地菩薩以下稱為阿賴耶識,因心未清淨故,八地以上的菩薩始稱藏識為阿陀那識。它是佛性的本來,貯藏無量無邊的種子在裡面,種子本是清淨的,無染污別,種子就是種子而已。什麼是清淨,是不執著諸法成為煩惱就是清淨。阿陀那識有善惡諸種子,但習氣毛病沒有時,不會與諸種子相應,不會起煩惱。這種境界稱為阿陀那識,否則就要稱為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開發出來,是非常深細,無量無邊的種子像瀑流一樣流出。行者當發覺以往的修習毀於一旦,未悟以前的妄想好像沒有了,未悟以前看不開的事好像可看開,那種修行境界是假的,是隔鞋抓癢的表面功夫。未悟以前的修證,積很多善行、積德行製造以後要開悟的緣,跟心清淨無絕對關係,故其清淨是表面功夫。未悟前潛在的習氣被窠臼蓋住,悟後潛意識裡的東西會現出來了,此時又是一個修行的起點。開悟後是另段修行之開始,就對此心修,執杖牧牛似地修,對貪、瞋、痴、慢、疑等等的習氣要修正。其實是看住自己的心念,對境起什麼反應,而好好去轉,這就是在修行,即不修而修,不用任何法門,最後就能成就道業。

( 88 2 28 日 講於 法爾 )

大乘禪修--心地法門要訣

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大乘禪修--心地法門要訣

一、斷諸結使得去根之六結
佛在《楞嚴經》經教中,囑告阿難尊者等,欲銷亡種種幻妄,回復到真,要識本真,得要選擇六根,使六根諸結使去除。而結使者是何意?所謂結者即煩惱結縛眾生,使不能出離生死,有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妒、慳等九結;所謂使者即驅役而惱亂眾生,有貪、瞋、癡、慢、疑等五鈍使,加上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利使,合稱十使。
若能將諸結使去除,則諸幻妄即滅。而佛以劫波羅(夜摩天)所奉華巾先後打六個結節,問阿難說這華巾所打六個結,可同時解開嗎?阿難陀尊者說當然不能,欲解其結,應有次第地來解開。行者修行亦復如是,諸根要解除此六結,才能悟得解脫。而所謂六結者是動、靜、根、覺、空、滅等六結,破解六結,始能成就佛道。

二、得無生忍修行次第
《楞嚴經》曰:「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世尊開示我等,欲求得解脫道,得無生法忍,其次第為先得我(人)空,次則證解法空,終得法解脫,名為菩薩。而行者欲破我執三結,超越動、靜、根等塵境執著,須先逆流次第解結。行者應知根、塵、識三和合成諸結使,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中,選擇某一根來修行,先解此我執三結:塵勞亡謝為一結解(動結),捨識用根為二結解(靜結),根盡不黏動靜為三結解(根結)。
行者能解先前二結,即已能離塵,斷一切見惑,破分別我執,得與須陀桓初果齊;行者能解三結得根盡不黏,斷一切思惑,破俱生我執,得與阿羅漢四果齊,是為證我空之理,故世尊說先得人(我)空。
行者既證我空已,當求證入法空理,始能住菩薩道位,得無生法忍。行者欲證法空,當於我空中,得悟空性圓滿發明,於心意識上,求解法執二結:覺緣歷歷為一結解(覺),諸緣不理不黏為二結解(空)。行者若能得覺四結解,即能感知阿賴耶對一切境緣起一切覺知,雖有靈知靈覺,但行者應捨一切智見,去第六意識分別執相,破分別法執。行者若能得此空五結解,理地空性得悟,是為見性,破阿賴耶識之所藏、執藏相,俱生法執相滅,是謂空性圓明,成就法解脫之境。
行者解脫知見既已獲得,尚有第六結待解(滅),是謂去空執,不墮空亡,不入頂墮位。若行者對我、法二空俱不令生,即脫俱空之境,令一切法性,自由自在地起生滅諸法相。行者對此生滅法相不礙空性,此空性亦能住本寂之境,是謂法相生滅、法性寂滅。故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如此,本性真如不住一法,一切法相遇緣而生,至此境界始謂真見性。因此時,行者本性已能圓通一切法爾現象矣。

三、開悟前之內功用行
行者在凡夫位,心起一念,念念皆假,乃妄識所支配故,而妄識源起於黑漆桶內之無始無明。進而言之,行者縱使修至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或在開悟後得入道位,尚未證悟其真正本性時,行者心起一念,亦未達即心即佛之境界。故行者欲證本性,必先破其無始無明,破無明必先明心,去一切執著。心明者謂行者面對萬法而能不相應,是為見道位(菩薩四地燄慧地)。果如是則謂機緣成熟,殆可言心明,心一明則性顯露矣,是為菩薩住道位(四地菩薩)。如是漸進修習,得突破五地難勝地、六地現行地、七地遠行地,終證得八地菩薩不動地,獲解脫道果,得不必再學習的無學位

四、八萬四千法門
行者了知所有修行過程後,在一切修行法門中,選擇自己認為最如法者,勤於修習,始能悟入。終能證得我、法二空理,得解脫智慧。而修行法門八萬四千,何能一一得識。世尊慈悲,令諸菩薩宣說其悟道法門,供行者參考。此等法門為六根、六塵、六識及七大等合共廿五個根本修行法門。若眾生根基不同,用心有異,始將廿五法門演譯成八萬四千法門。
《楞嚴經》曰:「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世尊誘導成道菩薩眾,述說其從初發心起,到悟得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法皆空,得成無學位,證至菩薩八地不動地或大阿羅漢果位始得無學位。因此世尊欲諸有成就菩薩眾等,述說修證因緣,諸菩薩及大阿羅漢乃宣述其證道用功法門。現以《楞嚴經》教中,諸菩薩所述修行圓通法門,次第略為介紹,以饗讀者。(待續)

(轉自 : http://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22Method/M307HeartKey.htm)

四辯才

2010年5月2日星期日
有四辩才 一切诸佛之所宣说

选择字号
  净空法师讲述

  尔时世尊。赞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善能演说。如是譬喻。无能伺求。说其短者。

  这几句话是总结前面的一段经文。世尊赞叹弥勒菩萨说得非常之好。接著世尊再告诉弥勒菩萨:

  弥勒。以是因缘。汝应当知。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

  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使我们能够清楚,并且易于辨别是佛法,还是非佛法。“辩才”,佛有辩才,魔也有辩才。没有辩才,他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崇奉,魔他也有无碍辩才。所以佛在此地说了,有四种辩才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这是佛法。另外有四种辩才也是无碍辩才,是诸佛如来所禁止的,决定不许的。如果佛的弟子——比丘或是菩萨——说法与佛所说的不相应,那我们就很清楚他不如法。

  云何名为。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

  这是佛赞叹的,诸佛如来所宣说的。第一、

  所谓利益相应。非不利益相应。

  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说法,目的是要令一切众生得真实的“利益”。如果说现前佛给我们得利益,来世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这不是佛说的。佛所说的真实的利益决定能教我们来世、后世、生生世世都得利益,这个才是佛法。所以“非不利益相应”——不是与那个没有利益的相应。

  佛的话意思很深很广,世间人往往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而没有仔细去省察,他得这一点小利要付出多少代价?如果冷静的观察就知道,这一种小利的确是得不偿失。如果心地不清净,来生因此而堕三途,那这个损害就太大太大了!这个决定不是佛所说的。

  就眼前得利益,我们讲一个最简单的——佛法是令人常生欢喜心,佛法决定不会给人有压力。如果生活上有压力、精神上有压力、物质上有压力,这决定不是佛法,佛不予人压力。这话说出来,恐怕诸位同修有少数还听不懂的。

  什么叫‘压力’呢?

  我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们到佛堂来要不要布施、供养啊?

  多少要布施一点、供养一点。有些人碍于面子,在自己财力不足的时候,背高利贷来供养,要付很重的利息啊!这是不是压力?这是佛决定不许可的。

  你进佛门来需不需要供养呢?

  说实在的话,佛不需要你财供养。

  佛要的是什么呢?

  依教奉行供养。你看《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讲到广修供养,一切财供养都不如法供养,法供养里面第一条就是‘如说修行’。佛在经上怎么讲的,我们就怎样照做,这是真供养啊!我们这部经刚刚念过,佛教给我们在这个时代,修学怎样才能够免除一切障碍,而得到成就。佛教给我们四法,四法里面第一“不求他过”,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不是处处找人家的麻烦、看人的缺点!)你能做到这一条就是真供养啊!如此,那里会给你压力呢!这就叫相应,“利益相应”。第二、

  与法相应。非不与法相应。

  这是决定不会说是与法不相应,决定与法相应。

  “法”是指什么呢?

  诸佛如来所说的经典,一定跟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都相应。若有违背,这个辩才就不是佛菩萨所赞叹的。第三、

  烦恼灭尽相应。非与烦恼增长相应。

  这一点诸位学佛总要记住,特别与第一句讲的利益相应。

  你学佛如果工夫得力,也就是说你学得很好、修得很好,从那个地方看出来呢?

  你的烦恼少了。大的阶段来看,烦恼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少。烦恼少了,智慧就增长,身心就清净,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工夫更好的,那月月都不一样。如果你能够觉察到,月月有进步;这个有进步就是烦恼轻,一个月比一个月轻,贪、嗔、痴、慢逐渐逐渐没有了,身心健康,智慧增长,你念佛就决定得生,真有把握了。所以佛法一定是教你断烦恼、开智慧。假如你学佛,学得烦恼一年比一年多,那就坏了,你不是学佛,你是学魔。魔跟佛恰好相反,魔是教你烦恼要增长,一年比一年多;佛是教你烦恼少,一年比一年少。这是佛跟魔很明显的对照。我们从成果上来检点、来观察,我们到底是学的佛,还是学的魔呢?第四、

  涅槃功德相应。非与生死过漏相应。

  “涅槃”是梵语,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能求得到吗?

  求得到。

  这是佛法修学的最后目标——入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没有生灭的这个境界。

  佛告诉我们,六道有生死轮回,十法界里面有变易生死,像声闻、缘觉、菩萨有变易生死。在如来果地上,两种生死都没有了——分段生死灭了,变易生死也灭了,这个就叫做大涅槃。佛所讲的一切法,一定是循著这一个方向,一定是向著这一个目标。假如魔说法,那就不一样了。魔是教你生生世世不要离开生死轮回,永远在六道里面打转,在魔掌控制之下啦!特别是大乘佛法,经上常说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虽然很多很多,目标、方向是一个——大涅槃。因此《金刚经》上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有法门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帮助你证得大涅槃的境界。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这么多法门里面,还要选择呢?

  法门是平等,我们的根性不平等。如果这个法门不适合我自己的根性,我修学起来就困难。人生时间很短,这样短暂的时间,我们要是修不成功,这一生就空过了。因此选择法门就非常重要了。

  这么多的法门,我们到底选那一个法门好?

  实在说我们烦恼很重,习气很深,也没有善根、福德,更没有智慧,这么多法门摆在那里,怎么个选法?

  这一桩事情,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已经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他老人家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在《大集经》上就有一段开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选择法门,你就遵循佛这个开示。佛说:‘在正法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一千年),戒律成就。’你能够严持戒律,就能证果。这个证果不要说是很深,在一般讲是阿罗汉果,就是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即使不能证阿罗汉果,如果证得须陀洹果,那也就很可观了。须陀洹入流,入圣人之流。证得须陀洹之后,在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就超越轮回了,这算是成就了。佛说:‘像法时期,禅定成就。’就是佛灭度第二个一千年。这个时候正是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来,所以中国的禅宗特别兴盛,因为这是在第二个阶段成就的法门。第三个阶段,就是末法时期,佛灭度二千年以后,人的根性是一代不如一代,烦恼习气特重,持戒不能成就,参禅连得定都得不到。佛告诉我们,这一个时期,‘净土成就’。你能够老实念佛,带业往生,这个成就超越前面两种之上啊!前面两种只能脱离六道轮回,还不能脱离十法界;净土成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十法界了,所以这个法门是无比的殊胜。我们自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选择,听佛的话,佛替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我们就依教奉行,这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与大涅槃相应,绝对不是与生死轮回相应。

  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宣说四种辩才。

  这以上这四种辩才,是诸佛菩萨所宣说的正法。

  弥勒。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这把出家、在家两种菩萨都说了。

  欲说法者。

  你们要发愿弘法利生,为别人讲经说法,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的群众,佛在此地特别嘱咐,说:

  应当安住如是辩才。

  你要牢牢记住佛讲的这四个原则,一定要遵守啊!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有信顺心。当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

  这是说听众。

  听众应当什么样态度呢?

  讲经说法的人,要依据前面四个原则;而作听众的,佛在此地也说了,应当相信、应当要顺从,对于说法的人要尊敬,要把他当作佛来看待,因为升座说法,就是代佛讲经啊!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啦!所以恭敬,实在讲并不是恭敬讲经的这个人,而是因这一个人把自己的恭敬心引发出来了。‘恭敬’是性德,是真如本性里面的良知良能,用这个来引发起来啊!“作教师想”把他看作老师。“亦于是人听受其法”,向他学习。

  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一切诸佛。诚实之语。

  这个人依照经教来宣讲,没讲错嘛!句句话都没有离开经义,经文的意义是如来真诚之语,他没有讲错。这是教给我们,在这一个时代说法、听法的态度,连心态都说出来了。我们能够如法修学,就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弥勒。若有诽谤。此四辩才。

  这是从反面上来说。的确,在这个时代,常常会发生这些事情——有人诽谤这四种说法:与利益相应、与法相应、与烦恼灭尽相应、与涅槃功德相应。

  那些人诽谤呢?

  当然是魔嘛!说这四种原则非佛说。

  言非佛说。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是人以怨憎故。

  “怨”是埋怨,“憎”是憎恨。

  于彼一切诸佛如来。所说辩才。皆生诽谤。诽谤法已。作坏法业。

  坏法业,破坏佛法。

  作坏法已。当堕恶道。

  这是经上讲得很清楚的,必定堕阿鼻地狱。这些事情,就跟这部经一开端,佛讲的公案没有两样。

  是故弥勒。若有净信。诸善男子。为欲解脱。诽谤正法业因缘者。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以人过失故。而于法生过。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

  这一段开示太好了。这是说已往我们没有闻到正法,造了诽谤三宝的罪业;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呢?如果有,今天读到这部经,听到这个佛法了,自己省悟过来了,要忏侮自己的业障,有没有方法呢?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就是教这个。如果我们有意、无意诽谤了佛法(谤法罪业很重很重啊!),能够觉悟过来、能够回头,还是善男子、还是善女人啊!毕竟你还有很深厚的善根。所以说“为欲解脱诽谤正法业因缘者”,过去曾经诽谤正法,现在想把这个罪业解脱、解除,免堕地狱;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但佛这样教我们,在中国古老的时候,古圣先贤也是这样教我们,所谓‘不迁怒’啊!佛在此地教我们不迁怒啊!不贰过啊!我们讨厌这个人,但是这个人说的法是正法,不是邪法,不能因为讨厌这个人,我也讨厌这个法了;不因这一个人有过失,我们认为他的法也有过失,那这样做就错了。所以‘人’,我们讨厌他,他有过失、有缺点,我们还要仔细听听他说的法有没有过失;他的法如果是正法,我们可以跟他学,不必学他的做人,我们听他说法,我们跟他学法啦!所以“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这是因怨憎这个人,而诽谤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佛教给我们,如果过去曾经有意、无意诽谤三宝,我们把这个观念改过来,这就是忏悔的第一步啊!

四辩才世智辩聪 一切诸佛之所遮止

选择字号
  净空法师讲述

  弥勒。云何名为。四种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

  这是佛所不许可的,佛决定不赞成的这四种辩才,这四种辩才不是诸佛菩萨所用的,他这四种跟前面四种恰恰相反。

  所谓非利益相应。不与利益相应。

  第一、他所讲的绝对没有利益。

  没有利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他学?

  这就是我刚才讲,他这个利益是很浅、很短(时间上讲是很短暂);是很小的利益,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生决定不得利益,那后生就更不必说了。这个就是不与利益相应,而与非利益相应。第二、

  非法相应。不与法相应。

  他跟佛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一定是相违背的,这就是跟佛说的不一样了。第三、

  烦恼相应。不与烦恼灭尽相应。

  如果你对佛法没有深刻的研究,你不知道他讲的如法不如法,但是这个地方你很容易检查得出来。你跟他修学多烦恼,这个是“烦恼相应”。他们提倡的是增长贪、嗔、痴、慢,而不是断贪、嗔、痴、慢。也许他话说得很好听:我们是在烦恼中断烦恼。你能断得了吗?这个话下面弥勒菩萨有问。所以佛教这些法身大士大菩萨的那一些言语,都被他们学去了。学去之后仿冒佛法,欺骗众生,你跟他学决定是烦恼天天增长,你心不会得清净啊!所以他“不与烦恼灭尽相应”。第四、

  生死相应。不与涅槃功德相应。

  他跟你生死相应,来生还要继续不断搞轮回。这些不是佛说的。这个要记住啊!

  不但有法师这样教信徒,法师自己也发这个愿——他不求了生死、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求的是什么?

  我要生生世世当法师。

  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啊!这世间众生太苦了,他来生转世还要来当法师。

  话是蛮好听的,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呢?

  如果不得人身;那好了,就算你当法师吧!畜生道当法师、饿鬼道当法师;地狱道里头没有法师,你究竟到那一道去?

  这个决定不是佛说。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决定不是佛弟子,与佛教诲完全相违背。

  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遮止。四种辩才。

  上面讲的四种,是佛完全禁止的,绝不是佛说的,也绝不是佛弟子所说的。

  下面弥勒菩萨代我们提出一个疑问,我们要仔细的来听。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若有辩才增长生死。非诸如来之所宣说。

  你看佛讲了四句,他只取这一句来,因为这一句最明显、最容易检查。

  云何世尊。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又复称赞摄取生死。而能圆满菩提分法。如是等辩。岂非如来之所说耶。

  这话问得很好,好像跟佛前面所讲的话完全有矛盾啊!这个话的意思是我们平日常常听到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所以不要断烦恼,烦恼就是菩提啊!生死就是涅槃,也不必了生死啊!

  这个话是不是佛说的呢?

  的确,佛说过。

  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个不是佛对初学人说的。

  佛这个话是对谁说的呢?

  对法身大士说的。

  那么试问你是不是法身大士?

  法身大士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那样的人,佛才跟他讲‘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你们也许听说过‘入不二法门’。

  这不是初学人的境界。

  什么人的境界呢?

  起码也要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人,佛才给他说这个法,这叫‘不二法’。如果我们拿《坛经》六祖惠能大师对印宗的答覆,用那个模式来套,你就很清楚了。他们两个第一次见面,就是在现在的广州光孝寺,拈出风动、幡动,印宗知道他是五祖大师的传人,对他非常恭敬、礼遇,向他请教:

  你在黄梅常常听五祖开示,五祖有没有讲禅定、解脱啊?他怎么讲的啊?

  惠能大师没有直接答覆他,他只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那么你要什么?

  生死跟涅槃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烦恼跟菩提也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不二法。这是对法身大士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我们是烦恼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能学那些人呢!佛说的没有错,我们不懂佛的意思、不解佛的意思。弥勒菩萨在此地提出这个问题来,非常重要啊!免得我们在末法时期,被这些邪师所迷惑。

  我在当年学佛的时候,出家两年才受戒。受戒之后我住在大溪香云寺,那个时候的香云寺是破破烂烂的,不像现在,现在修得很漂亮啊!没有人管理的一个破庙,我们住在那里,生活非常艰苦。我在大溪关帝庙讲经,一个星期讲两次,收一点供养维持生活,那时候庙里住了五个人。大溪有个斋明寺,阙上师在那里传密法,派人来通知我们,希望我们五个人去拜他作老师,跟他学密,他提出条件:每一个人津贴我们三百块钱伙食费。我们那个住持老和尚(他不在了、走了。)听到这个话很高兴——我们一个月有一千五百块钱的收入。那个时候一千五,值钱哪!差不多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就召集我们几个人来开会,说是上师有这个好意,想收留我们。我听了这话之后,原本对上师很尊敬的,上师这一个举动,我对他那个尊敬心没有了。所以我就给我们庙里几个人说:假如我们去拜他作老师,想跟他学法,他一脚把我们踢出来,我佩服他,他真的是上师。现在我们没找他,他还来利诱、诱惑我们去,我们这个人就只值三百块吗?三百块就卖身投靠了!以后这些人都不敢讲话。要知道密是最上乘的佛法,我们有没有资格学密呢?我们自己问自己——没有资格。

  我学佛第一个指导我的老师——章嘉大师,他是密宗的大德,所以密里面的情形,我知道的很多。佛法好像是我们学校一样,密是研究所、是博士班。

  我们什么程度呢?

  小学程度都没有;他居然叫我们念博士班,博士学位给我们。这假的不是真的嘛!你欺骗别人可以,欺骗我,骗不了啊!

  这一段就是说这些事情。今天这个社会,许许多多迷惑人的事情,有即身成佛;你能成得了佛吗?

  说实在话,即身堕地狱啊!不是即身成佛。

  要知道,密是什么?

  密是《金刚经》上那个标准他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有资格学啊!这个可以不要断烦恼。

  为什么不断烦恼?

  烦恼没有嘛?

  为什么不要呢?

  菩提也没有嘛?

  烦恼、菩提俱不可得,入这个境界。这那里是我们凡夫境界!

  所以,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确实统统断掉了,你才有资格学密。如果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显教里头的利益都得不到,那密就更不必说了。

  密宗里常讲,不学密不能成佛。这一句话对不对?

  对,一点没错。每一个人都要学密,你才能成佛。

  什么时候学密呢?

  八地菩萨。你将来证到八地了,佛就教给你这个法门了。那你现在是那一地的菩萨呢?八地菩萨叫不动地,所以千万不要被人骗了。

  我的老师好啊!章嘉大师啊!我跟他三年,他没有传我密,我不够资格啊!我才开始学。

  他教我学什么呢?

  教我在戒律上打基础。密法是建立在显教的基础上啊!显教是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所以这是真正好老师,他教给我基础。现在无智之人,被蒙骗、迷惑的不晓得有多少?所以这段经文在此地,太好太好了。

  弥勒菩萨这一提出来,你看下面世尊怎样教导我们。

  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我今问汝。随汝意答。

  佛反过来问弥勒菩萨,告诉他:‘随你的意思答覆。’

  若有说言。菩萨为欲圆满成就菩提分故。摄取生死。又复说言。以诸烦恼为利益事。

  这个佛法里确实有这个讲法,但是底下的话重要了。

  如是说者。为与利益相应。非利益相应。为与法相应。非法相应。

  佛这两句话问得很好!这两句话:

  与利益相不相应?

  与法相不相应?

  相应的是佛说的,不相应的非佛所说。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正说者。则与义利相应。

  就是与利相应。“义利”是正当的利益。

  与法相应。能令菩萨菩提分法得圆满故。

  这个没错,这是法身大士啊!对他们来讲这是正说。

  佛言弥勒。若说菩萨为欲圆满菩提分故摄取生死。

  像《地藏经》上地藏菩萨所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行!我们听了这个话也发起大慈悲心,跟地藏菩萨一起入地狱。好了,那就完全错了。所以那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事情,不是凡夫有这种能力。

  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如是辩才。诸佛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弥勒。此诸菩萨得法自在。

  你看,佛说这种法,是对得法自在这种菩萨设的。如果于法还不自在的,佛决定不说这个法。

  得法自在的是什么菩萨呢?

  法身大士。也就是刚才讲了,入不二法门;这种人是最低限度,已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佛对他们所讲的,跟对我们初学人讲的不一样,不是一个讲法。你看看他们——

  所起烦恼。无有过失。

  他们表现的烦恼,烦恼还没有过失;为什么?

  他的心清净、心很自在啊!

  换句话说,这一些法身大士是烦恼即菩提,他烦恼是度众生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甘露火王用嗔恚度众生。嗔恚是大烦恼啊!他有嗔恚之相,他心地清凉自在,一片慈悲。这话我们很难很难理解!你想一想,父母教训他的儿女,有的时候有打、有骂,也是一副很难看的面孔;为什么?爱护他啦!成就他啦!不是真的恨他。他对自己儿女用这个手段,对别人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段呢?爱护。别人的儿女对自己不相干,所以笑脸常开啊!此地所说的,你跟《华严经》对照一下,很有趣味。所以他们“所起烦恼无有过失”。

  是为菩萨善巧方便。非诸声闻缘觉境界。

  声闻、阿罗汉、辟支佛不是他们的境界,他们做不到啊!他们尚且做不到,我们凡夫怎么能做到呢!这个一定要知道。高级的佛法,我们应该知道、明了,但是决定不能学习,我们没到那个境界。

  弥勒。若有烦恼。不能为他作利益事。亦不能满菩提分法。而发起者。不与义利相应。不与法相应。但为下劣善根因者。菩萨于中宁舍身命。亦不随彼烦恼而行。

  这一段开示非常要紧!

  我们今天如果听到有人来给我们说这些话,我们不能够随顺啊!你要是随顺的话,换一句话说,你是随顺做恶,你是随顺堕三途啊!如果是逼不得已,自己心里头要明白,要真正忏悔。善的我们要随顺,恶的决定不能随顺,你要随顺的时候,那就是“但为下劣善根因者”,“下劣”是三途恶道啊!一个真正佛弟子、真正修菩萨道的,宁舍身命也不能够随顺烦恼行。

  何以故。弥勒。有异菩萨得智力故。于诸烦恼现有攀缘。

  这是讲法身大士,他们是示现的。这个“异菩萨”就是已经得清净心的菩萨,像《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他真的得清净心、平等心,一切境缘当中觉而不迷,这个菩萨有智慧,他的般若智慧现前了。“于诸烦恼现有攀缘”,那是利益众生,他是用这个做手段,所以他没有过失啊!他能干啊,我们不能啊!

  诸位在历史上,也许在现在的电视剧,你们看济公传;济公喜欢喝酒,他有没有因酒误事?有没有喝醉过呢?没有啊!近代的,我们晓得有一位金山活佛,民国初年,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师,他的行为跟济公差不多,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邋里邋遢的。他的饮食、生活起居非常随便,没有一点拘束,这是我们学佛的人不能学的。你看他吃饭,吃二、三十碗没事,几天不吃饭也没事。在台湾有一位法师跟他很熟,跟他在一起住过——乐观法师,他写了一本金山活佛的传记。有一天他拉到乐观法师吃饭,一碗一碗给他装,乐观法师不知不觉的吃了十碗,那是他加持的。

  乐观法师曾经问他:‘吃这么多难道不胀吗?’

  他说:‘你没有听说佛法里面不增不减嘛!’

  人家有不增不减的本事啊!这是我们不能学的,我们像他那样一定会生病啊!他能够到不增不减——吃再多都不增,不吃他又不减;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我们普通人不能学的啊!下面一句说:

  有异菩萨。无智力故。

  没有智慧,没有这种神通道力,也就是说这一类的菩萨,他有妄想、分别、执著。

  于诸烦恼。增上执著。

  你要这样学的时候,那个烦恼更增加了。这一段开示太重要了,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在那个地方都见到这些现象,自己一定要明白、要了解。

(from : http://www.dizang.org/wj/zyj/a14.htm & http://www.dizang.org/wj/zyj/a15.htm)

初讀寶積經後感 龔禮柏

初讀寶積經後感 龔禮柏

小乘典籍提及之菩薩修行,只是指釋尊未出家以前,乃至過往生時的生活體 驗和經歷。而大乘典籍除了包融這種體驗外,更將之昇華發展,分別而成了兩種方向的大乘行持:(一)者乃洞察宇宙生命的實相、本質和醒悟上的心靈學問和哲學,亦即謂中觀、唯識、如來藏之學。(二)者即在功能上,包融、利益一一生命皆悉知悉見的覺知的推動學問;亦即發大菩提心、六波羅密、四攝之行。而兩者二而為一。故大小乘之別,除在於所證之果位及菩提心的開衍分別外,似乎大乘更重視「菩薩」的階位行持次第,是成佛所不可或缺的必然。
大多數大乘典籍皆論及菩薩的行持,如『華嚴』中的「善財」,『般若』中的文殊、舍利弗、須菩提……,『楞伽』的大慧菩薩等等,但不約而同地有關典籍的義理皆高如須彌,不太易讀,較少有剖析菩薩修學過程中的細節、技巧的涉及,故不如『寶積』一系的經典對修行菩薩道有詳盡的技巧細節的題及。
承如印順導師云:『寶積經』乃一套叢書,……集長短不同義理經典於一爐,故才有積聚之意(大意如此)。而印公又指經中沒有強調一種中心思想。這點我卻不太苟同,雖則四十九會『寶積經』,其性質互不呼應,表面上確實沒有既定的結論脈絡把持,但肯定的是『寶積經』結集之初,定必是約紀元前後之時,蓋因龍樹大士的『中論』與『大智度論』皆曾引用經中普明菩薩會的文句中可見。龍樹是二、三世紀的人,那麼『古寶積』之普明菩薩會定必不遲於當時出現,加上經中強調菩薩行人,乃至聲聞緣覺中人持戒的必要,以及引經中至蘊、處、界的觀照和人、法我空,高唱甚深中觀見地為諸菩薩行處所必具之學所知。此經並非無中心思想,而且更積極地保住小乘中佛陀之原教精神,另一方面又確保戒律的地位與佛陀自內證中之本懷思想。亦正是「龍樹」大士當時所處理之教派內部問題,故讀『寶積經』,就如同『法華』、『方廣』『大集』一類之早期大乘典籍一樣,均看出一種圓融互攝的行持,亦間接突顯出菩薩修學中,必要處理的問題,即對一切戒法(無論大小乘)要莫失莫忘;對權宜開顯之佛陀教法悉知悉見一一學習,在跟隨著經中佛陀對菩薩道教法上之開示修持,才能稱得上是一名菩薩。
印順導師曾提及到,佛陀說法,必有當機者,而迦葉為此經中的主角,目的是──迦葉向有頭陀行第一之譽,對習定習戒頗為重視,有嚴重隱遁傾向(見寶積經講記p.23),故有後世指其行背棄佛祖精神,本經就是針對重戒重定的比丘說聲聞正法同時,亦開示大乘正道。
自問非上根大器,不敢奢望得大果位,但每從大乘善知識教導,滿以為自己修學的是大乘學問,而忽略一些生活上乃至修持的細節。如經中云:「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有問往昔哪會認為自己的智慧會退失呢),所謂不尊重法及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日常咱們也許不會不敬法師,但常常自恃清高,對其他同修冷漠驕縱,對經論雖有些微體悟,但從不以此體會與同修分享,反之成了一把「度人」之尺, 自以為是。每讀此段經文,則心感慚愧。從此以後發露懺悔,皆從此經開始。
經中又提到:「菩薩有四錯謬……不可信人與之同意,……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樂大乘者為讚小乘,……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撫心自問,咱們日常行持中皆常違反以上經教而不知。很多時為了突顯自己的學養,對同修乃至信眾,說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之偈語(禪宗行人常犯毛病),斥彈與己宗門不相應之行人;滿以為作了「大護法」;更甚者對善良人同情有嘉,與犯法惡人常懷瞋恨,卻不知大乘最終目的是絶對包融,即使是惡人亦以「非常法」而給予施濟、矯枉為正。故每讀此段經文,皆深生歉疚。
又經云:「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貪求利養,而不求法。貪求名稱,不求福德。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此經文令我想起跟馬老師習課之時曾討論到咱們佛教徒的普遍現像:當見到有眾生遇上災難、不幸或打擊,每每認為他們是業報成熟,活該受報……。沒錯,眾生作業而受報,站於嚴正的理論而言確真實不虛,但大乘行人的憐恤、悲天愍人的情操,就剛才的例子,似乎顯得盪然無存、冷漠,自己在安穩富足之時,哪有聯想有其他人正受苦惱困擾。別人稱讚自己幾句,已飄飄然了,哪又記得「黃蜂尾後針」之俗語。正因為我們深信業報,故在改進自身言行之時,亦應感同身受地顧及他人的處境;不一定能給予很大幫助,但至少都寄予一份同情或協助,這並非經教提及才去做,而是基於善與人同的義務,在無私的投入裏才得以體認「無我」與絶對的包融和平等。故經中亦相對地說:「能信解空,亦信業報。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深樂涅槃,而遊生死。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此為經言之四真實菩薩。
故結論是:作為大乘行人,菩薩修學之所以為「成佛階梯」必經之路。正因為能對生命的遭遇有深切的體會,才會真正了解生命之所以顯現的本質。作為過來人──跨越過一切苦惱,明解解決法則之人,才能有效地改善現況,邁向喜悅,正因曾艱苦白手興家的富豪,才能真正了解窮苦一樣。在修持過程中,『寶積經』明顯地指出,要直指成佛,除經歷出離心及戒律的行持及湛深思想、個人意志的鍛練的同時,人生及各眾生生活的體驗亦不可或缺,正如釋尊未成道,還是王子之時,若非出四門遊歷,盡見生老病死,哪會策勵自己修行成佛呢!而姑勿論南傳抑或大乘,菩薩道的基本修持,我想亦正基於此,而不同的是果位的得證差異而已,而菩薩修持的次第,不難掌握,而難於在行持的過程中,每項細節中乃至對佛法應用於生活的功用上,不能覺知掌握,在有意無意間,傷害了人也傷害了自己,故我主觀認為,對於修行上有細致的抱持的鍛練的典籍如『阿含』、『寶積』一類的典籍是非讀不可,若承如學者而論:「大乘『般若』系的經典是部派佛教過渡至大乘出現的經典」。那麼『寶積』一系的典籍,我主觀地認為是佛教由小乘曲高和寡的態度,過渡至懷抱大乘胸襟,大乘體驗的宗教趨向的經典。令佛教再於人間(世間)能保持與一切共存榮的悲情的高尚情操。故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開現實的宗教,就沒有在社會存在的價值,遠離民眾身心的撫慰及道德成長和建立,任何宗教乃至佛教亦非必然有在世間普及的必要。所以亦策勵日後行持,希望能籍此啟廸又一次的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