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波羅蜜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禪波羅蜜

是能出生死、能到佛地的禪波羅蜜。不是未出生死輪迴的四禪八定;不是二乘人的禪定,二乘人無大悲心。外道禪著了邪見,亦不名禪波羅蜜。


禪,又名禪定。心清淨就是禪,不被境轉就是定。

無論坐禪或念佛,能夠一心不亂, 無妄想,不被六塵之境所轉,如如不動, 就是定。

達摩祖師說:「深信大乘,心無退轉,就叫做定。」所謂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定,是指得到無生法忍的菩薩。

念佛若能到無我念佛之境,就能夠入定。有我念佛,即是有能念的我、所念的佛,有能有所,即有妄想,不得禪定。無能無所---無能念的我、無所念的佛,萬法一如,就是禪。

禪乃佛心。諸佛無心,以禪為心。佛心清淨柔軟---無妄想所以清淨,無執著所以柔軟---念佛至能所兩亡,萬法一如,無妄想、無執著,心清淨,清淨心即是佛心,亦即是禪。

釋迦佛七日七夜無念心,正與麼時,夜睹明星,豁然大悟。

很多人學參話頭,但是不知道話頭是甚麼。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一念生起之後就是話尾。例如念佛,阿彌陀佛這一念未生以前是話頭,阿彌陀佛這一句生起之後是話尾。一念未生以前即是無念,無念就是話頭,所以無念只是一個功用。正與麼時,從無念心而起疑情。

禪宗一法,所謂疑情就是這個境界。它不是思善,思善何必要你疑;它不是思惡,思惡又何必要你疑;它不是善境,善境就是善境,不需要你疑;惡境就是惡境,亦不需要你疑。就正因為不是善境、不是惡境、不是善念、不是惡念,無善無惡、無境無念,名之為無念。無念相續不斷,正與麼時,如何是---就是疑情。

虛雲老和尚在高旻寺打禪七,至第八個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的時候,護七沖開水時,不小心把開水濺到老和尚手上,茶杯跌在地上,打碎杯的聲音亦同時打斷老和尚的疑情,慶快平生。老和尚即時說了一句見性偈:

杯子撲落地 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所以疑情起的時候,觸著碰著,都可以令你開悟。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就叫做靜。外息諸緣亦就是不攀緣六塵之境,既不攀六塵之境,內心則安靜。無喘,即是不動。心不動,心就靜下來。所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則清淨。淨心可以說法,淨心可以聽法,淨心亦可以念佛。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心不動,正與麼時,所謂「善惡不思,行到山窮水盡處,自然得個轉身時。」

過去禪堂的維那師父和監香師父都很有手眼,見你善又不思,惡又不思,自己沒有辦法轉身,正與麼時,他就一香板打下去,把你的無明打斷。

善惡不思,世界空,心內如如不動,但是你不要以為這個就是,這個不是。如果以此為「是」,就是死水不藏龍。

不思善,不思惡,只不過是參禪的先決條件,你就是要在不思善不善惡的時候用功。

怎樣可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呢?又或是簡單的說,參禪應該從何開始入手呢?

想修禪定,先要戒律清淨,如果不守戒,內心就不得安寧,心不安寧,當然不容易入定。嚴持戒律之後,接著就要訶五欲、除五蓋。

禪是般若的體,般若是禪的用。從禪定的體,寂而常照,起般若的用,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夠度一切苦厄,自利利他。如果內心散亂,即無禪定的體,當然起不到般若的用,不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自度尚且不可能,更遑論度眾生。

菩薩雖然遠離眾生,靜默坐禪,在禪定之中求取智慧,將來以清淨的禪定和智慧廣度眾生。

禪波羅蜜有甚麼功德呢?

菩薩因禪波羅蜜力而得神通,一念之間,不起於定,能以種種花香珍寶供養十方諸佛。

菩薩以禪波羅蜜力,化身千百億,應現十方,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度之。

菩薩入禪波羅蜜中,行大慈悲,以慈悲因緣拔無量劫中罪。

菩薩於深禪波羅蜜中,得實相智,為十方諸佛及大菩薩所護念。

拜佛對坐禪的幫助很大。拜佛可以消業障,因為過去世的業會障礙你坐禪不得定,所以應該要多拜佛來消業障;拜觀音菩薩或拜地藏菩薩都可以。如果不懺悔清淨而修禪定,不但得不到定,反而會失心錯亂,甚或增長你的邪見。所以地藏菩薩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裡,教人先修懺悔法,後才修禪定。

有了禪定,六根不染六塵,心內不會起貪瞋痴煩惱,所以說:「雖未得無餘,涅槃分已得。」雖然未証到無餘涅槃,但是涅槃的氣分已經被你得到。涅槃是甚麼?涅槃就是寂滅。不起煩惱就是寂滅的前方便。

雖然煩惱不起,但是無明未斷,必定要有般若智才可以斷盡無明,所以禪波羅蜜之後就是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云:「諸法甚深者,般若波羅蜜是。」令我們斷煩惱、了生死、成佛度眾生的,是般若波羅蜜。

般若出生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所以般若是三世佛母。般若經云:「摩訶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攝持菩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文,摩訶譯曰大,般若曰智慧,波羅蜜曰到彼岸。全句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為甚麼六波羅蜜之中,前五波羅蜜無摩訶兩字,只有第六的般若波羅蜜才加上摩訶兩字呢?

般若是前五波羅蜜的首領

布施時,以有所得心行布施,只名布施,不名布施波羅蜜。若果以無所得心布施,才名布施波羅蜜。無所得心,就是般若。

著相持戒,起分別心,分別這個人有罪,那個人無罪,憎有罪,愛無罪,有瞋愛煩惱,不能到彼岸,所以不名戒波羅蜜。如果以平等心持戒,觀有罪無罪,心無憎愛,如是持戒,才名戒波羅蜜。

菩薩修生忍、法忍,以般若智觀眾生空、法亦空,得無生法忍,入菩薩位,為法王之子,從忍辱而到彼岸,是為忍辱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 菩薩精進用功,不覺得有能精進的我、所精進的法,能所兩亡,証實相般若。

菩薩坐禪,在禪定的一心之中,以禪定為體,從體起用,以般若為用,寂而常照,觀諸法的實相,照見五蘊皆空,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才名禪波羅蜜。如果不起觀照般若,只名為枯坐,又名冷水泡石頭,坐到驢年也不得悟,只可以叫作禪,不名禪波羅蜜。若果著了禪味,生在禪天,更不能名為禪波羅蜜。

既然般若是前五波羅蜜的首領,所以般若稱為大。

般若分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和方便般若。

佛所講的三藏十二部經,祖師的論,都是文字般若。從文字起觀照,名之為觀照般若;禪宗的疑情亦是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破見思惑,証實相般若。從實相般若起用,以種種法度種種眾生,名叫方便般若。其實方便般若又可以名為文字般若,因為一切言說都屬於文字。

空,就是般若。所謂空,是指一切法空,講空而又著空,就不是一切法空,因為空亦是法的一種,空亦空,才名一切法空。著了空,即心內還有一法,心仍未空,見不到般若。般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一切處求之可不得,不可得就是般若,若果有所得,不稱為般若。

龐居士見到僧眾坐禪,有所感而說了一首偈:「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心空,是無為法。不思善、不思惡,心即空;正與麼時,起觀照般若,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空及第歸。

若不起觀照般若,就會著一切法,即是心有所住。著善法則住三善道,著惡法則住三惡道,因此有六道輪迴。

法華經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是指見到罪福的實相,罪福的實相亦即是空相。我們見罪福只不過見到罪福的虛妄相,但見不到罪福的實性,因為我們未見性。

禪宗講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明心即是明白自己的真心,見性即見到自己的真如佛性。心清淨,心就明,在清淨心中起觀照般若,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空時,罪福亦空,生死亦了。所以,般若是從清淨心生。妄心滅,一念未生以前的自性,就是般若。

禪是般若的體、般若乃禪的用,體用一如就是佛心。只不過在修行上有前有後,在名相上分禪分智、分定分慧。

般若能夠出生三世佛,若果毀謗般若亦即是毀謗三世佛,若果讚歎般若亦即是讚歎三世佛。般若經云:「閻浮提人受持般若波羅蜜,隨所住時,佛寶不滅、法寶不滅、僧寶亦住不滅。」若果我們想三寶住世,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受持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經又說:「隨爾所時,般若波羅蜜在世者,當知爾所時有佛在世說法。」我們如果想有佛住世說法,就一定要令般若波羅蜜住世;般若波羅蜜住世多久,佛則住世說法多久。

般若會上,世尊咐囑阿難尊者說:「阿難,汝莫忘莫失,莫作最後斷種人。」所以,我們大家要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讀誦、受持摩訶般若波羅蜜,使到摩訶般若波羅蜜不會斷絕,亦即是佛寶、法寶、和僧寶不會斷絕。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