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覺支 - 菩提道上的七色橋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七覺支-菩提道上的七色橋
 

前言

菩提道上的七色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題目。在修行次第上,它適合初機,也適合根基較深的人。七覺支﹙即七菩提分﹚,它分七個層次,所以稱它為菩提道上的七色橋。

念覺支。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輕安覺支。

定覺支。

捨覺支。

 
我們曾經講過修行的次第:親近善知識à聞思正法à無間根本作意﹙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法次法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

法次法向的第一步就是正知正念。

一般七覺支都是放在四念住的後面,但是我們也可以放在正知正念的後面,用來加強我們的法次法向。這個加強以後就進入正見,真正進入八正道,真正見到無常、苦、無我。

有了正見:正見的展現是面對一切觸境﹙生滅滅已﹚,沒有對立、沒有見諍、沒有愛諍,只有見苦,見到生命最深沈的矛盾悲劇。

然後是正思:三善尋與慈悲喜捨。展現為六根、身、口、意的柔軟,只有慈悲、沒有激情。要一根一根地檢省,自己清楚為要,不要誤以為自己有他心通,對別人做太多猜測。

然後是正語、正業、正命。

有了八正道的基礎、夠紮實了,正知、正念、正勤具足,這是修四念住的必備條件。四念住之後,再修一個七覺支,再加強。我們畫七個同心圓,捨在最中間,念在最外面。念是七覺支的開始,也就是說,念是捨的開始,捨是念的完成。

念覺支

七覺支以第一個「念」最重要。我們做慈悲喜捨配合根本作意,從根本作意進而做到正知,依正知而修正念,進入念覺支。

念覺支就是對於自己的身心狀態很熟悉,對於自己的身、口、意很瞭解,對於自己的身、受、心、法很清楚。

這個念有「不忘」之意涵,念是心在、意在、識在。

正念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能心知肚明,頭腦清楚,心不攀緣。能在當下接受六根所觸的境界,是什麼就是什麼,沒有喜貪、沒有抗拒,來者不迎、去者不留。什麼在生?看它生,什麼在滅?看它滅。知道它怎樣的聚集?知道它怎樣的消失?這樣叫做「念」。

念的另一個意思是,以前所作,以前所說,都能夠憶念起來,也知道過去世所做的,曾被貪瞋痴所食,被貪瞋痴所侵蝕,這個食是一種侵蝕。佛教的用字是很有感覺的,學佛要用感覺去體會。

念就是對過去的事情,都能夠好好的消化,對過去、現在都能夠根本作意,都能夠正知正念,如實的記住。不要說,哇!我現在修行,我現在正知正念,然後等一下,剛剛什麼事都忘了,那就不叫正知正念。

但你不是記一些沒有用的東西,你不需要所有的事都記得。因為我們每一個觸境,都有我們注意力的焦點,那個焦點你要記得。如果你連焦點都不記得,就不是正知正念,只要是你注意力的點,你都會記得不會忘掉,正念的「念」有記得的意思。

怎樣來修這個念,簡單說,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由衷,由心肝底開始。常常去感覺,我們看一件東西,是否由衷的在看?我們聽人家講話,是否由衷的在聽?我們講話,是否言不由衷?我們每一個動作,是否心不在焉?

你也可以隨隨便便的聽,也可以隨隨便便的看,但是回來問自己,是由衷的聽、由衷的看較省力、較輕鬆,還是隨隨便便的聽,隨隨便便的看,看得眼花撩亂,那一個比較累?那一個比較有正念?那一個能讓我們的心很安定?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現代人講話常常言不由衷,不僅講話,眼睛看、耳朵聽、身體觸,六根都很不由衷。我們會說別人言不由衷,可是我們自己呢?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呼吸開始來練習,看我們有沒有由衷的在呼吸?我們若肯很由衷,很誠懇的吸一口氣,呼一口氣,試試看,你連續做五分鐘,你若不覺得身心有很大的變化,那麼這個法就是假的。你連續做半個小時,你如果沒有開心,心很開,那麼這個法也是假的。你能夠連續二十小時,很精進,很放鬆的練習,你的心就會開。你會感覺由頭頂到腳底,全身的細胞都在呼吸,都在收縮、膨脹,你真正會有那種開心的感覺,那就是喜。

你有正念、擇法、精進,就會有喜,喜就是開心,心很開,所以我們要先把正念做好。最簡單的正念就是由衷、誠懇。這個誠懇不是對別人,是對自己的內心深處─很由衷、很誠懇。

你說連講一句話也要這麼費力,這麼誠懇嗎?沒有錯!因為如果你言不由衷,你自己內心就會覺得沒意思,你對自己就覺得沒有交待。我們如果覺得不能誠懇、由衷的說一句話,就乾脆不說話,寧可沈默,多說就多造惡緣。言不由衷的說話就是惡緣。

我們無論聽一句話,說一句話、看一個東西,都要很誠懇。這個誠懇,我們強調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的內心深處。從內心深處,從心肝底出來,你會感覺不一樣,你會覺得很省力。如果感覺我們不能由衷的時候,那表示是我們需要休息的時候,就像我們說過,我們若不能對人好,不能對人慈悲的時候,我們就要離境、休息。

如果你能夠有自信的說:我對每一個人說話都是打從心底說,你就是在修行了,你能夠對每一個人都極度的誠懇,你就是在修行了。因為由衷、誠懇就是沒有人我對待,你有人我對待就不可能由衷。

有這個正念,就是捨的開始,很多東西,都能萬緣放下,一切都能歸零、回到原點,這個原點是「截斷眾流」,一切恩怨情仇通通死掉,重新做人。一切的對待從零開始。從我什麼都不是,從我什麼都沒有。我現在僅有的,只是對法、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認識,從這裡,重新開始,無畏、無懼。

一切現在所有的都變成慈悲喜捨的工具,然後,我可以什麼都沒有,我可以什麼都不是。只有慈悲喜捨和簡單的謀生提供我生存下去,其他一切,我可以完全放下。你可以當作沒有人認識你。你好像走進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人認識你,你好像到一個外地去,一切重新開始。

事實上對我們的家,也可以這樣子,對我們的週遭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完全陌生的城市。就好像有時候,我們遇到人,哦!這個人好像似曾相識!但是,事實上不認識,卻感覺似曾相識,好像上輩子跟他很熟,如此而已。

同樣的我們這一輩子認識的人,也可以當成好像上一輩子認識的一樣,但是,事實上不認識。事實上我們不認識半個人,也沒有半個人認識我。如果你的心有貪瞋痴,我不認識你,如果我的心有貪瞋痴,你也不認識我,我們的心如果有貪瞋痴,就不值得認識。

擇法覺支

有了正念我們才能活在當下,念在人在。這樣我們才能再進一步來擇法,選擇下一步要如何來進行。我們才知道,我們到底欠缺什麼?需要改善什麼?應該注意什麼,這叫做擇法。

常常感覺我們現在所說,所做的是在離苦?還是避苦?比如我們說慈悲喜捨的捨,我們要看這個捨是不是在逃避?有時我們覺得自己慈悲,要看這個慈悲是不是爛慈悲?有時候我們很難去分別什麼是悲傷?什麼是悲情?這就需要擇法覺支。這樣才知道要如何改善。

有時候我們守護六根,卻讓別人感覺我們很沒精神。你守護眼根,別人會說:這個人怎麼這麼驕傲,講話都不看人家的眼睛,很沒禮貌。你守護耳根,別人會說:這個人怎麼這樣,都沒有在聽別人講話。比如我們聽到人家得癌症,一般人都要表示很震驚的說:哦!得癌症哦!真可憐哦!如果我們很沈默,只說:無常!這樣會不會讓人家覺得很奇怪?所以說在擇法上,難免有很多困擾的地方,這就是擇法需要注意的。

但我們要擇法之前,要心知肚明,頭腦清楚,是什麼就是什麼,能夠接受境界,對境界沒有排斥,但也不隨境界轉。這是很重要的,念覺支要先能做到這一點。要徹徹底底瞭解,什麼叫不隨境轉,什麼叫接受不認同。不管喜歡的境界或不喜歡的境界,我們都不認同。

什麼叫做認同?我們的注意力被境界拉去。喜歡的境界,我們的注意力被拉,那就是「愛著」,不喜歡的境界,我們的注意力也一樣被拉,那就是「礙著」。心不能自在,不能清淨,被境界拖得團團轉,這樣就不算是有正念。所以這個很重要,我們要先能有正念,才能夠真正的擇法。

擇法覺支就是有一種可以重新做人的那種感覺。我們現在若未見法,過去所學的種種都是零,都要重新開始。今天如果還未成佛,還沒有成為阿羅漢,過去的種種都不算,都要重頭來過。要用最謙虛的態度,用那種過去我什麼都沒有學到的態度,來重新學法,這樣見法才會快。你若把過去所學的,抓得緊緊的,就是一種包袱,對我們沒有幫助。

要讓過去種種死去都不算,那個初發心要正確,我們是為見苦、為離苦,以慈悲喜捨發心而來。修行的初發心如果不對的話,整個修行的路都偏了,路走偏了,就一定要肯歸零,重新開始。

如果歸零以後,我們就是天上、人間的天使。天使的意思就是我們都在傳達一個訊息,傳達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我們若在傳達這種訊息的時候,我們的身心會變空,所有的東西都會流過去。聽到聲音,聲音流過去,看到境界,境界流過去,它們不會佔去我們的心。因為我們心很清淨,我們是空,一切通透無礙。那種感覺,你曾體會過嗎?

我們是天使,天使就像一個舞蹈者,他忘掉自己,他不是在表現他自己,他只是在傳達一種訊息。同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使,都在傳達世間是苦、是無常、是無我的訊息。這樣我們才能夠涅槃寂靜,來迴向給世間的苦,用我們的無欲、無所求來迴向給這多欲、多苦的世間,這就天使的體會。這樣的體會,就能讓所有的東西流過我們的身心,識能清淨、通透無礙,過濾掉所有的髒東西,隨時都能回到原點,回到當下。

擇法與戒定慧

我們若能隨時頭腦清楚,隨時心知肚明,隨時都有正念,隨時隨地做每一件事,都能打從心底出來,很由衷、很誠懇的來做、來說、來聽、來呼吸,那時,我們的心很靜,有定著,這樣才能擇法,選擇我們要走的路,就是正知。

我們知道什麼是逃避?什麼是離苦?知道什麼是擔當?知道什麼是慈悲?什麼是喜捨?

我們知道什麼是爛慈悲,我們知道我們對人家好,不是要增加對方的貪瞋痴,而是要減輕對方貪瞋痴的苦。我們了解世間的無常、苦、無我,了解世間是一種風浪,是一種雲霧,我們不但要乘風破浪、騰雲駕霧,更要清楚我們的方向。

清楚我們的方向就是擇法,就是正知。正知我們每一個動的目的,是為了離苦。正知我們的方向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的方向是涅槃寂靜。我們用涅槃寂靜的心、清淨的心,甚至是無心,如同無心插柳柳成蔭那種無心,來迴向世間苦難的眾生。

所以,我們若有擇法,我們就知道,什麼是戒、定、慧。我們仍畫三個同心圓,智慧在最裡面,定在中間,戒在最外面。
 

裡面要有智慧,才能回心轉意,回到根本作意。看待每一件事情,都從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看。若沒有從這個角度看,一個杯子就是一個杯子,你沒有感覺到它的無常。所有的東西都是無常,所有的東西都是依靠,因為它有依靠,所以它是無常;那個依靠就是苦;那個依靠就是無我。單從依靠二個字,你就能看到無常、苦、無我。你無法沒有依靠,我無法沒有依靠,那個依靠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你看到了嗎?

我們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以後,就知道我們裡面該怎麼做,外面該怎麼做。

外面要有戒,戒就是我們講過的「遠離界」。依遠離─遠離不清淨的想法,不清淨的語言,不清淨的行為。甚至我們要遠離惡友,遠離會使我們不好的習氣增加的人,遠離會把我們拖下水的人。這個遠離不是冷漠,我們的遠離是一種很積極的擇法,是主動性的。我們遠離的目的,是要幫助減少彼此的苦惱,減少彼此的負擔,減少彼此的貪瞋痴。

比如有人罵你,我們迴避,這不是沒有擔當,而是要減少對方的苦,他繼續罵,心情也不好,只是多造惡緣。我們是用一種為少苦、為離苦的心而離境。如果你要緊緊貼住境界,我們講過,你要能夠「心離」,你要能夠慈悲喜捨。有人罵你,你依然可以深情款款的看著他的眼神微笑。

昨天有一位同修說,弘法師怎麼沒有在講戒?有啊!這就是戒,遠離就是戒。戒的意思是遠離,而不是「不可以」。我們要注意戒的意思,戒是自律,我們把持戒當作一種自我要求,一種自我訓練,一種自我薰習。戒從慚愧心出,完全靠起心動念的發心。毘尼是為離繫,離開貪瞋痴的繫縛,律儀是以收攝六根為根本。

你對戒沒有正確的認識,你會以為你在持不殺生戒。我們是不可能不殺生的。開發土地、蓋房子,就要殺生,挖土就要殺生,你有吃就有殺,不管你吃葷或吃素。我們持戒的意思是要遠離殺生,我們只能做到不以樂意殺生,不以害意殺生,減少厭嫌心,瞋恚心,欲貪心。比如你以釣魚為樂,這是佛教不贊成的。

戒它原文有德行的意思,是一種品行。是用來自我要求,目的是培養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拿一支戒尺去量別人,說別人沒有持戒。

要說沒有持戒,那會說不完、爭不完的。你要蓋寺廟就要動土,就要殺生,二百五十戒裡有一條戒是不可動土。讀了戒律以後,都知道什麼人沒持戒,沒持這個戒,沒持那個戒,那會很嚴重,會爭不完的。

戒的目的是為了止諍,為了無諍,為了培養自己的德行,所以,我們要用很嚴肅的態度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修行一定要有戒,這個戒是界限的界,境界的界,知道我們的底限是什麼?知道什麼可以接近,什麼不可接近。知道貪瞋痴是我們承擔不起的重量,隨時放下、隨時遠離。知道怎麼做事、怎麼說話,做事、講話都要看時機。

我們說過,講話要有正語,要適合時機,要實在,要對人有幫助,要柔軟、要慈悲。我們若常想到正語的五個條件,我們就不會隨便講話了。減少說話,說話就要正語,這就是聖弟子的聖默。因為聖默,彼此都省力,減少造惡業的機會,減少因語言而生的是非。

我們以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配合守護六根,尤其是眼根、耳根、意根,做到身、口、意三妙行,﹙尤其是語行﹚。

我們有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但不是說先有那一個,慧在裡面,定在中間,戒在外面,有內就有外,有外就有內。這也是一種內拉,外推的力量。我們如果覺得持戒持不好,就進來加強智慧,智慧有了,也要看外面的行為,戒、定、慧要互相配合,這就是擇法覺支。

抉擇外法與內法

懂得擇法了,裡面就要不放逸,要精進,心不散漫,不能掉以輕心,但也不能太緊。佛陀講一個譬喻,像拉弦一般,弦不能拉得太緊,太緊容易斷,不能太鬆,太鬆聲音很難聽。如何不鬆、不緊,這個就要去拿捏,就要自己去體會。猶如飲食要懂得知量,睡眠要懂得知量,眼睛看、耳朵聽,六根都要知量。

裡面要不放逸,外面要根本作意,要用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看待世間。離開根本作意就容易起妄想思量,生顛倒取相。我們聽別人說話,不只是聽對方的意思,還要聽到聲浪的無常、苦、無我。每一個人都是天使,無論他在講什麼,都是在表達無常、苦、無我,這就是言外之意。你如果沒有聽到這個言外之意,就無法以涅槃寂靜的心來迴向給對方。

我們如此精進來抉擇,伺察思量外法、內法。外法如根本作意,內法如不放逸,外法如守護六根、內法如三妙行,正知前後次第;外法如名色,內法如識。裡面起心動念,身、口、意的衝動要照顧好,外面要以無量心三昧﹙慈悲喜捨﹚守護六根。六根會影響身、口、意,身、口、意會影響六根。

識無所住

裡面是識,外面是名色。這是從十二緣起抽出來的一個簡圖。識是一個過濾器,如果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正知正念,很多的雜質、污染就會留在我們的身心﹙即名色﹚,名色就是五蘊,五蘊就是過濾不當的囤積。

所以名色是有偏頗的東西,要靠裡面的識來過濾清淨。這個識要如何才能過濾清淨?就是要靠正知正念,要靠四念住,要做到識無所住。識無所住就是金剛經所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我們的識沒有執取色、受、想、行,有執取就是四識住,四識住就是四念住要克服的東西。

意識如果執取色身,色身就會有礙,無法體會界作意,無法體驗地變水、水變火、火變風、由風生空,由空生淨識,這就是色的礙。我們對色身有喜貪、有黏著,都要靠身念住來克服。

識若執著在受,對苦受就生排斥,對樂受就生貪愛,對不苦不樂受不知如何是好。有執取就看不到苦受是一種收縮的力量,樂受是一種膨脹的力量。甚至在苦受裡收縮中有膨脹,在樂受裡膨脹中有收縮,苦受、樂受就像是一種推拿、一種按摩。

好好去感受那一種拉進來、推出去的力量,這是過去的業力,在給我們按摩、推拿,我們的心會因為這個受的推拿、按摩而心開。你不必和它拉扯,去感覺苦受、樂受都在衝破我們的業障,都在衝破我們心胸的狹窄,鑽進我們的內心深處。

我們不把樂受看成是我們喜歡的東西,也不把苦受看成是我們不喜歡的東西。樂受來時沒有說:我要,苦受來時沒有說:我不要。不管樂受、苦受生起的時候,你能如實知見,接受而不認同,不會隨它而轉,但也沒有壓抑。讓受穿透你的身體,穿透你的名色,它不會停留在那裡,它會回到意識,識會收攝、清淨而無所住。去體會受是一種推拿、一種按摩,所有的受都會讓我們的心更寬廣,讓我們的心更柔軟、更堅定、更能承擔。這就是受念住最微妙的心法,你要記好。

有朋友問:什麼是隨順欲望,什麼是接受欲望?當欲望來時,你隨它而轉,比如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你打坐時,覺得打坐太辛苦了,就跑去睡覺,那就是隨順欲望而轉。就是識住於想。

接受欲望的意思是,欲望生出來,我沒有排斥,也不隨它轉,而是去看欲望本身是一種拉扯的力量,稍做忍耐,去感覺那個拉扯是什麼,拉扯到整個心開了,拉扯過去之後,你會對欲望愈來愈了解,看到欲望的不實在,看到欲望是一種消磨,你就不會隨欲望而轉。

我們接受欲望,把欲望當作在訓練我們的心,我們接受欲望的衝擊、拉扯,但不是壓抑。我們接受它,看著它,經得起它的誘惑,才能看清楚,我們以為有東西可以抓,其實什麼也沒有,猶如我們說過:想如春時焰。

同樣的,雜念進來,也是一種拉扯的力量,我們要去感覺那一種拉扯,那一種起起落落。散亂的時候也好,昏沈來時也好,那裡面都有拉扯、有收縮、有膨脹,去感覺它,去感覺所有的欲、想、念頭都是如此,把它們都看待成身心的一種按摩、一種推拿,這樣你就得到心念住的心法。

我們去看所有雜念背後都有「相」,是一種顛倒妄想的相,是一種常、樂、我、淨的相,去看我們所抓取的東西,正是法念住裡的五蓋、五蘊,那都只是一個相而已,你如果看到了,就會看到我們六根觸境所生的結。

我們看到五蓋、看到五蘊取,看到六根觸境的結使,我們都沒有排斥,我們接受它的衝擊,在這個衝擊裡面,去看到那一種起起落落,去看到那一種拉扯,那一種收縮、膨脹。這就是法念住的心法。你看到以後,它就消失了,所有的起落都平靜了,平靜以後,它就會轉,轉為四聖諦和七覺支。

覺支出來,名色的執著就會收攝,色、受、想、行全部收攝進來,回到識的正知、正念。識回到清淨就能再進一步展現身、口、意三妙行,三妙行以後,再回到無明來根本作意,讓我們的心由無明變明。

所以,我們的修行都是可以收攝進來,也可以外推出去。裡面做好了就再外推出去,外面做好了就再收攝進來。常常去看外法跟內法的互動關係。看到根本作意與不放逸的關係;看到守護六根與三妙行的關係;正知前後的次第。看到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看到身心與過濾的關係,看到身心與正知的關係,看到身心狀態與正勤的關係,這樣的分別抉擇,就是擇法。

精進覺支

我們有念覺支,有擇法覺支,就知道如何照著步驟來,如何改善,如何精進,叫精進覺支。精進覺支就是我們已經瞭解世間,瞭解內外,瞭解世間就是無常、苦、無我。我們把世間看成一種雲霧、一種風浪,我們要如何坐在風浪的上面而能安住,要如何乘風破浪、騰雲駕霧,這就是精進覺支。

騰雲駕霧就是你開始覺得精進是很輕鬆的事,精進就像要早起,要去看日出一樣。你是帶著一種喜悅的心情,你不會覺得修行是一種負擔。你覺得修行是在騰雲駕霧,是在乘風破浪,是很好玩的。

精進就是隨時歸零,隨時回來最勇猛的初發心。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若感覺今天一早醒來,不是好的開始,你就又重新開始。隨時都可以重頭開始,隨時都精進,隨時都可以在最勇猛的初發心。只要尚未開始就要重新開始,如果已經開始,就精進不懈;如果精進中斷,就又重新開始。

我們對待過去,過去猶如我們死去的愛人,你不用再去擁抱。你若去擁抱你的過去,就是在擁抱你死去的愛人,死去的愛人不用抱太久,死去就是死去,要從頭開始。這個精進就是隨時可以面對當下、面對現在,這就是精進,就是初發心。回到一開始為什麼我要學佛的那個心,是為了解脫,為了慈悲。

有了精進就會有喜覺支。這種喜是一種由衷的,由內心深處,如泉水般湧出來的歡喜,它不同於世間的歡喜。這是一種心與境脫離,沒有繫縛的歡喜,就是說,我們的心已經很清淨了,不再隨境而轉的那一種歡喜。

看到自己沒有執著、看到自己能精進、能騰雲駕霧、能乘風破浪,那種歡喜心就會生出來,歡喜心生起的時候,我們的身心會變得很輕鬆、很安定、很平靜,叫輕安覺支。有輕安覺支以後,心就會有定著,心很柔軟。這個定不是硬繃繃的,定是心有定著,很柔軟、很有擔當。有了定,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很平穩,不會有所偏頗。有定覺支以後,就會有捨,捨就是識無所住、無漏無取,對世間已經完全沒有執著。

一個解脫者的觸境

一個解脫者,他所觸的境界,只有三種:

(一)現觀﹙通達﹚諸法無我、無我所的空觸。

空觸就是當下觸了空,當下根、境離繫,他不再起念:這是我、這是我的。他六根觸境,卻與境不相應,那裡面沒有我要、我不要;我喜歡、我不喜歡,他的心不會被境界拉去,不會隨境而轉。

他看一個東西,但是心與境有無限的空間,有很大慈悲喜捨的空間來迴轉,來回心轉意,回到根本作意,回到正知正念。

(二)現觀諸行未生前無,已滅無所去的無相觸。

無相就是完全沒有顛倒妄想,來自六根觸境有空,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再耽溺,由於對「慈悲喜捨」的專注,一切世間的欲樂與自我迷妄,不再令他攀緣、留連,專注力強大而證入無相三昧。

從此,心境一塵不染,觀察一切現象,生無來處,未生之前沒有,滅無去處,已滅之後不知去向,一切諸行,一切衝動,一切所觸都是如此。

只有見苦,見六道眾生輪迴苦難,而不再生起男女分別相、親疏相、種種人我對待相。對觸不取相,指的是不取「非根本作意」的相。因為認識分別非依「相」不可。是依相、識相而見無常、苦、無我,寂靜迴向,離繫、離相。

離相不是忘記相,是「相」已經凝縮成世間的苦相,不再有「人我對待」、「人我比較」。一切關係只有「此名色與世間」沒有第三者。

念念不取相當緣此理解。

(三)現觀諸行騷動、逼惱的無願觸。

能夠看到一切諸行就是騷動、就是逼惱,小至一個呼吸,它都帶有騷動的逼惱。一個小小的,極度微細的逼惱,都能看到。大則起心動念的貪瞋痴,想要罵人,想對人不好的念頭,都能看到它是一種騷動、不安。

能夠無時不見諸行是苦,就能夠收攝,見苦即收,就能夠安住,能夠歸零,能夠看到這個世間只要沒有離苦,都是一無所有。因為一切都要生、老、病、死,一切都非得歸零不可,有一天都要歸零。

無所有就是不再覺得自己需要擁有什麼,人生才會快樂,不再對這個自我有寄望,不再希望自己是什麼,不再認定自己是什麼,他不必擁有什麼就很快樂。那種感覺就是空、無相,一切都能捨,叫無所有。

所以,我們說念是捨的開始,捨就是念的完成。當我們真的能做每一件事都很由衷,都能打從心肝底出來之後,我們的欲望會變得很簡單。那個簡單就是你會感覺有兩隻手、有兩隻腳能走路,就很好了。

比如,我說在座每一個人都是億萬富翁,你信不信?如果說一隻手臂一千萬,在座有幾個人願意換?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我說五千萬,有沒有人要換?所以,這兩隻手、兩隻腳,你要等失去了,才會知道它有多好用,才會知道它有多麼價值。

而一個修行人,一個解脫者,他隨時感謝他有兩隻手能用,有兩隻腳能走,有眼睛能看,有耳朵能聽。他隨時可以在一個呼吸裡得到喜悅。

要能夠從一個呼吸中得到喜悅,你一定要由衷的呼吸,要從心肝底來呼吸,這需要你自己去感受、去體會。這也是念覺支的開始,你體會到了,你會覺得那是無上的快樂。

結語

解說七覺支如下:

(1)念覺支指觀當下的身、受、心、法,擇一而觀。

觀身分成觀呼吸、觀姿勢、觀動作、觀語默…觀四大非我﹙但五蘊又非四大不可﹚觀身體每個部份﹙由髮、毛、指甲、齒、皮膚、肉、腱、骨、髓、腎、心、肝、脾、肺、食道、胃腸、大小便、淚、汗、涕…等﹚觀屍體變化,也是擇一而觀。

觀受分成觀知苦、樂、捨三受。觀心即辨認當下的心思是貪、是瞋、或是猶豫不決、或消沈氣餒、或興奮攀緣、不安或散亂、或輕安平靜。

觀法即觀六根觸境所生六識﹙見、聞、嗅、嚐、觸、意思﹚皆係無常、苦、無我。

(2)擇法覺支指捨棄不如法﹙不適當的修行方法﹚、捨棄不適當的說話﹙猶豫時寧願沈默﹚。選擇如法的修行與現階段的重點﹙如心念住、打坐、或經行…﹚。

(3)精進覺支指知道取捨﹙依擇法覺支來﹚,該捨離的捨離,能承擔的承擔,身、口、意皆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如此則不悔。

(4)喜覺支:不悔則心喜悅滿足,且因善觀察的緣故,整個生命、生活有一種清新、鮮活遍滿的感覺,很容易生歡喜心。

(5)輕安覺支:心輕安則身輕安。

(6)定覺支:身心干擾減少,因善觀察故,心變得明覺。

(7)捨覺支:對得失、禍福、稱譏、苦樂皆自然以無常、苦、無我面對,心住涅槃、捨離為樂。

我們在修行次第上,要常常用七覺支當作曼陀羅,當作一個壇城的鏡子來照見自己,來感覺我們現在到底在那裡?我們現在有沒有歡喜心?若沒有歡喜心,我們就要檢討自己,有沒有精進?若沒有精進,就要檢討我們的擇法,是否正確?是否如法?如果擇法有問題,就要退回來念覺支,看我們的念覺支做得如何?看看我們的心有沒有由衷?

如果我們用這個壇城的鏡子,照見自己有歡喜心,對事都能正面對待,隨時都能喜心作意,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的看自己是否有輕安覺支,看自己有沒有輕鬆、寧靜的感覺。若身心有輕鬆、寧靜的感覺,就可以進一步來看內心深處有沒有定著、有沒有柔軟?有沒有擔當?有定著就會進到捨。

我們常常這樣來回看我們的身心狀態,以決定我們要往外推、或往內拉。我們的法都是法法相扣,法法相潤,法法校正。我們知道整個法的環節、前後次第,比較能有前瞻與回顧,進可攻,退可守。

修七覺支,先正知﹙清楚知道當下威儀莊嚴又柔軟﹚正念﹙六根觸境不逞強,安住於念,以呼吸、丹田起伏為念﹚做到身離,進而做到心離﹙如理作意﹚。

然後精進思惟,以法為念,以涅槃寂靜為所緣,以少苦,離苦為見證。降服我慢,不要求別人配合自己,不以自己需要為別人需要,不因別人不接受自己而心灰意冷。只有慈悲、無量慈悲,只有喜捨,無量喜捨。世間多欲多苦,聖弟子一定不會起起落落,輪轉不止。

於可意境不喜,於不可意境不對立。唯一的喜來自出離貪、瞋、痴、慢、疑、掉舉、睡眠,不可竊喜﹙小人得意﹚。於法精進,才能真正輕安,體驗出世間的樂,展現身、口、意與六根觸境的柔軟、清淨。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