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亦屬於發心的前行。以下四句,依次為慈(予眾生樂)、悲(拔眾生苦)、喜(隨喜眾生離苦得樂)、捨(怨親平等)四種心。

願一切有情具足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妙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親疏貪瞋住平等捨。

====================================================================


四無量心

格賴仁波切開示

大乘佛法無論修持任何法門,均是以四無量心為開端,修行能否有所成就?亦端視行者是否具足堅切之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意指「慈、悲、喜、捨」四種心,為何以無量為名?此因行者所觀修之有情眾生無量,所獲福德亦無量,故稱為「無量心」之修持。

修心之方法在於將所觀修之對象攝為三類有情眾生---怨敵、親友、非親非敵之中庸者。可一一分別觀修,亦可三者同時觀修;而以後者之觀修方法較為普遍。當行者同時觀修三種對象時,將生起三種不同的心;例如,當觀修之對象為怨敵時,易生起瞋恨心;當觀修對象為親友時,易生起喜愛心;當觀修之對象為非親非敵之中庸有情時,易生起棄捨心。但當我們深入去思維,此生之親友,於過去生中,可能是吾人之怨敵,曾經對我們造成極大之傷害;反之,此生之怨敵,於過去生中,可能是對我們有極大恩惠之親友。若僅就此生觀之,前半生為怨敵,後半生為親友;或前半生為親友,後半生為怨敵之例子,亦屢見不鮮。甚至前一小時為親友,後一小時卻變成怨敵之情形,亦經常發生;在台灣乃至世界各地,每天之新聞也常有父子、親友反目,而殺害對方之報導。如是思維,怨親變幻無常之現象,即能了知不應對任何有情眾生,生起瞋恨、喜愛等不平等心,應當換之以平等心,觀待一切有情眾生:如是,漸次修習,使心逐漸趨於平等,不復有怨親之分別,此為修心之要旨與重點之所在。
諸位平日工作繁忙,但若能以前述之修心方法,逐步修持,對自己與他人將能有所助益,以此與諸位共勉之!
(from : http://www.bodhi-citta.org.tw/new_page_53.htm)

===========================================================================

第三課 慈悲觀(二)四無量心


【前言】

  眾生無量,菩薩之願行亦無量。所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由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心量廣大,行願彌堅,即與諸佛感應道交。《楞嚴經》云:「上與諸佛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十方眾生同一悲仰。」以四無量心等持應化,達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則能拔濟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得究竟樂。
  
【修習四無量心的目的】

  一切眾生皆怖畏於苦,欲求喜樂;而瞋恨怨惱等正為苦因,慈悲喜捨則為樂因。若修四無量心,即能除苦予樂,達到無怨無惱、無恚無恨。故無論大小乘行者,乃至世間之人,皆以四無量心為共同學處。

一、世間之人

  世間之人,緣一切眾生,修四無量心,功德增長,若轉生天上,必做梵王。

二、小乘之人

  小乘之人,修四無量心,為自調心,增長福德,易得涅槃。

三、大乘之人

  大乘之人,利他心切,欲度眾生,必以大悲為本,慈悲普攝,故修四無量心,自利利他,速證菩提。



【修習步驟】

一、慈無量心

  慈,意為「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註解1)」故。

  (一)欲修四無量心,當先作誓願:「願令一切眾生,悉受快樂。」 ②

  (二)初修慈無量心時,以清淨心,觀所愛親人受樂之相。於父母、兄弟、親人之中,取一最愛者,一心緣念,觀親人受樂之相,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先觀親人受樂,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餘五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亦然。以慈心緣十方一切眾生,心量廣大無邊,故名為無量;悉令受樂,能滅除惡心,而得殊勝善樂福報,故其功德亦為無量。

②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樂之相,而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慈相應心。如此修習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不得生取著之心。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念念相續。於上親、中親、下親,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於五道眾生中,同以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姪,常求好事而饒益之,欲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如是之心,遍滿十方。

二、悲無量心

  悲,意為「愍念眾生受六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愍眾生苦,而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註解2)」故。

  (一)修悲無量心時,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是念:「眾生可愍,勿令其受如是種種身苦、心苦。然我今無目,六道之中,親、中、怨人並受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受種種苦,悉願勤加救護。」②

  (二)以清淨心,先觀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繫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觀眾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憐愍,悲念無極。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苦,而內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悲相應心。

三、喜無量心

  喜,意即「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

  (一)慈但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後,見眾生離苦,則樂心轉深,欲令其得大喜,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除滅一切諸苦,受樂歡喜。」
②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於眾生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轉,定力逐漸增深,雖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應心。


四、捨無量心

  捨(慈、悲、喜)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

  (一)行者思惟:前雖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屬有為法,於眾生無益,今當捨此三心,離苦樂兩邊,行諸善法,方能契入實相,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捨前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 ②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不令馳散,見於親人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離苦樂二相,其心平等。於禪坐中,雖見眾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

  (三)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一切眾生,皆不著憎愛,離有為法,得悟實相,果證三昧,不為外境所動,其心安穩,平等不二,是名捨相應心。

【結論】

  修四無量心,當先於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無量無邊;並且要將四無量心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於行住坐臥中實行、體證。

  修四無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長,成就出世道業。因此無論小乘聖者、大乘菩薩,皆應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成就,即稱之為慈心三昧,能達到無人、無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無量心,實為殊勝妙嚴的菩薩行門。

【附註】

  註解1──《大智度論.卷二十》:「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

  註解2──《大智度論.卷二十》:「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

(from : http://www.ctworld.org/meditation/02_b03.htm)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