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念?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
什麼是正念?
2009-09-14

我喜歡Jon Kabat-Zinn關於正念(Mindfulness)的定義。他認為,“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On Purpose)、活在當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斷(Nonjudgementally)”。

首先,正念意味著“有意識地覺察”。有時我們把“正念”(Mindfulness)和“覺察”(Awareness)這兩個詞當作通用的。這並不是什麼好習慣。我也許覺察到自己有些急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在有意識地覺察急躁。為了保持正念,我需要有意地覺察自己,而不是隱隱約約習慣性地覺察自己。例如,知道我們在吃東西,並不等於我們在吃的時候念念分明。

讓我們以吃為例子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若在吃時保持正念,我們將主動感覺吃的過程,並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們的反應。我們還會注意到自己是否正在專心吃飯,一旦發現自己走神了,就有意識地把注意力帶回到吃的過程。若沒有保持正念,表面上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但也許我們同時在思考一百零一件無關的事情,也許還在看電視、談話或閱讀——甚至同時在做這三件事情!這樣,我們並沒有在用心吃東西。我們也許只是隱約地感覺到身體,而對心念和情感知之甚少。

當我們對心念只有模糊的感覺,它們就會隨意攀緣,不會主動將注意力帶回到吃的過程。它們沒有目的性。而目的性是正念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若我們致力於體會當下,無論是呼吸、某種情感或就像吃這樣簡單的行為,我們就在積極地培育心。如果讓心任意攀緣,各種心念都可能生起,包括那些反映惱怒、貪愛、憂愁、報復、自憐等非善巧心態的心念。若放任這樣的心念,我們將強化相應的情感,並給自己帶來痛苦。當我們有目的地將意識脫離這些心念而帶往某個“停泊點”時,我們將削弱它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力,並為培育平靜和愉悅的心境創造了條件。

(from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2055)

四無量心 (二)

從生活中落實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林 木 根 2000年6月17日

講於紐西蘭基督城南島佛光講堂

壹、 前言

三十餘年(1967-1971)前的大學時代,在台中蒙 李公雪廬恩師的啟蒙、歸依印順導師,復忝為興大智海佛學社社長及中部大學佛學社聯誼會會長,而接觸、研習佛學,在儒佛文化薰陶下,建立自己之作人處事風格;惟離校後因俗務倥傯,道業日退;1995年在台北市因受政治事件之衝擊,而有機會歇下心來,再與同修討論儒佛與養心之道;1999年7月退休來到這花園城市--基督城後,深為 星雲大師創辦之佛光山南島講堂活動與師兄姐們之精進、慈悲與濟世所吸引與精神感召,尤看到同為奶爸的佛光會李秘書煌育兄的修持、奉獻與服務,讓我慚愧再三,乃應廖會長淑秋與煌育兄之請,不昧才疏學淺,斗膽的繼於1999年10月在華興協會報告「用心愛這世界—兼論嚴長壽的成功管理之道」*1後,在此向各為師兄姐報告「從生活中落實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即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落實地實踐慈、悲、喜、捨心,來就教於大家,並深盼我們能過得更快樂,道業更精進。

貳、談心性、修心與修行(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

在座的各位師兄、師姐們,您們真有福報,萬里迢迢來到紐西蘭,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或更好的修行環境之目標下,移民到這「白雲故鄉」 、「人間最後一塊淨土」的紐西蘭基督城,在這處處如詩如畫、保持最純真、自然的環境下,真如朋友李先生所說「在紐西蘭的修行人或出家人真有福氣,不必像在台灣一樣,要另找名山古剎,遠離塵囂來修行,因為在這絕佳的環境中,實在處處都是名山古剎,處處是道場」,誠然也!淨名經云「心淨則國土淨」,宇宙處處本都是「淨土」,但基督城之環境,確更真是修行的好所在,不知您在享受這美好、怡悅的生活之外,是否真正為自己的性靈、自己的未來與永生而努力。*1



在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前,我們必需先來瞭解什麼是心,才能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落實地實踐慈、悲、喜、捨心;由心又引發到修行的目標,返樸歸真,回歸佛性,也順談業力--命與運及修行實是修心,大乘菩薩就是從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入門而終得成就。



首先來談談心:

常聽孩子說「爸媽好偏心,特別疼愛姊姊(或哥哥)!」;又常聽女士、先生們訴說「他(她)變心了,她(他)不再愛我了! 」,「你(妳)真是三心兩意! 」*1

其實都是正確的,就人的生理構造而言,人都是「偏心的」,因為心臟位在左胸腔內,您不偏心,才真是異數呢!人的心也是「善變的」,請大家「用心」想一想,人的念(念等於今+心)頭一直在運轉,心當然隨之而變,您不變心才怪呢?尤其當男生、女生愛的如火如荼時,真想一口把他(她)生吞下去,變成「你(妳)儂、我儂」、「我中有妳,妳中有我」,俾時時刻刻、生生世世永不分離,那種情境,令人真是「只羨鴛鴦不羨仙」;但當對方一旦「變心」移情別戀,而自己又無法「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悟得透」時,愛意頓時便成了恨意,真是「愛之入骨,也恨之入骨」,恨得「欲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真因一時看不開,那人間多少悲劇因之而生。君不見1998年台灣報載,有一台灣(或香港)商人在大陸養「二奶」,結果被二奶夥同其男朋友弒殺後烹煮,真是人間慘劇喲。*1



生理的心臟之維護靠保養,如不願被列為台灣十大死亡之一的心臟病奪去您寶貴生命時,請多聽醫師的話,平時在心理、生理、食物、運動與休閒生活上多注意,如此您就可以「活的越久,領的越多」,再也不會有「時不我矣」慨嘆了。*1

而抽象的心呢,確需我們更時時刻刻注意,我看到很多人在家或出家學儒、修道、學佛,終究其本,「修道,修心而已」;如能時時控制我們自己一顆心,讓他不再善變,讓他的欲望減少,讓他的善念比惡念多,讓他永遠保持一顆慈悲心、歡喜心、平常心、隨緣心,我們將會有足夠的智慧來作最好的決定,我們也將過得更豐穎、更快樂、更幸福。*1



究竟心是什麼呢?

先賢有云「心之為用大矣哉!」,我們常聽到「萬法惟心造」,「萬法惟識」、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1;「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說「一念善,則生善行;一念惡,則生惡行」、「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前念、今念與後念,念念相續,是名繫縛;前念、今念與後念,念念不續,是名解脫」,善惡與是否究竟解脫原在一念心。*1

以上在在指出,心是人的一切主宰,想想我們自己的一天,從夢醒後的第一個念頭---究起床?或這麼冷就賴個床吧!,就這麼的第一個念頭即決定您起床或賴床了,同樣的接下來的每一個心念將影響或決定您下一個作為,是故人的心念影響人的行為與成就,故我們修行,首重修心,而修心,就是修正我們的心念,我們的思想觀念。*1

各位師兄姊!您們來到基督城享受怡人的退休、創業、修行或就學的生活,您們有無真正靜下心 (一分,一秒,一個時辰….?) 來思考人生真正的價值,真正的追求目標?而我們的目標是否達到,是用我們自己的心來衡量、體會與感受;而我們是否快樂或幸福與有無成就,更是用心來體會、來感受。世界是否美好,存在一心,能「用心」來修四無量心,我確信您一會過得更快樂、更幸福,更有意義*1。前天下午是個非常好的Sunny、 Lovely Day,在四點鐘,我一個人到Windsor Golf Course去打球,打到夕陽西下,我突然發現天邊絢爛的晚霞,蔟擁著熱烘烘太陽,潑灑在鮮豔、五彩繽紛的畫布一樣,佈滿整個穹蒼,真是美極了!我禁不住的停下來,放下一切心念,以一顆歡喜心,好好的欣賞這美景,我才第一次發覺到,基督城冬天的夕陽,實在太美了,尤其隨著緩緩回家的落日光芒,千變萬化的雲彩,掛滿天邊與整個天空,真是大自然的傑作,讓您捨不得離開您的眼光,直到天確已昏暗了,我才收拾球具,最後一個離開球場,但是那一份美卻令我難以忘懷;我想您也一定可以隨時的靜、停下來,來發覺、享受美好的事與物。

每個人的心念不一樣,對這莎婆世界的感受、體會與成就也就不一樣;我常對人說「Christchurch這Garden City真是漂亮,是我所參訪過世界上許多國家中,我認為是最漂亮的花園城市。」(其實依據統計資料,基督城居民是全世界中擁有公園綠地比率最多的城市)但是有些人不以為然。這是可理解的,因為我們的「心」(非性)不一樣,我們看的角度不一樣,我們思維的邏輯不一樣,故無所謂對或錯,只是我們用心不一樣,我們的感受、體會與成就也就不一樣,我們在基督城是否enjoy也不一樣,而我們感受到快樂或幸福與成就的強度也不一樣。也許人生的差別就在這裡,就在這一份心,就在我們是否「用心」 *1,就在我們是否「修心」了。



記得宋朝蘇東坡和佛印禪師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如往日一起參禪、打坐完畢時,蘇東坡突然心血來潮地對佛印禪師:

問道:禪師,禪師啊!剛才我打坐時,你看到我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你打坐時,我看到一尊佛。那我打坐時,你看到我像什麼?

蘇東坡說: 禪師啊!你打坐時,我看到一堆狗屎。

佛印禪師笑笑不說什麼,於是分手各自回家。

蘇東坡回到家,看到號稱才女的蘇小妹,便很高興的告訴蘇小妹

說道:小妹,小妹呀!今天我很高興,和佛印禪師一起參禪、打坐完畢時,禪師說我打坐時,像一尊佛。而他打坐時,我卻看到一堆狗屎。妳看看我的道行比他高。

蘇小妹回道:大哥,大哥啊!您錯了!你的道行那有他高呀,禪師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是佛,而大哥你心中有狗屎,所以看到的是狗屎!



所以心能轉境,心也隨境轉,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我們能不重新檢視我們的心,我們能不珍視我們每一個心念嗎?。



有形的心、無形的心與世界萬事萬物都隨時在變。想想您自己,假如您把從出生到現在的相片,拿出來仔細看一看,您一定發覺,不只「女大十八變」(嘿!是否醜小鴨變鳳凰?),不,簡直千變萬化!但您的念頭、您的心,一定變化更快,一個念頭,一個世界,不是嗎?從近的而言,您移民到紐西蘭,從想來、到來及定居,您經過了千千萬萬的念頭,千千萬萬的心路歷程,對吧!不只如此,您的心仍然在變,因為您的念頭仍轉過不停,師兄姐啊!您的念頭什麼時後才會休息呀?那一個念頭,才是真正的您呀!? *1



其次來談談性:

也許您會問,心既然是善變的,是隨著念頭的轉變而轉變的,究竟在這善變心的後面,是否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存在?*1

有的,確實是有的,君不聞儒家云「修心養性」、佛家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心與性是一體的兩面,性是心的本體,而心是性的作用」,有其搭配在一起,我們才可以看到世界的萬事萬物,也就是世界的表相(假相),而這假相更是隨時空的轉移而變化,沒有一項是永恒不變的,但我們卻執著這些假相是永恆不變的,而緊抓著不放(永恆不變的愛情、長生不老的人?),於是我們無法作到「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悟得透」時,煩惱於是產生(秦始皇也不用派徐福到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老的仙藥了);舊的煩惱不去,新的煩惱又來,糾結在一起,我們怎會快樂呢? *1



何謂本性?儒家大學一書中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書亦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家老子道德經也說「道可道,非常道 」;而佛家也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從這些中可看出所謂的明德、天命、性、道,都是指本性,如您能明明德、能知天命(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能率性、能修心、能明心時,則能見性,能成聖、能得道與能成佛。能明心見性,則心是清明無瑕的,裡面沒有欲望、沒有煩惱,沒有貪、瞋、癡,比「白雲的故鄉」更皎潔,更無絲毫瑕疵;移民到紐西蘭後的中秋節,不知您是否真的感覺到「外國的月亮比台灣更圓、更明亮」,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兒,您是否注意到了,當片片白雲飄到明月下時,月姑娘頓成為「猶報琵琶半遮面」,真是欲拒還羞;惟當清風徐徐將徐志摩(我是一片雲)的「一片雲」吹走時,無私的月光灑滿大地;心如白雲,隨時變化,而性如中秋節的月亮,是永恆不變的(修行就是修心,就是把我們性上的那一片雲移走)。故能明心則能見性,端在個人的修持了。*1



談到心性,我就一直很喜歡印度波斯匿王的一個故事----「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 *1

當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時,波斯匿王前往聽法,有一天,當佛講到「人善變的心的背後都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時。他不明白,百思不解,於是就趁下一次佛陀說法完畢時,即趨前,

問道:釋尊!您說「人的變化心的背後都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我不明白,請您為我解說。

佛很慈悲的問:國王呀!你今年幾歲?

國王說: 釋尊!我今年62歲。

佛問:國王呀!你是否看過恆河?

國王說:當然看過,第一次是三歲時,第二次最近,即六十二歲時。

佛問:國王呀!你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

國王說:…………………….。

各位師兄姐啊,您說「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



前面我談過,心是性的作用,是會變化的;而性是心的本體,是永恆不變的。故在近六十年時間,恆河當隨著時空的變化,而縮減或擴大河道,或增加了人為的設施,水量增加或減少了,甚至面目全非,一如波斯匿王或我們近六十年身、心的變化難於數計,但都是起於本體(性)的作用;三歲時的波斯匿王與六十二歲時的波斯匿王,也一定面目全非,但「能看的心」的本體---「性」,確仍祇有一個,是永恆不變的。*1

各位鄉親,您對「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的答案,究竟是一個或兩個甚或多個?如您的答案是兩個以上時,請您回家後再「用心」的思考(請先想一想,究竟要用那一個心來思考?)。*1



再次來談談修行,修行就是修心:

在這工商業高度發展,資訊掛帥,已是千禧年之際,因繁碌、高度壓力與緊張生活衝擊下,為尋求心靈安寧的人愈來愈多(心理諮詢業與精神科醫師生意愈來愈好,WHY?)修行的人,不管有形、無形的修道的人愈來愈多,但不管是儒、釋、道或一般人,多數在家修,少數出家修,但修行最重要的要切中標的,且時時刻刻保持心頭的一份澄徹與寧靜,最近看到一首偈*1: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只看各人修不修。

佛在那裡,佛不在大雄寶殿,不在佛案上,不在佛龕中,也不在玻璃相框中,佛在我們心中。佛經中常說:「即心是佛」,又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六祖壇經中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凡夫與佛的差別就在一念間,煩惱與究竟與幸福、快樂也的差別就在一念間);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所以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行;而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的行、住、坐、臥中*1,故我要特別強調「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人誠可不必出家就能好好修行,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持、落實也在日常生活之行住坐臥中。各位師兄、師姐們!或許您研究過「維摩詰所說經」,不知您是否如我一樣,為維摩詰居士,化身千千萬,深入世界各角落,隨緣度化千千萬萬眾生而感佩。



修行、修心,有如修剪花木,在Christchurch,大家真是有福報,都有很大、很漂亮的花園,栽種極多的奇花異木,但要使花草美觀,要使樹木成材,要使花園美麗,就必須用心、用很多心思,來規劃與配置,種植與時時修剪、維護。各位師兄姐,我們多數生為凡人,就要修行--修正行為上的缺失*1,都要修心--修正心靈、不好的貪、瞋、癡念頭與八識田中種子的缺失;而最重要的是時時修、日日修,從日常生活中來修,使修行、修心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在行住坐臥中,隨時的修;修行更要解、行並重,理解之後要確實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修正我們思想行為上的、生活方式上的缺失。藉著修行的力量,淨化我們的心靈,圓滿我們的人格。果然能行為端正、心靈清淨,自然就智慧日增,煩惱日減了,則道業日成。所以修行,確如儒家的修養--修身養氣,以求學問、道德的日趨完美。*1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作到的,四無量心是其中的一種,慈、悲、喜、捨,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作起來簡單,從淺的作起,進而次第的深入,修行容易,又容易生活化。



為什麼修行就是修心呢?原來所謂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即我們生命活動的行為包刮身體的動作,口頭的語言,和心識的思想*7。這些都是可以當下即修,不分時間、空間,不論行住坐臥均可修。*1

我們行為有其慣性、且有其餘勢,此種慣性及餘勢的力量,這就是影響、支配我們未來行為的力量。人的一生,全被無形的力量(但卻是自己所造)所左右,即佛家所謂的「業」的力量(起惑、造業、感果),為業而努力,為業而辛勞,辛勞一生,最後再為業力牽引,在生死苦海中沉淪、輪迴。不是嗎?學業、職業、成家立業、發展事業,這不全是為業而努力?而這些業力卻掌握在我們手上,由心所現、由身所造。*1

現階段、現代人多數心靈空虛、無助,故算命的人生意愈來愈好(多),也許您算過命,您一定發覺,算過去的很準,而對未來的卻不準,何以故?*1

「命運」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當一個人來到這世界時,您由過去的累世業力,帶來了您的「命」,有人有福報,出生為富豪、達官顯要,如貴為連震東的兒子(又如前蔣緯國將軍可高唱「哥哥、爸爸真偉大!」,您呢?),有人出生即「天生麗質難自棄」而貴為「中國小姐」,一輩子享盡榮華、富貴;但有些人卻歹命,出生為「罔腰」、「罔市」、還要高唱「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您說老天是不是很不公平?但是您可曾用心想過,這些卻確是您自己創造的。*1

這就是人的「命」;有些人認命,但有些人不認命,請問您認命嗎?當然不認命,否則何須拼死拼活地勞碌一生,何須萬里迢迢跑到紐西蘭來;於是「運」產生,這就是現在您能由您自己掌控的後天之所作所為,善或惡?也就決定了人的「運」;所謂的「命運」是「命」加「運」而成,也就是「先天所生」(命)加「後天所為」(運);試想想,多數的算命的都算不準自己的未來,他怎能算到您自己所即將創造的運呢!若可,1998年台北某陳姓名星象家,就不會慘死在男友刀下了。*1

修行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後天的運,我們的未來,甚至來生,都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1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的衣服髒了,要常常換洗;我們的身體髒了,要天天沐浴。可是我們的心靈骯髒了、污染了,我們卻多數從不介意,也不計較,任由他骯髒下去,污染下去。我們看,滿街都是美容院,健身院,究多少人會想到要自已的心靈美化、要自已的心靈健康呢?*1



我們許多的煩惱,多為貪欲所引起,貪的範圍極為寬泛,它不僅指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而是包括著欲望、情愛,對權力的把持,對理念的執著。又多少人能看得破、放得下貪欲?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不就是為人性貪婪做的註腳*7?您看過「宰相劉羅鍋」、1998年台灣當紅的電視連續劇嗎?清朝乾隆的權相和珅,倚仗乾隆寵幸,聚斂天下財富。後來嘉慶皇帝登位,賜和珅死,清理他的財產,相當於國家多年的總預算,一個人如何能用完這麼多的錢呢?因為貪婪有如飲鹽水止喝,愈飲愈渴,愈渴愈飲,只有不停的聚歛下去*7。我於本年四月下旬赴中國大陸作處女遊時,還特別去北京參觀「恭王府的後花園」,也就是和珅所造的後花園,實極盡豪華之能事,也方能被中國指定為今日必到之國家旅遊點。故修行也首重去除心中的貪欲,*1落實地實踐慈、悲、喜、捨心。



參、慈悲喜捨的真義與日常落實修行方法

我們常說人之所以像人,是因為他有慈悲心、有慚愧心、有想要修行的心*3。因人有慈悲心,能慈悲喜捨,能看到苦,能修行而離苦得樂。慈悲心是世間的,是與眾生打成一片;佛法不離慈悲,但非留戀於慈悲或不捨於慈悲,因最後慈悲喜捨還是要捨、捨得澈澈底底*6。而慚愧心之慚就是覺得自己不夠慈悲;愧是從別人眼中感覺自己不夠慈悲,所以用別人的眼睛來看自己,感覺自己對人不夠慈悲、善良、對苦不夠承擔,這樣叫慚愧,有慚愧才會想要修行。所以慈悲心是一種動力,因為慈悲心會讓我們生起慚愧心,而慚愧心會讓我們生起想要修行的心*3。慚愧心,要由慈悲心來,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慚愧心;慚愧自己不能夠對人家好,對別人不夠柔軟,這樣才叫慚愧*3。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修菩薩道的基礎,慈悲喜捨也是修止觀的基礎,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修慈悲喜捨,要破我見﹙斷身見﹚是極度困難的。因身見最大的特徵,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這是我的,這不是我的,甚或「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經常在是我,不是我的見解、思考上作反應,有這樣的反應,就是沒有慈悲喜捨,就不可能斷身見﹙我見﹚。*3

慈悲喜捨是行菩薩道時所用的心,慈悲是眾生成佛的根基,也是諸佛菩薩出世間的原動力,菩薩在世間度生不離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修行者若要行菩薩道,就應該深入了解這四個字的意義及在日常中修習此四個心,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習與實踐後,由「有量」的慈悲喜捨心,逐漸步入「無量」的慈悲喜捨心*2。

修行的人,要修四無量心,但是這世間的人,卻正好相反---給自己快樂,給別人痛苦;別人快樂就不高興,只高興自己的快樂,而且捨不得。這是對自己的慈悲喜捨。即「慈」,只給自己快樂。「悲」,給別人痛苦。「喜」呢?我自己歡喜就好了。所謂「捨」,我那裡捨得給別人。這就是凡夫的慈悲喜捨。*7



慈悲是對外緣;捨是在加強內修的步驟。慈悲喜捨是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的橋樑*3。



慈悲喜捨包含了戒、定、慧。*3

戒、定、慧是修行三資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戒不只避免做一些讓我們不能歡喜、快樂的事,還要積極的去做一些讓彼此快樂的事,這種快樂不是一般人所說的那種短暫的快樂,而是會讓我們真的很歡喜,持久又安穩的快樂,行善、做好事,會讓我們快樂,會讓我們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做壞事我們會沒有歡喜心,頂多是竊喜說:對方被我害到了,這不義之財被我賺到了,但不能持久。因為您賺到了,還想再賺;您害了人家,您也會不安,因為別人也能害您,這個世間害人的心是很恐怖的。您有害人之心,就會與有害人之心的人在一起。一個有慈悲心的人,自然會與有慈悲心的人相吸。俗語說:物以類聚,這就是慈悲喜捨戒的意義,它很微妙的創造另一種清淨的世界。*3

  我們若不能慈悲喜捨,就不得不選擇(落入)貪、瞋、癡、慢、疑五毒中,心長駐在慈悲喜捨(就有所執著?),就不會有不安,修行要有定力,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有不安,心有不安就很難禪坐,如您白天沒有慈悲喜捨的心,晚上要禪坐就很困難,我們會想到我們怨恨別人,別人也在怨恨我們,一想到別人也在怨恨我們,您的心要靜下來,確實是很困難的。*3

  我們心若長住在充滿慈悲喜捨裏面,則禪坐時,心很平靜。更會感覺到冥冥中有護法神的保護。慈悲喜捨更是一種保護自己,在慈悲喜捨心下禪坐,容易有成就。*3



以下再引據大乘經論來釋慈悲喜捨心意與功效:

大乘菩薩以慈悲故不捨一切眾生,而諸大乘經論更以慈悲喜捨作為菩薩度化眾生之無量心行的代表*8:

大智度論云: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

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

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

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以上為釋慈悲喜捨意)

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

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

修喜心,為除眾生不悅樂故。

修捨心,為除眾生愛憎故。

(以上為釋修慈悲喜捨心之目的)

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捨心。”

(以上為釋慈悲喜捨意以慈為王,最後應生捨心)



又阿毗達磨俱舍論云:無量有四:一慈 ;二悲; 三喜; 四捨。

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此何故唯有四種?對治四種多行障故。

何謂四障?謂諸瞋害、不欣、慰欲、貪瞋,治此如次建立慈等。... 此四無量,行相別者:

云何當令諸有情類得如是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

云何當令諸有情類離如是苦?如是思惟,入悲等至。

諸有情類得樂離苦豈不快哉! 如走思惟,入喜等至。

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親怨。如是思惟,入捨等至。



又密宗道次第廣論:「次緣一切苦惱眾生,發悲心,願令離一切苦。發慈心,願令得一切樂。發喜心,願令享成佛之樂。發捨心,願令證無上大般涅槃。」*7

 

行者修慈悲喜捨四心,除了自修自證,慈悲喜捨四心必須關聯著無量眾生而修習,方能引無量福德果報,故慈悲喜捨四心特稱為「四無量心」。諸佛菩薩之慈悲心行是無量的,對一切眾生更有無量的慈悲喜捨心行*8,其無量的慈悲喜捨心行之一發心乃是依據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之理即佛而來,智者《觀音玄義》解釋觀世音菩薩之「慈悲心行」時云*8:

“..慈悲者,良由觀音之人,觀於實相普門之法,達於非人非法實相之理。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故《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理圓足無有缺減,云何眾生理具情迷,顛倒苦惱?既觀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與樂,是故明慈悲也。”

觀世音菩薩是大乘經論中大慈大悲的象徵,而其所以如此慈悲,乃基於如實觀察眾生,知眾生具足成佛的可能性,實是與佛無二無別,所謂「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與佛的差別,只在於眾生本性被愚癡無明所覆蓋,故不能如實照見諸法實相中道之理,虛妄顛倒故生煩惱,正因為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不自知,所以菩薩才愍傷愛念不已。由此可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實是菩薩興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重要依據*8。

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又是如何具體呈顯呢*8?在《大般涅槃經》明白指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必依三緣而發,經云:

「…善男子 ! 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慈有三緣:一綠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

….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法緣者,緣諸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

…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法亦如是,以是義故,緣如來者,名曰無緣。)

…菩薩摩訶薩四無量心,能為一切諸善根本。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若不得見貧窮眾生無緣生慈;若不生慈則不能起惠施心;以施因緣令諸眾生得安隱樂,所謂食飯車乘衣服香花床臥舍宅燈明,如是施時心無繫縛不生貪著,必定迴向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緣生慈,同體大悲)



可見菩薩修四無量心乃是一切諸善根本,而要能如實修習四無量心,必須以眾生與法為緣;雖緣於眾生與法而修,然依無上正等正覺如實觀照一切法與眾生,最終實無一法或一眾生可定著,故曰「無緣」,即 《觀無量壽經》 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之義。亦即雖緣於一切眾生而有所施善,但若其心無所繫縛而不生著(捨也),自能隨一切眾生之機感而自在應化,既為自在應化,實是化無化相,亦不可謂定有眾生可度,亦不可謂定有菩薩施救度之事,如此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行*8。



應如何確實實踐慈悲喜捨心行,發真正的大慈大悲心,問題在於不能實踐大喜、大捨,只是空喊大慈、大悲無用;而要能大喜、大捨,則須依「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具體實踐才行。*8

《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 明白指出大乘菩薩緣一切眾生所修之慈悲喜捨乃是無量無邊,經云 :

「菩薩修慈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之慈無量無邊,是修慈者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菩薩修慈發心普覆。

舍利弗! 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慈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覆者。

舍利弗! 如眾生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有有窮盡。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菩薩修慈亦不可盡,是謂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盡。……夫修慈者,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捨己樂與他眾生。聲聞修慈齊為己身,菩薩之慈悉為一切無量眾生。

舍利弗! 夫修慈者能度諸流,慈所及處有緣眾生、又有緣於法、又無所緣。緣眾生者初發心也;緣法緣者已習行也;緣無緣者得深法忍也。

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亦不可盡。…菩薩摩訶薩修行於喜亦不可盡。…菩薩摩訶薩修行於捨亦不可盡。…菩薩以慈悲喜捨故,欲令一切眾生究竟離苦得樂。」



菩薩具足菩提正智與慈悲,故能勤修無盡法門而不取證,亦能隨緣教化眾生而不為生死所困;因此,依菩薩之慈悲誓願必含「眾生無邊誓願度」,而推其極,則有「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之弘誓出現。*8

又菩薩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更是悲智雙運,隨緣任運。以其智故能證悟涅槃;以其悲故不捨眾生。若菩薩逕自取證空無相三昧而得沙門果道,即不能再隨緣度化眾生,因此,菩薩為了輪迥生死苦海的眾生寧願誓不成佛,示有結惑以方便度化眾生,故「留惑潤生」。*8

大乘菩薩因為慈悲愍念眾生,修行過程中,若斷一切煩惱結惑,即斷受後有之一切因緣,如此如何能方便教化利益一切眾生?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強調諸佛菩薩不久住涅槃三昧之中,亦是諸佛菩薩慈悲愍念一切眾生之必然推擴,經云:

「是諸如來,有二種法,於三昧中,不復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與眾生樂;依大悲故,拔眾生苦。以是二法,於無數劫熏其心,而成正覺。世間眾生,多諸苦惱,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三昧起,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告諸大眾,無求一切人天福樂,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8

又《大智度論》有關大慈大悲與小慈小悲之分別,更能具體地彰顯諸佛菩薩不捨世間眾生之慈悲心行,論云: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問曰:…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

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復次﹐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愍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念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愍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復次, 凡夫人、聲聞、辟支佛、菩薩慈悲名為小,諸佛慈悲乃名為大。

復次,大慈從大人心中生,十力、 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惡道大苦,能與三種大樂,天樂、人樂、涅槃樂。

復次,是大慈遍滿十方三世眾生,乃至昆蟲,慈徹骨髓,心不拾離。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墮三惡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脫苦已,以五所欲樂、禪定樂、世間最上樂,自恣與之,皆令滿足,比佛慈悲,千萬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間樂,欺誑不實,不離生死故。……

問曰:若爾者,何以故但說慈悲為大?

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所苦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



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諸佛菩薩正因大慈悲力,故不早入涅槃取證;雖于生死中,心不厭沒。正因「大慈遍滿十方三世眾生,乃至昆蟲,慈徹骨髓,心不捨離」,自然不忍有任何一眾生尚未得度;既然不忍,遂發誓願度盡一切眾生。*8

故肯定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成佛」大前提下,諸佛菩薩因不忍眾生浮沈苦海,流轉生死,故以大悲心興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兩大誓願,如此才能拔眾生苦;又以大慈心興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弘願,以期能以種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使其離一切苦得究竟樂。而此救度眾生之廣大誓願充其極,則可能出現「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之悲願,不忍亦不捨任一眾生之故。*8

無量心必須由本心起用才會發生,一般人要修習適當的「智慧觀」,來改造內心,擴大有量的慈悲喜捨到接近無量的慈悲喜捨。我們以「報恩觀」修慈悲心。以「緣起性空」及「諸法如幻」的慧觀,觀宇宙人生之生機與奧妙,由此修習喜心。以「無常觀」及「慈悲觀」修習捨心。*2



一、慈的真意與修習

(一) 慈的真意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

慈是仁慈、慈祥之意*2,是見人苦,想幫助他*6,是給眾生快樂,要給眾生快樂,大家一起快樂,不要讓人家傷心*7,也是「滿足眾生的願望」,若深入了解可知慈不是第八識內所有的,慈是第六識名色內的東西,它是由第八識中喜與愛兩類種子所合成*2。因此,慈應該具有喜與愛兩種性質,若一個人神色上看起來使人產生歡喜而且又很有愛心的樣子,我們會覺得他是個很「慈祥可親」「慈顏善目」或慈愛的人*2;慈的內涵包括愛意、訶護、寬容、原諒和仁慈等,若人具有這些特質,也就是內心有這些「善」的名色,我們可以說此人具有「慈心」。在菩薩道上,它的意義是「給樂」*2。慈悲心有兩面,一是積極面:《中阿含》「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蝗蟲。」《長阿含》「慈愍有四事︰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代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另一是消極面:《長阿含》講「六不退法」的前三法時說︰「一者身常行慈,不害眾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懷惡損。」*8



「慈無量」能幫助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快樂。*9

   有慈心的人大都心胸寬大,在生活態度上也較樂觀。一個行菩薩道的人由於有「願力」的關係,願意以這種慈心的態度對待他人,就像一個慈祥的老母親對待他的兒子一樣,她永遠訶護自己兒子,關切照顧他到無微不至,兒子的一切錯誤她都能無條件的原諒,兒子想要什麼她就儘量滿足他而無怨言,老母親看她兒子時,永遠都是一張充滿慈祥的臉,這就是所說「慈是給樂」的意義*2。



慈啊!就像大地,它有一種承擔,願意去承擔彼此的苦,眾生的苦。如我們遇到苦,就深深的吸一口氣,把苦吸進去,配合呼吸把苦吸進去,去感覺那個苦是什麼,已經是苦了,就不要再增加那個苦,而幫忙承擔,這就是慈,肯去承擔,所以我們的心會清靜,心很清靜就會和禪定的三禪相應*3。

 

把注意力都放在慈,「苦總要有人承擔」,你會轉念,他今日之所以對我不好,是因為他感覺世間對他不好。今天剛好讓我們遇到,我們要去承擔世間對他不好的苦。當這個承擔的注意力跑出來的時候,心就這樣靜下來、收攝於清靜,我們的心會很清靜無染*3。

  無論眾生有什麼苦,我們都會願意幫忙承擔,無論別人對我多不好,我們都能夠承擔,都能夠去看到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很苦,他不快樂,他感覺世間對他不夠好。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幫忙承擔,讓他覺得這個世間,還有人願意幫忙承擔他的苦。還有人不因為這樣,而對他不好,這是慈作意。這個慈作意能引發心地的清靜、收攝,類似三禪的定力*3。



到處可見之彌勒菩薩就是「無量大慈」的代表,在坊間彌勒菩薩的畫像是挺著大肚子,方面大耳,看起來極為慈祥愉快,有的畫像背上還爬滿小孩子,個個皆歡歡喜喜,一幅充滿和樂與自在的畫面,這就是「慈」的真義,各位若能多用心去體會這種畫面就能了知菩薩的「慈心」*2。我常對朋友說:作人要像彌勒菩薩一樣「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長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



(二) 慈的修習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大家熟悉、朗朗上口的「遊子吟」,顯示的是慈母的愛心;孔聖人之「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更顯示「大愛」;其一輩子倡行「仁道」,就是將大愛推展到全國、推展到天下;在我們的社會裡「嚴父慈母」,一直是歌頌天下偉大母親們對子女,無私、無求的真愛,所以世界有母親節;而我習俗有農曆七月的中元普度及盂籃盆會,以無私、無分別心的普度眾生與孤墳野鬼,期他們免再受飢渴與苦楚,早日超脫苦海,這些都是我們慈心、悲心的表現。



愛自己孩子、親人是慈,但只是小慈,能真正、澈底作到無私、無求的真愛雖也不簡單,但卻是最起碼的要求;這些大家都作得很好(很落實?),不管奶媽、奶爸或奶爸媽都一樣,故我不再多說。茲僅就修無量大慈依據前賢所述,介紹如次:   

實修慈心(悲喜捨心亦然)觀想過程如下*14:

1.最初,先對自己修慈,默念思維「我要快樂、幸福、成佛,不受苦」或「保持我自己無怨、無害、無惱、有樂」;暫時先避免對六種人(即不愛的人、敬愛的人、無關係的人、敵人、死人)修慈。*14

2.對值得敬愛的人修慈,以引發、強化自己的慈心。如對可敬愛的父母、師長,隨念他們令人喜愛的愛語,慈祥教導,身教言教,戒德定德慧德。*14

3.對一切人修慈,次第對自己、值得敬愛的人、極愛的人、無關係的人、怨敵,乃至無限量地遍滿一切。*14

4. 對怨敵修慈:但是,對宿仇修慈時還會引發瞋心,須先回來安住在慈心,再對怨敵修慈。若仍無法柔軟、慈愛怨敵,可作如下的思維-只有笨的人才因為他人的忿怒而生氣;我又不是他的什麼人,何必因為別人的忿怒而影響心情快樂與幸福;若對敵人忿怒,只是造成二度傷害。或只看敵人的優點,避其缺點。或反問自己,我是對他的頭髮生氣嗎?對其牙、爪、毛生氣嗎?乃至是對其五蘊生氣嗎?事實上,沒有可生氣的對象。*14

5.修平等慈:破除對自己、值得敬愛的人、無關心的人、敵人的界限,平等修慈*14,進而擴及到螻蟻等無量無邊眾生。

修慈的功德種種功德,對自己而言有安眠,安樂而寤,不作惡夢、作吉祥的夢,受人敬愛,受非人敬愛,諸天守護,不受火燒或中毒或刀傷,禪坐時能迅速得定,容顏光彩,臨命終不昏沉、善終,死後生於梵天*14或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永享極樂;對眾生而言,當令諸有情類得大樂。

二、悲的真意與修習

(一) 悲的真意與修習

「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

悲是令人痛苦、不喜歡的感覺*2,是見人苦,心不忍*6;是「拔苦」,也就是消除、解除眾生的痛苦*2、*7;悲是同情心,在心態上願意幫忙他人離苦*14。悲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它也是第六識名色中的東西,悲是第八識中「苦」與「厭」兩類種子所構成。因此,悲的性質包括痛苦、難過與不喜歡的複雜感覺,一般我們比較能體會的是悲痛,例如當失去所愛的人時悲痛;在菩薩道上,它的意義是「拔苦」;維摩詰所說經云: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2。「悲無量」,是看到眾生有苦,幫助他離開苦難*9。

與悲心有關的涵意包括「不忍」、「不捨」、「疼惜」等各種意識心。在照顧癌症病童的母親中,我們常可以發現這種悲心的存在。能體會到別人的痛苦而自心感到難過,這是悲心最簡單的表現,若一個人對別人的苦難毫不關心,甚至幸災樂禍,這種人就談不上修悲心了*2;悲,也不單悲傷之意,在佛家來說,佛所講的悲心,範圍非常大,包括看到對方的我慢、看到對方的猜疑心、嫉妒心很重、很偏激,都可以看到他的苦,照樣可以「將心比心」,進入他的心去感受。即使看到他對我們不好,我們仍然看到他的不快樂,一個人如果快樂,就不會對人不好。看到他的不快樂,我不會再計較;看到他的苦,我願意承擔,願意承擔才叫「悲」*3。所以悲心就是我們真的可以將心比心,就是我們無法看見別人在受苦而心不苦*3。悲是平等看待眾生的意思*13。

當我們常常將心比心去看、去體會、去體悟別人的苦、眾生的苦,會發現自己的苦真是微不足道,對自己的苦更有承擔的能耐。如果不去看對方的苦,只看對方造成我的苦,自己的苦會更增加*6。苦有四苦、八苦,就拿最根本的生、老、病、死四苦,都是不能逃避的,必須確確實實去面對、設法去離開它。

悲心像水,能讓我們心地廣大,無礙無分;亦即是看到親人、朋友、同修與眾生的苦,就像是自己在受苦一樣,看到自己的苦,也等於看到眾生的苦一樣,當我們在受苦時,我們很難讓別人快樂,我們看到別人受苦時,我們也很難歡喜,所以我們很難分別說,這是你的苦,我的苦。我的苦就是眾生的苦,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世間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是世間的痛苦、不分啊!*3

看到世間的苦時,就感覺苦不分彼此,心就會開闊起來,心地就會變大,就會有一種什麼都無礙的感覺(心經:心無罣愛,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一直去注意苦不分彼此。你的苦我見到了,我不能沒有感覺;我的苦別人見到了也很難沒有感覺。我們若不能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笑,別人若不能微笑,我們見到了也很難微笑,這世間的苦都在互相迥向。面對苦,我們會有一種悲心升上來,不會想要再去增加彼此的苦*3。

在諸佛菩薩當中,觀世音菩薩是無量大悲的代表*2,菩薩的甘露遍灑宇宙各角落,不論眾生是什麼種類或在什麼地方,只要那裡有苦難,菩薩的甘露就隨著受難者求救的聲音而到那裡*2。(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眾生音聲,前往救苦救難,中國習俗—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

(三) 悲的修習

人的心情不是貪、瞋、癡,就是慈悲喜捨,你選擇讓自己駐留在那一個?看到對方的無明、貪、瞋、癡苦,可以覺得他好笑、幼稚、笨而生瞋,但也可以生生悲,你選擇那一個?你有沒有選擇的餘地?能知對方比自己苦,就是悲,悲心不比瞋心好受嗎?何必讓自己非瞋不可?*3

不間斷的體會,世間就是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輪迴,生起一個「六道眾生輪迴苦難相」,完全的將心比心,「要我是他,我也會跟他一模樣」,真正瞭解他,就是完全接受他的身、口、意,能這樣,才是瞭解他、接受他,方能靈活地進入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學習去承擔每個人內心的苦。*3

不間斷的問自己:每天從早到晚、從醒到睡,我們是在選擇離苦﹙寂靜對待﹚?還是避苦﹙不寂靜對待﹚?*3



悲心就是一直去看苦,看自己的苦、看世間的苦、看見眾生沒有選擇的苦、看見眾生以五蘊(色、受、想、行、識)為「我、我所」、種種欲望衝突的苦,一直去看,一直去感覺、體悟,感覺、體悟到眼淚都掉下來了。*3

把整個人都泡在苦海無邊裡,泡在對苦的理解裡,事實上你我都在苦海裡,都在世間的種種欠缺裡,看到苦無法分彼此。*3

慈悲心的串連可以加持與治療一切相關的人,讓別人跟著慈悲,一如波夏在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一書所說的︰慈悲是不會損傷人的,它像自天上而降溫煦的雨,落在地面上;它是雙倍的祝福;慈悲祝福施予的人,也祝福接受的人。*13

慈悲永遠是一顆如意寶珠,它對人的心情具有光芒四射的療效。*13

假如你有十個所愛的人,九個人都很快樂,只要有一個人不快樂,你就很難快樂。地球上有六十億人口,有三十億人過得很好,但有二十億人都過得很苦,你知道的話,你能不苦嗎?你要不苦只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冷漠,第二種是慈悲,第三種是涅槃。但若冷漠,冷漠本身就是苦,你若慈悲,除非是進入慈悲三昧,那個苦才會過濾掉,但是慈悲三昧也是無常,那個無常也是苦,所以要不苦,只有涅槃,否則世間就是苦。*3

世間確確實實有幾十億人在受苦,我們會不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我們知道卻認為那跟我沒有關係,非洲人受苦跟我沒有關係、中南美洲人受苦跟我沒有關係、別人受苦跟我沒有關係,「跟我沒有關係」那就是「身見」,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冷漠、就是分別心,這個冷漠、分別心就是苦。*3

事實上,你越不能感覺到世間的苦,你就越會隨著自己的苦而轉,當你越能感覺到世間的苦,反而你離繫的力量越強,這就是「習苦生信」,因為你常常泡在苦海裡、常常泡在眾生的苦難裡,常常取眾生苦難相、常常覺得眾生的苦難跟我分不開,那樣的一種取相,就是在破我們的身見*3,即破以自己為第一的知覺。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破身見,眾生身見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苦不是你的苦,經常在「我、我所」的思維上做反應,這就是身見。*3

我們要破身見,不要從見解入手,你分析無我、無我所;分析五蘊非我、非我所,都不如直接從你的覺受下手,直接去感受面對一個人的苦難,你能否無動於衷?我們直接來觀想眾生的苦難,我們來思維,這個思維是要去感受的,它不是很難。*3

當你感受到的時候,每一個眾生的苦就是你的苦。破身見的時候,就是每一個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我的苦就是眾生的苦。看人在受苦,我們的心很難笑、很難不感受到苦;我們若不能微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笑、很難不感受到苦,這就是世間苦,都在互相迴向。*3

所以,悲心就是在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觸境(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當下有沒有苦?最根本、最內在的是看自己有沒有苦?再看出去對方有沒有苦?整個注意力都是在看苦,和苦的消失。



比如講一句話,心起作意:「這句話跟離苦有什麼關係?」又比如聽一個人講一些很無聊的話,此時作意:「這已經是苦了」,故不要再說:「你講這個好無聊」,這樣想就造成對立、也是世間粗俗的反應,自己也起了好惡心,心無法收攝,就造成「苦上加苦」*3,我們應用柔軟語對之,眾皆大歡喜。

我們能觀到苦,就有一種「不忍之心」*3、「惻隱之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在佛家而言稱「苦能軟堅」,苦能軟化我們的執著(我執與法執),讓我們那種沒有彈性的個性活潑起來,讓我們面對境界時,心念流暢、能夠迴轉,不會停滯在一個角度看事情。*3

所以從現在起,有人對你傲慢、有人對你猜疑、有人排斥你、攻擊你、不喜歡你、和你對立,你看到的是什麼?你是看到對方的苦,也看到自己不能安住的苦,這樣的苦,已經夠了,你就安住在那裡,不忍再增加一絲一毫,這就是「見苦即收」,就是「悲心湧現」。*3

悲心的好處,對自己而言,是讓我們的心常常處在一種看到自己的苦、看到別人的苦,感受到苦是不分彼此的。看到只要有苦,我怎麼去避,那個苦還是在那裡,苦是不能避的,苦只能離啊(離苦得樂)!離與避最大的不同是,離來自於自己能安住當下、內心平靜,轉到一種積極的,想要做一些事來減少世間苦。不但消極的不增加,更積極的想要幫助,這就是佛家講的「離苦」。*3

佛家講的悲心,就是這樣一種見到眾生苦,內心惻隱悸動、感同身受、完完全全的接受,卻沒有傷悲,沒有那一種悲傷、挫折、沮喪、憂愁。所有的悲傷、挫折、沮喪、憂愁,常常都是與自我有關,因為在感受的當下,如果沒有住在過去、沒有住在未來的話(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不會生出悲傷、挫折、沮喪、憂愁的,因為這一些都與比較有關,都有一種人我比較的成分。*3

悲心只是很單純的看到「苦」是來自貪瞋癡慢疑的不消化,看到每個人都是做不了主的「境」,去體會「我」不是人,「我」只是一個境界。心苦是因境﹙相﹚苦,境﹙相﹚若不苦,心也不會苦。離境不是避苦,是轉相,背後原動力是慈悲心,看到自己的苦與世間互相迴向,心生不忍。*3

對待自己好像對待過去五蘊已滅的再生人,這個「再生人」從零歲開始,從誰也不認識誰開始,這是一個歷「劫」歸來卻歷久彌新的五蘊,對此五蘊唯一的認識是「他還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繫,還是我慢熾盛,經不起五蓋誘惑」,你如何給他由衷的「建議」「提醒」,幫助他少苦少依。*3

然後做到待人如己,由衷地站在對方立場與處境,去「設想」對方可以少依少苦、離依離苦的因緣,在體會對方因緣困難的同時,也看到法界的無所不在,看到真的有法肚﹙度﹚,只要肯「界相聚」﹙廣結善緣、深結出世緣﹚,只要肯放下、放鬆,一定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打從內心最深處願意無條件、無所求地「協助」走向離苦、離依之道。*3



各為師兄姊!我們在基督城實在已過快樂了,但願我們能從現在起,更將心比心去看、去體會、去體悟我們的親人、鄉親以及無盡眾生的苦,以大悲心與眾生永「離苦得樂」。

三、喜的真意與修習

(一) 喜的真意

「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眾生不悅樂故。」

喜的意義是歡喜或欣喜*2,是見人的苦減少,自己的苦減少,所生的喜悅*6,也是歡喜心;是歡歡喜喜的去做,大家共享那種歡喜 *7;喜是分享快樂,贊嘆他人的功德*14。在菩薩道上,它的意義是「隨喜」*2。維摩詰所說經:「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不要依自己的好惡,只要看到他各得其所,即喜----隨喜。隨喜不是認同、讚嘆,只是接受現狀,接受無常、苦、無我,接受世間有諍,可意、不可 意都只是相,能單純、無所求的取角尋思,正知當下,就自然喜上眉梢, 微微一笑。喜則輕安,因為放下了貪瞋癡慢疑的負荷。捨時,因安住於呼吸而得到喜樂*6。

喜是看到自己能慈悲,能看到對方的苦,能夠幫得上忙,能看到自己煩惱執取的減少,對方煩惱執取的減少,能放下多欲,能於當下的受用滿足,所以才有喜。當能由貪瞋癡轉為慈悲時,對自己有了信心,不後悔,自然生喜;當慈悲起不來時,能不逞強,而離境的捨。捨,在此不是永遠的,只是暫時退出來、靜下來,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蘊釀更多的慈悲,慈悲永遠是不夠的。*6

如果喜中有我慢,則即捨。慈悲時,覺得自己比別人慈悲,有我慢;覺得比以前慈悲,也有一點我慢;慈悲只是慈悲,只是自然的感情,不宜生出「我是、我在、我能」慈悲的感受。*6



「喜無量心」,「喜」的是別人離苦得樂,看到眾生離苦得樂,歡喜心油然而生,不會嫉妒瞋恨;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就快樂,這個心量就大,就真實。凡夫心看到別人離苦得樂,往往嫉妒、瞋恨、不平,那就錯了*9。喜釋「隨喜」,也就是看他人有成就或有功德時自己也心生歡喜,隨喜的反面就是嫉妒他人的成就。喜本身是第八識的一類種子,第六識喜的名色乃累積第八識喜的種子而成*2。

  對某些事物若和順自己的心意就心生歡喜,這是「自心喜」,這種感覺我們經常會碰到。若見到他人快樂歡喜而自己也隨著快樂歡喜,這是「隨心喜」,這種感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發生,假如自己兒子聯考放榜時金榜題名,兒子滿心歡喜,做父母的也隨著高興,這就是一種隨心喜。*2

菩薩道的修行者因有願要利樂眾生,要成就眾生,因此對眾生之成就皆心生歡喜與讚嘆,甚而參與其事,這有鼓勵眾生成就善業功德的作用,一個菩薩之所以產生這種「隨心喜」,主要是源於「眾生同體」的智慧,眾生的歡喜,也就是菩薩的歡喜,《維摩詰經》上說「眾生病,菩薩也病」這也是「眾生同體」的結果。*2

喜,可以解說為歡喜。打開心扉,讓歡喜心自然流露出來,一如佛家法門中的「施受法」︰當你發覺遇上瓶頸時,施受法可以開放你去接納別人的痛苦;當你發現心被堵塞時,它可以摧毀那些堵塞的力量,讓人生歡喜自在。*13



喜心作意:注意力若能放在喜作意,就沒有怨、嫌棄,對事情能夠靈活取角。看事情的角度,會想說,遇到好的事情不敢得意忘形,因為我們知道那是一種無常。遇到不好的事情,對我們也是一種考驗,而且覺得這個不好也是世間整個的現象。我們住在這世間,就要去承擔接受,從不好的境界當中,我們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這就是喜心作意,喜心作意就能觸到無色界的識無邊處;識無邊處就是,真的感覺心不分你我,那個時候就能進入,無色界的識無邊處,心開了,識就無邊*3。

喜就是你要很堅定的做下去,同樣的月亮、星星、雲彩,每個人所欣賞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同樣的境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展現,看彩虹,要站好角度,才能看得到它;每一個境界裏面,都有一道彩虹在裏面,那叫喜心作意。靈活取角度,你沒有辦法更好,現在就是最好。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這樣堅定做下去就是喜心作意*3。

 一個人之所以不會微笑,是因為他覺得世間欠他。一個人能不能微笑很重要。遠山含笑,我們笑,境界跟著我們笑,我們不笑,境界也跟著我們不笑;我們笑,世間跟著我們笑。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諒青山見我亦如是」*3。

  目鍵連尊者,看到地獄道的眾生肚破腸流,仍然能微笑,這是一種最寂靜、最輕鬆的心情迥向。境界已經夠糟糕了,我們要以最寂靜、最自然的心來迥向。如同慈悲也是一種最自然的流露,因為你沒有辦法看到別人在受苦時,你沒有感覺*3。

(二) 喜的修習

我們的生活觀裏,您如果能隨時保持一顆「歡喜心」、一顆「隨喜心」,您一定會很歡喜、很快樂、很幸福。*1

我們日日、時時碰到問題(自己、親人、眾生的),您是否能真正的去「面對它、處理它、解決它、接受它」。*1

我們每天都要上班、上課或作家事、教育、引導子女,在台灣我們還有許多推不掉的應酬,有個小笑話說,某個周日下午,小明請爸爸晚上帶他上館子吃晚餐;爸爸說:「今晚,我有應酬,改天好嗎?」小明問:「什麼叫應酬?」,爸爸說:「應酬就是你不想去又不得不去作的事。」第二天早上,小明背起書包說:「爸爸、媽媽再見,我應酬去了!」哈,一笑。親愛的鄉親們,當新的一天到來,請問您是用歡喜的心來快樂的面對,還是用應酬心痛苦的去面對? *1

其實,用歡喜心或用痛苦心面對這新的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也都是要面對的,您無法逃避。但用歡喜心或用痛苦心面對這新的一天的結果一定迥然不同,不是嗎?快樂、幸福更是用心來感覺的,您如用快樂、幸福的心來感覺,您一定覺得很快樂、幸福;您如用痛苦、無聊的心來感覺,您一定覺得很痛苦、無聊。*1

您確可以全然的投入社會、走出您的家庭,用歡喜心、平常心來面對一切,您更可以用歡喜心、平常心來交朋友、選擇您的朋友;您可以用歡喜心、平常心來和孩子作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威權式的父母,您不再把自己過去作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們超越自己,您能和孩子一起學習一切、和他們一起成長、和他們分享與面對一切歡樂、痛苦與不順。*1

與其免不了痛苦做事,何不給自己歡喜的工作呢?以歡喜心做事情,就能做得好,而且身心快樂;做事情心不甘、情不願,不但做不好自己也苦惱,何必如此自尋苦惱呢?既然一定要做,那何不用個歡喜心做呢?大家都開心不很好嗎?*1

我們每個人都想快樂的工作、修行,在家庭、在社會工作上,不管人家分配您什麼事,你都歡喜接受「哇!我分到這事真是好光榮,人家看得起我,我又有學習、磨鍊、奉獻服務的機會了」就會很快樂;如果你老是想「為什麼派這事給我,怎麼不叫別人做?」那你一天到晚苦悶,常為工作煩死!要不就是工作把你累死!*1

所以,我們每新的一天、或碰到問題,我們一定要真正的用歡喜心、平常心去「面對它、處理它、解決它、接受它」;切忌用逃避或得過且過的心來處理一切事,因為這樣您一天才會歡歡喜喜。*1

用歡喜心來面對新的一天,用歡喜心來面對一切到來的人、事、物,您的一天將充滿歡喜,絕不會帶著「後悔」或「不快」上床,進入夢鄉。



四、捨的真意與修習

(一) 捨的真意

捨名捨三種心(慈、悲、喜心也),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捨心,為除眾生愛憎故。

捨的意義是捨棄或厭捨*2;是對想慈悲的情境,保持距離,使自己的止觀做得更好,讓六根再收攝一次*6;捨,是平等無分別的,全部的施捨*7;是放下自己的不夠慈悲,放下貪瞋、慳吝,放下過猶不及的激情、冷漠、急躁;甚至對「捨」本身,也不喜、不著、不住、不取*6;「捨」是所有的時間、生命全部的捨棄,(當中還包含無分別心!平等心!)這樣子的捨無量。在菩薩道上,也意為「怨親等捨」*2;捨,是對已起的慈、悲、喜心能捨,而且捨得澈澈底底,且連應捨的心也捨,即一點執著的念頭也沒有,就是歇即菩提。維摩詰所說經「何謂為捨?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唯有如實的觀察眾生隨緣聚散起滅、如幻如化,而不心生住著,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種心行方能真正成就圓滿而究竟之無量義:雖緣無量眾生,而實不住著於任一眾生。修捨就是修放下,如如不動*14。

捨是第六識名色內的東西,它是由第八識中「厭」的種子所組成,因此捨心含有不喜歡而丟棄的心,也就是「厭捨」的意思*2。

捨,是包容一切,毫無偏見的觀點,是慈悲、法喜的起點與基礎,把快樂、幸福、安詳給予人們,證悟心性,究竟解脫。如史提芬,雷溫( Stephen Levine )所言︰「當你的恐懼,碰上別人的痛苦時,它就變成憐憫;當你的愛心碰上別人的痛苦時,它就變成慈悲。」*13

慈悲喜,都是情緒,都是欲;連慈悲也不執著。慈悲時能看到自己的有餘;面對眾生而不能慈悲喜,即捨。捨即離境*6。



慈悲喜捨的第一個條件或作意是「我們有沒有選擇?是選擇慈悲喜捨或貪瞋癡慢疑?」如兩邊都不選擇,即稱之為離境,或勉強稱為「捨」;但這不是真的捨,真的捨是要經過慈悲的,是慈悲後的收攝、安住。不能慈悲時才捨,是捨掉雜染所依的捨,是凈念以後的捨,是所作已辦的捨。*6

捨心作意「比前面的慈悲喜更強,更不分你我,不分內外。看到世間,我們真正能讓自己快樂,我們就能給別人快樂,自己能微笑,世間就跟著自己微笑,我們的心能靜,世間就跟著寂靜。看到世間沒有什麼好爭的,就會無懟、無諍。」無懟、無諍就是說,我爭到,你損失,對我也沒有什麼好處;你爭到、我損失,對你也沒什麼好處。慢慢的去看到,真正對我好的事情,就是對你好,真正對你好的事情,也能夠對我好,那才是真正的好,要不然那個好都是假的,那種好都會有一種對立,有相對性、有爭,有爭就不會快樂,所以捨心作意,就會進入無所有處定。*3



「捨」是說雖存此慈心、悲心、喜心三種心;自利、利他而不能執著,行若無事。如把這三種心常常存在心裡,就壞了。心要清淨,六祖壇經五祖傳衣缽:惠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神秀和尚則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從其中我們知道,惠能已捨,不著境、相,而神秀尚在境、相轉,故惠能受傳衣缽而為六祖。故換句話說,「捨」是不執著,不著一切相。有慈悲喜捨,而不著相,自己才得到真正清淨。所以,冤親平等、眾生、慈悲喜捨心,不著冤親平等、眾生、慈悲喜捨心之相;捨離冤親平、眾生、慈悲喜捨心等之見*9。

《金剛經》前半部教你不要著相,後半部教你不要著見。前半部的中心,佛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後半部講的境界更高,「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有這個念頭就不行,不能有這個念頭。所以,慈悲喜捨有沒有?有!但不能執有這個念頭。有這些事,而心上清淨。「捨」就是清淨心。慈、悲、喜是從清淨心生的,相上有,心裡沒有,這是真的。心裡沒有,你這個慈悲喜捨是從理上生的,不是從情生的。情是染污的,理是清淨的。從清淨心生的,從平等心生的*9。



捨:對境如鏡,對待每一個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鏡子,要有這種聯想的能力。從這個鏡子看到我們內心的不平衡,從境界裡面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無常、苦、無我;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看到境界的當下就看到五蘊皆空,因為你是一面鏡子。*3

無法見到五蘊皆空,識就過濾不清淨,識不清淨,就會造成名色﹙身心﹚的餘毒即「貪、瞋、癡、慢、疑,對人、對自己、對真理不信任」。為什麼不相信呢?因為他不曾真正對人慈悲過,不曾真正有過慈悲喜捨的體驗,所以他不相信。*3

捨心作意很重要是要在異中求同。世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世間是種種三角關係,你若看不清楚世間,你就會因此計較。佛家不說誰是誰非,而是要計較自己有沒有貪、瞋、癡,若不肯斷世間思惟,就永遠走不出三角關係。*3

有一個人講,他能夠「慈悲喜捨」。但是他慈悲喜捨,如是有限的只對自己的親人慈悲喜捨,對別人就不管。當你到了捨無量的時候,你就是對六道眾生完全平等無分別,這個捨無量才是很偉大的。*7

(二)捨的修習

捨就是平常心,就是隨緣心,就是清淨心。有一個故事如此說:*1

從前有一位大富翁,但他卻過的非常不快樂和不安,他知道是因為欲望太多,也把慈悲喜心掛心頭,但卻不知道如何解決、取捨。於是他去尋找一位很有已開悟、很有智慧的人,請教他如何去除不安、捨棄慈悲喜心與過得真正快樂與幸福。

這很有智慧的人教他說:從現在開始,你去尋找這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找到以後把他的襯衫借來穿在你的身上,你的不快樂和不安便會去除,而變得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於是他就很高興的啟程去找尋這個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他逢人便問: 你快樂、幸福嗎?

若有人回答: 我很快樂、幸福!,接著他便再問:您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嗎?

那人再回答:應該不是吧,我仍然偶而會感到不快樂、幸福。

於是大富翁便只好沿路繼續找尋,他一直找、一直問,到最後他發現這世界上他竟然找不到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他於是更沮喪、更不快樂。

有一天,他無意中(嘿!平常心、清淨心也!捨去一切因緣,捨去慈悲喜心)走到一個樹林外面,遇到很多人,於是他鍥而不捨問他們兩個問題(很執著),在場所有人都告訴他,這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就住在這樹林裡頭,他喜出望外的跑到樹林裡去,看到一個人微笑的坐到地上。

富翁問道:您快樂、幸福嗎?

那人回答道:是的,我很快樂、幸福。

富翁又問道:您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嗎?

那人回答道:是的,我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富翁聽了極快樂的說:我終於找到你了!請把你的襯衫借我穿一下,因為有一位大智慧的人告訴我,當我能穿上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的襯衫時,我就可把我的不安和不快樂去除,便成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想不到那人聽了哈哈大笑道:你沒有看到我是不穿襯衫的人嗎?

富翁愣在當地。過了一會兒,他頓悟到,原來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是真正能放下一切的人,是能以平常心處理作人、處事的人。

於是,他也把衣服、褲子脫掉,捨棄了一切功名利祿、捨棄了欲望,當然更捨去了不安和不快樂,更捨去了慈悲喜心念,和他一起住在樹林裡,從此世界上便有兩個真正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了。



各位鄉親們,您吃飯、睡覺或修行時,是否百般需索,嫌菜飯不夠精緻,床舖不夠好、修行環境不好,若然,您吃飯、睡覺、修行時,您一定享受不到真正的菜根香、一定不容易即刻入睡,一覺到天明,一定不容地易生戒定慧,因為您心裡有所求、有所掛礙;假如換個角度,以平常心、以隨緣心、以捨心來面對,今天有什麼,就吃什麼;有什麼床舖,就好好的睡,那您一定會吃得很快樂,睡得很香甜;俗話說「隨緣」,也就是平常心、清淨心、捨心,字雖簡單,但要真正作到卻也真不容易呢! *1

1999年在某校一起上課的幾位同學(台灣及國外)突然問我「Morgan! Are you enjoyed in NZ? 」, 我毫不加思索的回說「Yes, I have been enjoying my life in Christchurch! 」;但看他(她)們的表情,我知道他(她)們或許過得並不快樂。也許,我們的差異只在「一念心」,我能「捨 」,故我能「得」、能有清淨心;或許他(她)們「捨不得」,故「無所得」,中國先賢造字、造詞真是其奇妙,「捨得」,是先「捨」、後「得」、有捨方有得;假如您捨不得您的過去、捨不得您在台灣擁有的一切,死抱著不放,那您如何能有空間、時間來接受紐西蘭之「從零開始的生活」;假如您捨不得放掉您的煩惱、捨不得減少您的「欲望」,您那來的空間、時間來容納您期求的「安詳、舒適、快樂與幸福的生活」?您那能達到您來紐西蘭的主要目的--「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在最好的環境下修行呢」?*1

經云「歇即菩提」,能放下、捨去舊的一切,能放下、捨去舊的所有的貪、瞋、癡、慢、疑,能放下、捨去一切慈悲喜心念,以及放下「捨去的心念」,您才有空間接受新的一切;想一想,在「衣櫃永遠少一個」的情形下您都會隨拾清清衣櫥,來個汰舊換新,才能永遠會有新衣服穿;我們腦子裡的東西,也一樣,需隨時清一清,您說是嗎?確能捨方有得,是千古不變的定律,我們那能把過去的一切都揹在背上來過這一生呢?這未免太沉重了吧!*1



近年來參禪、打坐、修行的人愈來愈多,希望在這紛擾的社會中,尋求心靈的一分寧靜,近而頓悟,以達明心見性,但是也有多少人死守著這目標不放,無法以平常心來修心養性,無法放下、捨去的這個心念,記得禪門中又有一則公案: *1



某修行人問某一禪師道:和尚近來還用功否?

和尚曰:用功。

問:如何用功?

和尚曰:饑來吃飯,睏了睡覺。

問:這和平常人沒兩樣呀?

和尚曰:不同,不同! 他雖然也饑來吃飯,睏了睡覺,但卻百般需索。



原來,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隨緣,就是不執著,就是清淨心,就是放下慈悲喜捨心。



我們在這美如畫境的基督城,享受悠閒的生活,沒有台灣,尤其是台北的緊張與壓力,我們可以隨時將腳步、將飛馳的心停下來,看看這「白雲故鄉」的藍天白雲,欣賞一下這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世界的最後一塊淨土,讓心靈與大自然共鳴,進而合而為一,回歸本性;但我們每天還是要面對許許多多的事,而這些是否造成您的煩惱或不適,雖然鄉親們都會說「在紐西蘭,什麼都沒有,有的是時間」,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再像在台灣之那樣匆忙,我們真的可以以平常心,隨緣的讓心停下來,不去作任何思考,讓他真正享受寧靜,縱然是一秒、一分、十分鐘都好,當然一小時更好,然後日日增長時間,如此沒有柴米油鹽、沒有名牌名車、沒有人際關係、沒有孩子學業、沒有老公(或老婆)外遇的困擾,您一定靈台清明,您一定感到很舒坦、恬適,那份無比的快樂、幸福一定湧滿胸懷。*1



我們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業以及他們的德行是否變壞;又如老公或老婆捨不得台灣的事業,繼續在台灣當「搖錢樹」,供應一家老少的開支時,我們擔心是否有人趁機跑來照顧,而演出婚外情等等;多數的鄉親們把孩子送到基督城來,除看上這「花園城市」外,最重要的是「在基督城的孩子不會變壞!」真的這30萬人出頭的紐西蘭第三大城,要孩子變壞也難,該操心的是孩子品德的養成,以及作學問的態度;有的孩子一來便能適應,且表現傑出,但少數的孩子或因語言問題、或因適應問題,無法順利的一級又一級的唸,您是否能以平常心來面對、來協助他們度過難關,還是仍然以在台灣的威權式態度來苛責,結果親子關係變壞了,孩子的學業更每況愈下,甚至不回家睡覺,您也就更操心、更不快樂;想想,我們這歷盡風霜、大風大浪的大人都會碰到問題與困難,何況是未經事故的可愛孩子們。*1

孩子的老爸或老媽是否會外遇,是看個人的修持了,就是他(她)要變心、或外遇,縱使在台灣天天盯著,還是會外遇,何況遠隔數千公里的南、北半球呢,您不放心他(她),她(他)也不放心您呢,固然事先的防範措施要辦好,剩下來的就是夫妻間的「誠信」與「信賴」和彼此的「真愛」了,我一直非常欣賞國語或台灣話,太太叫「牽手」,就是一輩子要永遠手牽手,度過下半生,但萬一真是緣盡了,她(他)的手不再讓您牽,或您不再牽她(他)的手時,您又能如何呢?您在這裡窮操心有用嗎? *1



各位師兄姐們,請讓我們在悠閒、美麗的基督城,不要太操心,一起用平常心來面對一切事情,敞開您的心胸、大步的踏出去,再用您的慈悲心,歡喜心、平常心來生活,如此您一定會過得很快樂、很幸福;讓我們永遠記取「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是真正能放下一切的人,是能以平常心處理作人、處事、修道與生活的人」 ,更讓我們把慈悲喜捨心全數捨棄,且連捨去慈悲喜捨心的心也捨棄,早日同登佛境。 *1



換個角度說,六度裡的布施,是捨的一部分*6。每一個苦,都來自慈悲喜捨的不夠。每一次談話,每一個六根觸對境界,都是在鍜鍊自己的慈悲喜捨。*6



再說個布施與捨得出脫三世輪迴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為了建寺到處化緣,來到一個村落,一個賣燒餅的小孩子得知,心生善念,將當天賣燒餅的錢全部布施出來,但隔天因為交不出收入而被老闆解雇辭退,只好流浪街頭,乞討維生,貧病交迫,頭生癩痢,後來眼睛也瞎了。有一天,他來到老和尚的寺院,卻一不小心跌到茅坑裡淹死了。

居民們都在議論紛紛,說小孩好心行善反遭惡果,天底下那有什麼報應呢?老和尚得知,趕緊出面解釋,說道:「這個小孩子因為前世的惡業,本來要受三世苦果,第一世受窮苦報,現癩痢相;第二世瞎而不見;第三世跌進廁所溺斃。但是因為他今世一念慈悲,發清淨心作功德,所以三世業報提前縮短在這一世受盡。因果昭彰,怎可說沒有報應呢?」

大家聽了才恍然大悟。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曾經播下「惡的種子」,固然會遇緣受報,一旦播下了「善的種子」,也必定不會憑空消失。所以我們只要盡心盡力「散播善美的種子,廣結善緣」,生命將永遠充滿希望的曙光。*5



又《大寶積經》中記載:古時有一位乞女,節衣縮食,拿出僅有的一文錢到寺院去供養油香,住持大和尚馬上召集寺僧,回向祈福。不久,國王出宮巡幸,在半路上遇到這位乞女,看到她美若天仙,便將她帶回宮廷立為皇后。一年之後,這位皇后率領百官婇女,帶著幾十車的供養物品,得意洋洋地來到這間寺院,沒想到只有知客師出來誦經迎接。皇后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和以前的待遇比起來有天壤之別呢?便下旨要住持出來答話,大和尚說:「因為妳以前以萬分的真心,獻出妳僅有的一文錢;而現在你雖然帶來幾十車的物品,卻是以貢高我慢的自大心理來供養。心器垢穢,何來莊嚴功德呢?」*5(雖有感恩的心,卻沒捨掉慈悲喜心)。



最後再談談修慈悲喜捨的關鍵。

修慈悲喜捨的關鍵--在看到對方無法選擇的苦惱。見對方苦而不能慈悲時, 先離境,觀呼吸,使自己平靜下來,比較能將心比心,悲心容易生起,沒有對立,多餘的力量容易展現。此所以悲心能與「空無邊處」相應。慈心來自用心單純,不求回報,只為少苦,所以與「淨界」相應。*6

時時檢查自己是在貪瞋癡慢疑中,或在慈悲喜捨中。看自己有能力作選擇否*6。

以正念取代妄念,以慈悲喜捨心態取代貪瞋癡;一開始要用正念正知對付貪瞋癡,很不容易,須用慈悲喜捨來轉貪瞋癡*6。

對別人慈悲時,不能助長對方的貪瞋癡,否則不是真慈悲;佛法是出世間法,但它表現在世間也是慈悲喜捨,尤其是捨,捨即不執著,連慈悲也不執著*6。

發慈的源頭,讓悲誕生;誠如彌勒菩薩在他給無著的教法中所說︰「悲的水流經慈的運河。」*13

慈悲喜捨的另一個涵意,感情若不能無條件就會苦,想愛又愛不著,愛到了卻又黏著都是苦。如何處理感情問題,除非把感情轉為慈悲喜捨。感情若不能轉為慈悲喜捨,就表示它是有條件的,只要是有條件的,它就很容易變化。當條件變化時,我們會有恐懼不安、痛苦,我們把它轉為慈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方如何對待是對方的事,他不能慈悲他也苦,我們不能慈悲,我們也苦。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慈悲喜捨,若不能慈悲就要離開境界,若不能離開就要選擇慈悲喜捨、歡喜接受。*3

大乘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實蘊涵了度盡一切眾生之廣大誓願,菩薩的修證過程,不論是自度或度他,皆需不斷地超越與轉化方不至限滯。以其心不限滯,故能充分證成慈悲喜捨四心之圓滿無量義;以其真能實踐四無量心行,自然引發「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之廣大誓願。又菩薩終究以無上正等正覺佛法為理想歸趣,則所謂「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乃是菩薩應化過程之權施,最終皆須開權顯實;亦即一旦時機成熟或眾生善根具足,所謂應說、已說、應度、已度,菩薩自然證入涅槃寂滅境界,而與一切眾生共證清淨佛果*8。

大乘佛教,所謂的慈悲喜捨則是趣向於救度無量眾生,成就無量福果的實踐,亦即強調不僅自利,更要利他之菩薩心行。因此,慈悲喜捨四種心行之修證遂由「自利」而轉趣「利他」,而特顯其「無量」義。實是不論是根本教義中之慈悲喜捨四心,抑或是大乘經論所強調之四無量心,皆是使得眾生能離苦得樂之一種修習法門,皆需本於佛陀所證悟的真理,即如實了悟所謂四聖諦、十二因緣以及緣起性空第一義諦,如此方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8。

菩薩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須發弘誓加持使堅。譬如工匠造物,節廨雖復相應,若無膠漆則有零落。誓願如膠亦復如是。悲心愍傷,拔於世間苦集因果興兩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量誓願斷,此兩誓願從大悲心起。以慈愛故,欲與道滅出世因果之樂興兩誓願,所謂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此兩誓願亦從大慈心起*8。

慈悲心之所由發,在於不忍見眾生輪轉生死受苦:而菩薩所以不忍而發慈悲心行,即在於其具足智慧,照見諸法實相,並如實了解一切眾生皆如佛無二,皆可解脫生死縛結,證悟涅槃寂滅境界,所以藉種種善巧方便救度眾生,令其離苦得樂。因此,菩薩所發者是真正菩提心,是從不忍心中自然而發。而其慈悲喜捨之心行所以是無量,亦是理上之必然,因為眾生無量,故救度眾生之慈悲喜捨心行亦是無量。由「四無量心」與「三緣」之關係,可看出菩薩不可離一切眾生而修四無量心;但於度化眾生的歷程中,必須如佛之不著任一法,依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如實修行,如此菩薩方能究竟成就諸佛之平等大慈。*8

「四無量心」又名「無量心解脫」。正是藉著修習「四無量心」而得到的「心解脫」。顯然「四無量心」不僅是世間定法,也是解脫道、甘露門 。*8



別忘了!在您愛家庭、愛親人的「小愛」之外,發展您的「大愛」,充分善用您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愛這世界、這國家以及無數有情、無情的眾生,您一定會發現,您的朋友愈來愈多,人際關係愈來愈好,錢愈賺愈多,而心靈也更富足、更安詳,更快樂、更幸福,人生也更有意義,道業日進*1。



肆、結語

我要講個故事作為結語的開始:

某個朋友,先生遠從台灣來探班,在先生回去後一個星期仍未到學校上ESOL課,在她來校的第一天,禁不住關心的問她究竟是怎麼了,她說「累死了」;我即想到一個不算笑話、卻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1

有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小孩住在基督城,心長駐于慈悲喜捨之無量心裡,生活悠閒、舒適,又非常快樂、幸福;當知道他在台灣賺錢的先生要來「探親」後,便很緊張的率同孩子以整整一個禮拜的時間,辛苦的作好Garden、清洗房間、浴室、廚廁,吸好地毯,以最佳的狀況來迎接衣食父母的老公、老爸的到來。

來了以後更辛苦的張羅、陪著到處遊,深恐老公、老爸不高興(萬一不再寄錢來,怎麼辦?),三個禮拜後,老公、老爸終於要回台灣了,當她和小孩到國際機場送走老公、老爸後,老媽即舒了一口氣,快樂的對著兩個小孩,

說道:累死了,終於把你老爸送走了,我們又可恢復我們悠閒、舒適,又快樂、幸福生活了!

嘿!沒想到接腔的是旁邊有一位帶著孩子的太太,她也剛送完老公回台灣,

說道:是啊! 是啊!剛送走孩子的爸,便頓覺得好輕鬆、好自在,他來了後,我們又緊張,更打亂了我們的生活步調!不能上課、不能跳舞、不能串門子,不能………..。

最好他不要再來,只要按時寄錢來就好了。



這故事最好不要讓在台灣賺錢的老公或老婆看到,但它顯示的是這二家的媽媽與孩子們,已能真正融入基督城的生活,能以慈悲心、歡喜心、平常心來過悠閒、舒適,又快樂、幸福生活。

但假如她們能以歡喜心、平常心來歡迎老公、老爸的到來與回台,就真是盡善盡美了。

今年3-5月為第十屆總統選舉而回台灣,親眼看到1999年「台灣921大震災」危害之大,體悟到世間的無常(有什麼好執著的?有那些不能捨的?),也深切瞭解該震災,除政府之救援外,最為國民所念茲在茲的是佛教界系統、教友們秉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普天下眾生付出精神,為濟助急難的眾生而盡心盡力的給于即時助援,在在顯示大菩薩修四無量心的精髓與奉獻,也相信這些人間大菩薩們終得成就。

談到此,也許您已和我一樣有堅定的信念「基督城真是人間的修行淨土,修行就是修心,修行就是生活,修行就是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絕對能真正從生活中落實力行大乘菩薩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自利、利他,與親友、教友與所有眾生,早日同証佛道。  

(from : http://www.blia.org/chapters/snzblia/morgan_20.htm)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亦屬於發心的前行。以下四句,依次為慈(予眾生樂)、悲(拔眾生苦)、喜(隨喜眾生離苦得樂)、捨(怨親平等)四種心。

願一切有情具足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妙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親疏貪瞋住平等捨。

====================================================================


四無量心

格賴仁波切開示

大乘佛法無論修持任何法門,均是以四無量心為開端,修行能否有所成就?亦端視行者是否具足堅切之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意指「慈、悲、喜、捨」四種心,為何以無量為名?此因行者所觀修之有情眾生無量,所獲福德亦無量,故稱為「無量心」之修持。

修心之方法在於將所觀修之對象攝為三類有情眾生---怨敵、親友、非親非敵之中庸者。可一一分別觀修,亦可三者同時觀修;而以後者之觀修方法較為普遍。當行者同時觀修三種對象時,將生起三種不同的心;例如,當觀修之對象為怨敵時,易生起瞋恨心;當觀修對象為親友時,易生起喜愛心;當觀修之對象為非親非敵之中庸有情時,易生起棄捨心。但當我們深入去思維,此生之親友,於過去生中,可能是吾人之怨敵,曾經對我們造成極大之傷害;反之,此生之怨敵,於過去生中,可能是對我們有極大恩惠之親友。若僅就此生觀之,前半生為怨敵,後半生為親友;或前半生為親友,後半生為怨敵之例子,亦屢見不鮮。甚至前一小時為親友,後一小時卻變成怨敵之情形,亦經常發生;在台灣乃至世界各地,每天之新聞也常有父子、親友反目,而殺害對方之報導。如是思維,怨親變幻無常之現象,即能了知不應對任何有情眾生,生起瞋恨、喜愛等不平等心,應當換之以平等心,觀待一切有情眾生:如是,漸次修習,使心逐漸趨於平等,不復有怨親之分別,此為修心之要旨與重點之所在。
諸位平日工作繁忙,但若能以前述之修心方法,逐步修持,對自己與他人將能有所助益,以此與諸位共勉之!
(from : http://www.bodhi-citta.org.tw/new_page_53.htm)

===========================================================================

第三課 慈悲觀(二)四無量心


【前言】

  眾生無量,菩薩之願行亦無量。所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由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心量廣大,行願彌堅,即與諸佛感應道交。《楞嚴經》云:「上與諸佛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十方眾生同一悲仰。」以四無量心等持應化,達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則能拔濟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得究竟樂。
  
【修習四無量心的目的】

  一切眾生皆怖畏於苦,欲求喜樂;而瞋恨怨惱等正為苦因,慈悲喜捨則為樂因。若修四無量心,即能除苦予樂,達到無怨無惱、無恚無恨。故無論大小乘行者,乃至世間之人,皆以四無量心為共同學處。

一、世間之人

  世間之人,緣一切眾生,修四無量心,功德增長,若轉生天上,必做梵王。

二、小乘之人

  小乘之人,修四無量心,為自調心,增長福德,易得涅槃。

三、大乘之人

  大乘之人,利他心切,欲度眾生,必以大悲為本,慈悲普攝,故修四無量心,自利利他,速證菩提。



【修習步驟】

一、慈無量心

  慈,意為「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註解1)」故。

  (一)欲修四無量心,當先作誓願:「願令一切眾生,悉受快樂。」 ②

  (二)初修慈無量心時,以清淨心,觀所愛親人受樂之相。於父母、兄弟、親人之中,取一最愛者,一心緣念,觀親人受樂之相,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先觀親人受樂,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餘五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亦然。以慈心緣十方一切眾生,心量廣大無邊,故名為無量;悉令受樂,能滅除惡心,而得殊勝善樂福報,故其功德亦為無量。

②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樂之相,而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慈相應心。如此修習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不得生取著之心。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念念相續。於上親、中親、下親,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於五道眾生中,同以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姪,常求好事而饒益之,欲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如是之心,遍滿十方。

二、悲無量心

  悲,意為「愍念眾生受六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愍眾生苦,而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註解2)」故。

  (一)修悲無量心時,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是念:「眾生可愍,勿令其受如是種種身苦、心苦。然我今無目,六道之中,親、中、怨人並受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受種種苦,悉願勤加救護。」②

  (二)以清淨心,先觀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繫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觀眾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憐愍,悲念無極。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苦,而內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悲相應心。

三、喜無量心

  喜,意即「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

  (一)慈但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後,見眾生離苦,則樂心轉深,欲令其得大喜,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除滅一切諸苦,受樂歡喜。」
②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於眾生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轉,定力逐漸增深,雖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應心。


四、捨無量心

  捨(慈、悲、喜)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

  (一)行者思惟:前雖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屬有為法,於眾生無益,今當捨此三心,離苦樂兩邊,行諸善法,方能契入實相,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捨前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 ②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不令馳散,見於親人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離苦樂二相,其心平等。於禪坐中,雖見眾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

  (三)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一切眾生,皆不著憎愛,離有為法,得悟實相,果證三昧,不為外境所動,其心安穩,平等不二,是名捨相應心。

【結論】

  修四無量心,當先於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無量無邊;並且要將四無量心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於行住坐臥中實行、體證。

  修四無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長,成就出世道業。因此無論小乘聖者、大乘菩薩,皆應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成就,即稱之為慈心三昧,能達到無人、無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無量心,實為殊勝妙嚴的菩薩行門。

【附註】

  註解1──《大智度論.卷二十》:「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

  註解2──《大智度論.卷二十》:「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

(from : http://www.ctworld.org/meditation/02_b03.htm)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及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此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因,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服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一切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三世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離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持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from : http://book.bfnn.org/books/0008.htm)

心法(六識)

2010年2月16日星期二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

anired05_up.gif

此 列前六識之名。皆從所依之根而立也。具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如。除根發之識。餘四皆依根之識。依主也。根所發之識。依士也。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 六和合。精明。乃八識之體也。本唯真心。迷之而成八識。今於六門而了境。故有六種之名。以映眼時能分別色。即名眼之識等。譬如一室中藏一箇獼猴。六處有人 隨呼而應。故有別耳。且前五識。依五根得名。但有照用。最初一念照境元無分別。然第二念有分別者。即屬意識。是則前五乃依五色根之識。第六乃意所發之識。 以第七意為六之根故。補註云。雖六識身。皆依意轉。此隨不共意識。名依發等。故五識身無相濫矣。或唯依意。故名意識。辨識得名。心意非例。補義云。此辨六 識依根得名也。問曰。前六識身。皆依意轉。應俱名意識。何故第六獨得意識之名耶。況教說心意意識轉。此則明知前六同名意識。今言意識。豈不與前五濫同一名 耶。論答曰。雖六識身。皆依意轉。但此隨根立名。如前五識。各有所依之根。今此第六識。則不共前五。以獨依意為根。立意識名。乃意之識。如五識身。依色等 根。以唯依意故名意之識。依主釋也。此中正是辨識得名。不可執前六。共為一意。為相濫也。此言各從所依根立名。故不相濫耳。若言前六共依意轉。則六與前五 濫而為一。今辨各有所依之根。而六唯依意為根。故名意識。豈與前五相濫耶。謂轉則共。而依根則不共矣。此乃辨識依根得名。教說心意識轉。別是一義。故結 云。心意非例。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

  解說完五法排列的次第之後,接下來將分別說明每一法的內容。
  第一是「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首先介紹「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

  此列前六識之名。皆從所依之根而立也。前六識的名稱,都是從他所依的根來命名的。譬如:眼識是依眼根來命名、耳識是依耳根來命名等等。

  具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如。這 裡先解釋前五識依根來命名的原因。其中具有五重意義:第一是「依」,即「依根之識」。是說五識必須依託五根,才能生起活動。第二是「發」,即「根所發 識」。是說五識的生起,完全是由五根所引發的。例如:眼識是由眼根所引發的,如果眼根出了問題,也會影響眼識的作用。像近視、白內障、青光眼等。第三是 「屬」,即「屬根之識」。是說五識依於五根引發作用的時間,是恆常相續的。不論何時五識要用到五根都可以隨時配合,所以對依根發識的時間來說,是完全屬於 根的。第四是「助」,即「助根之識」。是說五識對於所依的五根,也有相當的助力。譬如:眼識看到的是樂境,眼根也會有舒適之感;眼識看到的是苦境,眼根也 會覺得有刺激的痛感。第五是「如」,即「如根之識」。是說五識和五根所照的外境是相同的。譬如:眼識所緣的是黃色,眼根也必定照瞩黃色。

  除根發之識。餘四皆依根之識。依主也。根所發之識。依士也。以上五者,除了「根所發識」之外,其餘四者,都是「依根之識」。「依根之識」,是依五根而發起五識的作用,所以是以五根為主;「根所發識」,是因為五根起了變化而影響到五識,所以是以五根為輔。

  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精明。乃八識之體也。本唯真心。迷之而成八識。今於六門而了境。故有六種之名。經中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這裡的「精明」,是指八識的本體。這個本體原來是湛然常寂的真心,只因眾生迷失了本性,因此形成了虛妄的八識。這裡的「六和合」,指的是前六識。是說這虛妄的八識,還要藉著六根來了別外境,因此有了六識的名稱。

  以映眼時能分別色。即名眼之識等。譬如一室中藏一箇獼猴。六處有人隨呼而應。故有別耳。譬 如映在眼根上時,用於分別色塵的,稱為眼識;入耳根時,用於分別聲塵的,稱為耳識等。這種情況,就好比一個房間有六個窗戶,房內藏著一隻獼猴,窗外只要有 人呼喊,這隻獼猴就能馬上向外呼應。六個窗戶比喻六根,獼猴比喻八識,有人呼喊比喻六境。虛妄的八識,依六根來了別六境,由於有六根的不同,所以就有了六 識的差別。

  且前五識。依五根得名。但有照用。最初一念照境元無分別。然第二念有分別者。即屬意識。已 知有六識的差別,那麼,它們的功能是否相同呢?依五根而得名的前五識,它本身只有照境的作用,所以在五根面對五境時,第一念的當下本來是沒有分別的,等到 第二念才有了分別,而這個分別是來自於第六意識的作用。由此可知,前五識的功能只是「照境」;第六識的功能則是「分別了知」。

  是則前五乃依五色根之識。第六乃意所發之識。以第七意為六之根故前面已經說明,前五識,是依五根而得名,因此稱為眼識、耳識等。那麼,第六識呢?它的「所依根」是什麼?又為什麼稱為「意識」?
  第六識,是以第七識(又名「意根」)為「所依根」,因此是依「意根」所發的識,而名為「意識」。這就是第六識名稱的來源。

  補註云。雖六識身。皆依意轉。此隨不共意識。名依發等。故五識身無相濫矣。或唯依意。故名意識。辨識得名。心意非例。補義云。此辨六識依根得名也。補 註中說:雖然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而轉,(第七識為前六識的「染淨依緣」。六根面對六境生起六識的作用時,是依著第七識的「染污意」,才起惑造業,然後 再轉這些煩惱業力,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有漏的種子,所以說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而轉。)但卻不能都稱為「意識」,因為如此便無法分辨六識的差別。所以只 能按照各自所依的根來命名。如前五識的名稱,依照前面所說「依根之識」、「根所發識」的分法來命名,這樣前五識的名稱就不會互相混淆了。另外,再將「依意 為根」的第六識,獨名為「意識」,這樣的話,前六識的名稱,就能夠分辨清楚了。以上所說的六識,並沒有包含心(第八識)、意(第七識)這兩識在內。這就是 補義中所說,如何分辨前六識,依根得名的內容。

  問曰。前六識身。皆依意轉。應俱名意識。何故第六獨得意識之名耶。況教說心意意識轉。此則明知前六同名意識。今言意識。豈不與前五濫同一名耶。了 解以上所說,就可以回答相關的問題了。問: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來轉,應該都稱為「意識」才對,為什麼只有第六識獨得「意識」的名稱呢?何況經教中常 說:「心、意、意識轉。」「心」,是指第八識;「意」,是指第七識;「意識」,指的是前六識,可見前六識都稱為「意識」。如今說只有第六識稱為「意識」, 不就和前五識互相混淆,而有相同的名稱了嗎?

   論答曰。雖六識身。皆依意轉。但此隨根立名。如前五識。各有所依之根。今此第六識。則不共前五。以獨依意為根。立意識名。乃意之識。如五識身。依色等 根。以唯依意故名意之識。依主釋也。此中正是辨識得名。不可執前六。共為一意。為相濫也。此言各從所依根立名。故不相濫耳。若言前六共依意轉。則六與前五 濫而為一。今辨各有所依之根。而六唯依意為根。故名意識。豈與前五相濫耶。謂轉則共。而依根則不共矣。此乃辨識依根得名。教說心意識轉。別是一義。故結 云。心意非例。論 主回答說:雖然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而轉,但並非都稱為「意識」,而是隨著「所依根」來命名。譬如前五識,各有它的「所依根」,所以就各有它的名稱。而 第六識和前五識的情況不同,它所依的根是「意根」,是「依意根所發的識」,所以稱為「意識」。這就是前六識名稱來源最主要的解釋。因此,不可以執著前六識 都稱為「意識」,而將前六識的名稱互相混淆。若是以它各自所依的根來命名,就能夠分辨清楚了。如果因為前六識都依「意根」轉,而總名為「意識」的話,那麼 第六識就會和前五識互相混淆,而只有一個名稱了。如今,我們若能辨別清楚,前五識是依它的「所依根」來命名,唯獨第六識是「依意為根」而名「意識」的話, 又怎麼會和前五識產生混淆呢?所謂前六識都依「意根」而轉,這個「轉」是共的;但是說到各自所依的根,這個「根」則是不共的,又怎能相提並論呢?以上所 說,就是如何分辨前六識依根而得名的內容。經教當中所說:「心、 意、意識轉。」是有另外的涵義。主要在說明不同的心、意、識,能變現出不同的身、心、世界來,都是隨著心識的功能而有所轉變。文中的「意識」,雖然指的是 前六識,但卻並不表示前六識都稱為「意識」。這就是為什麼補註在結語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心(第八識)、意(第七識),並不在前六識的範圍之內了。

七、末那識

此 第七識乃相應立號也。具足應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污意。謂貪癡見慢。四惑常俱。故名染污。恆審思量。名之為意。恆常審察思量。計第八為我。如是思 量。唯第七有。餘識所無。故獨得名意。復能了別。名之為識。問。前第六名意識。今此識亦名意。何也。曰。第六識依根得名。此識當體立號。第六識雖能分別五 塵好惡。而由此識傳送相續執取。依根者。根乃第七識也。當體。即分別之體也。

七、末那識

  接下來介紹第七「末那識」。

  此第七識乃相應立號也。第七識是以它的「相應」來稱呼。

  具足應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污意。謂貪癡見慢。四惑常俱。故名染污。恆審思量。名之為意。恆常審察思量。計第八為我。為 什麼稱它「相應」呢?這個「相應」的末那識,全名應該叫做「訖利瑟吒耶末那」。這是梵文的名稱,翻譯成漢文,就是「染污意」。「染污」,是指第七識恆常與 我貪、我癡、我見、我慢這四種根本煩惱相應,所以稱為「染污」;「意」的意思,則是指「恆審思量」的作用。第七識恆常、審察、思量執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 稱為「意」。

  如是思量。唯第七有。餘識所無。故獨得名意。這個「恆審思量」的作用,只有第七識才有,其餘的前五識、第六識、第八識,都沒有這個功能,因此才單獨稱第七識為「意」。(前五識,既不恆常、也不思量;第六識,雖有思量的作用,卻有時會間斷不起作用,所以不是恆常;第八識,執持種子的功能是恆常的,卻沒有思量的作用。)

  復能了別。名之為識。另外,能起「了別」的作用,所以稱為「識」。(識,就是「分別了知」。)

  問。前第六名意識。今此識亦名意。何也。問:前面已經把第六識稱為「意識」,現在又把第七識稱「意」,究竟是何用意?

  曰。第六識依根得名。此識當體立號。答:第六識是以「所依的根」來命名,所以稱為「意識」;第七識是以本體的功能——恆審思量來立號,所以稱為「意」。只有這樣稱呼,才能說明兩者的涵義。

  第六識雖能分別五塵好惡。而由此識傳送相續執取。而 這兩者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第六識雖然能夠分別了知五塵的好惡,但仍要靠第七識相續執取的功能,才能起惑造業。因此,分別執取的主體仍在第七識。所以,在第 七識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以前(沒有證到「無我」之前),第六意識念念成染;若是轉成「平等性智」以後(證到「無我」之後),第六意識念念成淨。

  依根者。根乃第七識也。當體。即分別之體也。文中所說「依根」的「根」,是指第七識。意指第六識的所依根,就是第七識(意根)。所說的「當體」,是指第七識本體恆審思量的功能。(也就是相續執取第八識的見分為我。)


八、阿賴耶識

此 第八識乃功能受稱也。由具三藏義故。名為阿賴耶。真諦的體翻為無沒。以真如隨生死遷流而不失不壞。故云無沒。奘師就義翻為藏識。謂能含藏諸法種故。藏有三 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以能含藏善惡種子歷劫不壞。約持種義邊。名為能藏。又此識是前根。身。器界。善惡種子所藏之處。約受熏義邊。名為所藏。又此 藏識是末那堅執為自內我。故云我愛執藏。由斯三義。而得藏名。藏即識也。乃持業釋。故曰功能受稱。楞伽云。識藏如來藏。以此識乃真如在纏之名。即眾生之佛 性。萬法之根宗。善惡之本元。聖凡之歸宅。以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皆依此識之所變現。故云萬法惟識者。此也。此上八識名異體同。總名心王。其次五十一心所法皆 心王之使。但各具多寡之不同。故奘師作八識頌以規矩之。

八、阿賴耶識

最後介紹的是第八「阿賴耶識」。

  此第八識乃功能受稱也。由具三藏義故。名為阿賴耶。第八識是以它的「功能」來稱呼。由於它具備了三種功能:能藏、所藏、執藏,所以稱為「阿賴耶識」。

  真諦的體翻為無沒。以真如隨生死遷流而不失不壞。故云無沒。真諦法師就阿賴耶識的本體來說,將它翻為「無沒」,就是不會消失的意思,因為真如本性是不會隨著生死流轉而壞失的,所以稱為「無沒」。

  奘師就義翻為藏識。謂能含藏諸法種故。玄奘法師就阿賴耶識的義理來說,將它翻為「藏識」。因為它能夠含藏諸法種子的緣故。

  藏有三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藏」有三種意義,就是:「能藏」、「所藏」和「我愛執藏」。

  以能含藏善惡種子歷劫不壞。約持種義邊。名為能藏。由於它能夠含藏一切善惡的種子,雖經歷劫而不壞失。所以依它能「持種」的意義來說,稱為「能藏」。

  又此識是前根。身。器界。善惡種子所藏之處。約受熏義邊。名為所藏。而第八識又是根、身(指有情世間)、器界(指無情世間),一切善惡的種子接受熏習之後,所含藏的地方。所以依它「受熏」的意義來說,稱為「所藏」。

  又此藏識是末那堅執為自內我。故云我愛執藏。第八識又是第七識恆常內緣堅執有一個自我的主體,所以稱為「我愛執藏」。

  由斯三義。而得藏名。藏及識也。乃持業釋。故曰功能受稱。由於具有這三種意義,所以就得了「藏」的名稱。「藏」,是含藏的意思,指它能夠保持業習的種子歷劫不壞失。所以就它所具有的「功能」來稱呼它。

  楞伽云。識藏如來藏。在楞伽經中說:「第八識又可稱為如來藏。」這是以「一切眾生的第八識當中,本來都隱藏如來的功德」而說的。

  以此識乃真如在纏之名。稱為「阿賴耶」,是在真如本性被煩惱纏縛時所立的名稱。但是眾生本自具足如來的佛性,只因被無始以來的無明惡習所熏習,而成為「阿賴耶識」,再由此識現起萬有。

  即眾生之佛性。萬法之根宗。善惡之本元。聖凡之歸宅。因此,此識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萬法的根宗,一切善惡的本源,也是凡夫與聖者最後的歸處。

  以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皆依此識之所變現。故云萬法惟識者。此也因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染淨諸法,都是依此識所變現的,所以才稱為「萬法唯識」。

  此上八識名異體同。總名心王。以上是介紹八識的內容。這八個識雖然各有各的名稱,但本體卻只有一個,總名為「心王」。「王」,就是主的意思,說明它具有變現萬法的主動支配力。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五十一心所法皆心王之使。但各具多寡之不同。故奘師作八識頌以規矩之。接 下來是介紹五十一個「心所有法」。這些心所就好像國王的使從,永遠追隨在國王的身邊。這五十一個心所也都是隨著八識心王而起作用。由於每個識所相應的數量 不同,(例如:前五識相應的心所有三十四個;第六識和五十一個心所全部相應;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個;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個。)所以玄奘法師才會作 八識規矩頌來規範它。

(from : http://www.lianmaster.com/baifa/baifa_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