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念 住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四 念 住
日期:2006年6月9日
灑甘露比丘講於香港安養精舍
Mudita Bon記錄

話說佛陀二十九歲出家,經過六年的苦行依然不能證道,他明白苦行不能通往解脫之道,就決意放棄修苦行。在接受了善生女的乳飯供養後,走到尼連禪河沐浴一番之後就往河邊的一棵樹下盤腿而坐,並矢志發願︰若不覺悟,誓不起此座。

調理身心之餘,此時他想起七歲時在稻田裡禪坐的情形,當時曾經歷過寧靜舒適的體驗,於是就集中觀察呼吸,不久他就重拾昔日的境域,進入一片清明、恬靜的定境。接著他利用安穩的心隨著一進一出的呼吸去探究生命的真相,尋找真理。當他修至黎明時分,心意清朗明照之下,透徹審察「緣生法」之際,也正是關鍵時刻,他擡起頭向遠方眺望,看見天空掛著的明星,那一眨眨閃爍的光亮,正契合了他的審察心,那星光閃爍正是一生一滅的啟示,於是,在當下即迴光返照,他就覺悟了。

佛陀的覺悟是以「呼吸」作為開發智慧的器具,即成佛的法門是「觀出入息」,在典故裡稱之為「安般念」(Ānāpānasati) 的法門。從佛到聖弟子,大多數的門徒皆是以「安般念」作為主修法。

「人生如氣」,說明我人的生命是賴於「氣」而得生存。試看世間多少「英雄氣概」的人都是以爭「氣」為主;多少爭名奪利的市儈者為著「出氣」而鬥到你死我活;看不順眼的就要與人「鬥氣」;見人過己又「不服氣」;被人指責又會「生氣」;大吵大鬧也搞到「氣憤」,然後與人相鬥不及又導致「氣促」,最後被「氣死」。我們終其一生都受著種種「氣」,所以說這個人生如氣。

佛陀以智慧照見氣化的人生,因此利用「氣」來探究人生真相,藉著「氣」來揭露生命的真義,因此「安般念」就成為尋覓真理的重要工具。「安般念」又稱為止觀禪,是佛門重要的禪修法門。

佛教看有情生命無非是由「色」與「名」所構成,「色」是指物質體(rūpa),而「名」是指精神界(nāma)。我們的生命體就是依靠著物質身體(色法)與精神(名法)兩大主要元素而存在。「名」與「色」的聚合構成有情眾生,成為一個生命體。在「名」與「色」中又廣說概括為五蘊:「色、受、想、行、識」。

五 蘊(pañca-khandha)︰

1. 色蘊(rūpa-khandha)
2. 受蘊(vedanā-khandha)
3. 想蘊(saññā-khandha)
4. 行蘊(saṅkhāra-khandha)
5. 識蘊(viññāṇa-khandha)

五蘊是修習佛法中的主要功課,亦是著手之處。佛陀曾說在這尋長的軀體內,是如來所稱的世界,這就是佛所指的自身世界、內在世界。佛陀更以智慧將五蘊歸類為四大主修之科,並取名為「四念住」,即身、受、心、法。「住」者,即安住或專注之義,有時又稱「處」,即所在或目標之義。總的來講就是精神專注的四個目標,佛法稱「心的四所緣法」。

佛陀引用了觀呼吸這個法門來探討生命的真相─依四念處來對治五蘊︰以「身念處」破色蘊;以「受念處」破受蘊;以「心念處」破想、行、識蘊;以「法念處」破身、受、心、法。

「四念住」是佛陀遺留在世間給予後學人的財產,當年佛離世前就叮嚀僧眾必須依止於「四念住」。阿難尊者隨侍佛陀二十多年,仍是一位未證得聖果的有學比丘,面對佛陀之即將入滅當然傷心落淚,其他同修勸他應振作起來,趁此重要時刻向世尊請示重要之法。阿難收斂悲傷情緒走到佛陀跟前並問道︰「如來滅後,大眾應依誰而住?以誰為師?」世尊回答︰「今後比丘應當依『四念處』而住,並『以戒為師』。」這就是佛陀的遺訓,是佛門之寶,可見四念處是如何的重要。

四 念 處(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1. 身(kāya)念處

巴利文的「卡也」kāya有一股、整體的意思。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組成的,它是一股凝聚之物,有互相障礙之義。佛法中所稱的「身」是一副整體之物,用「體」這個字較為恰當。這「體」可分為肉體與氣體兩個部分。沒有氣體,我們的肉體不可能存在。佛陀說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氣與生死有很大的關連︰爭執為了一口氣,然後激氣,最後斷氣…。可想而知,氣是如何的重要,所以這個人生又稱為「氣化人生」。將精神安住於呼吸(氣)之上,透過它來認識什麼叫肉體?什麼叫氣體?觀察「肉體」跟「氣體」兩者的密切關係,它們是怎樣的混為一體?又行、住、坐、臥中的動作是如何構成的?總的來講就是去了解呼吸造成肉體與氣體之間的關係。

2. 受(vedanā)念處

巴利文「唯當那」(vedanā),「唯當」是指頃刻之間、那一剎那之間。即每當六個感官與六塵接觸那的一剎那所產生的回應──種種「感受」的衍生。在一日二十四小時裡,不論你是什麼國籍與種族,只要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分分秒秒都有所感受,而這感受是每一剎那都在變化的,沒有一刻相似。因了這百般感受而呈現出眾生百態,五花八門的人世間。

「受」在我人生命中扮演著一個相當關鍵的環節,尤其在十二緣起法中被視為「啟動之鎖」。泰國高僧佛使比丘曾說「受」是上帝,受是世間的造物主。

人生何求?常人說人就是為了「享受」而來這個世界,殊不知這句話確是屬實,凡人的生活就是注重「享受」,衣、食、住、行樣樣講究品味牌子,個人注重的是物質「享受」,以追求「享受」來衡量一個人的身分。而最後卻被「享受」主義的作祟下陷入不可抽離的慾望中,為了滿足感官上的享樂,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的確是百般感受。

人有七情六欲的情緒表現:喜、怒、哀、樂、憂、悲、傷,這七情經常掛著在我人的臉上,時而憂時而愁;時而笑時而哭,朝夕變換的神情像極了一條「變色龍」。情緒不單是人類專有的,畜生亦同樣具備。究竟這些情緒由何而來?就是從「受」當中生。愛生愛死皆因這欲罷不能的「享受」,受的種類區分為軀體上與精神上二別︰軀體上的苦受、樂受,加上精神上之捨受(不苦不樂受)。

修習安般念的時候,可以透過呼吸來觀察情緒。當嗔恚火燃燒時,感覺呼吸,要知道當下火燒的感覺,知道嗔火已在焚燒自己,要撲滅它(保持覺知)。以平和的呼吸來軟化自己,懷著一顆柔軟之心原諒對方就是釋放自己的方法,也就得清涼。

嘗試從一呼一吸當中,觀察生理與心理的變化與關係,以呼吸來探討生命。日久見功夫,他日再遇上逆境的時候,便可以應付自如。不論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嚐、身從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之所觸,種種肉體上的感受要馬上覺察,就連起心動念也要立即知道,是善念的,讓它生起並且繼續滋長;是惡念的,令它熄滅。同樣地,心中湧現恐懼情緒的時候也可以藉著觀呼吸的法門來了解箇中奧祕。

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剎那,觀察眼、耳、鼻、舌、身(五根)與外界接觸時所產生的感受。

3. 心念住 (cittānupassanā)

這顆心是什麼? 非指肉團心,是指精神界的層面。所謂「名」(nāma)就專指精神界,名法包括了心與心所(cetasika)。這個身體,從頭部至腳部,都是心活動的範圍,心的網路遍及全身。

學佛是要做自己的主人,心是主、心是王。《六祖壇經》云︰「王在身心存、王去身心亡,心能念,非眼、耳、鼻、舌、身所能念。」「心」與「心所」的關係就如身與影子一樣,是非常密切的。心是主、心所是僕;心如王、心所如臣。心在《阿毗曇》裡又稱為識,共有89個識,它的功用是識別與了知;心所有52個,它的工作是出主意,負責獻計給心王,好像恐怖份子一樣,具有煽動的成份,這當然只是從負面的角度去看「心所」。我人在日常生活裡大部份的精神活動,皆以「心所」為主,但卻甚少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後悔當初」及「盲失」的造作。是什麼令我們一時大意而闖禍呢?那就是「心所」的傑作。所以《佛遺教經》提醒我們要好好的守住這顆心,以防盜賊劫走我們的自身法寶。什麼盜賊?即心所是也。

「心所」是很活躍的分子,例如作出入息禪修的時候,會有很多念頭生起,這紛紛的妄念就是在心所之煽動下而衍生的產物。原來就是這個煽動份子使我們神不守舍,讓心離開了呼吸,繼而妄想紛飛。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它,以精進心驅散妄念,所以說我們可以作自己的主人,不要讓心所為所欲為。另外,「心所」還有追憶的功用,並且製造境相。「心所」支配影響著日常生活,我們應當專心一意,自己當家作主,否則就會失控。

於五陰中,受陰、想陰及行陰這三個陰就是「心所」的基地。在此三陰中彼此相互相關、互相影響著。對這三個陰的認識可以試舉例說明之︰

一個畫家到桂林旅遊,他用眼瀏覽景色。回家後,心血來潮想畫桂林,於是準備妥當就揮手動筆,把憶念中的桂林山水描繪出來。這個時候,想蘊發揮取像(取資料) 的憶想功能,行蘊推展手把資料庫的影像托出。行蘊本身有構造的功能,以行造形,在三陰的配合下一幅動人的美畫就呈現了。

我們的舉心動念,都為心所之煽動。一念善,一念惡皆可成業,在行陰裡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心所」─ 思(cetanā)心所,它是業之誕生處,佛曾說「思即是業(karma)」。思心所是可以單獨行動的,並且時刻蠢蠢欲動,就算在睡眠當中,它都可以很活躍地為我們編織美夢或惡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培育覺知,所謂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

心往那裡去,心所如影隨形的跟蹤者。我們應時刻觀心和觀心所,兩者都要兼顧。心統攝「識」,我們共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它們各有崗位,負責各自根門的了別工作,前五識個別執行任務,例如當眼睛接觸景物時,眼識只單純地發揮看的作用,是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分別,故沒有接受或抗拒的情緒;同樣地,耳識只有聽聞聲音的作用,對於聲境沒有採取任何回應,這個時候,若不為第六識入侵,只讓自己保持覺知,煩惱就不生,內心平靜。第六識則是滲透分子,它好像總務一樣,參與前五識的活動。這裡有一首詩幫助大家對以上內容的了解︰

六個兄弟一個聰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五個門前作買賣 (前五識)
一個家裡出主意 (意識)
千秋萬業皆由它 (苦海輪迴)

心所雖然扮演著滲透的角色,但也不全是壞分子,它也可以是正面的。我們看待事物的時候,只要保持著覺知,內心只是知道、知道、知道。(讓身識知道,卻不可讓意識侵入,保持著客觀心態)例如打坐的時候,腳痛怎麼辦?我們可以觀照著這個腳痛的感受,了解這個感受也是在變化中,它是無常的,當下感受到只是身苦,心沒有苦的體驗。在這「心念住」裡就是要察覺到自心內的貪、嗔、癡是否仍然強盛、活躍,並且設法凌駕它。

4. 法念住︰

佛陀將四念住之法歸類分明,每一個「念住」都有個別的屬性與層面︰

身念住──是破解凡是屬於物理上的,即物質界的色法;

受念住──是觀照物理與生理之間的回應(表層);又生理與心理之間的回應(內層),是比較複雜的觀照;

心念住──則單純是觀心理、意念、知識性之名法;

法念住──法者,泛指一切現象界的事物(色法與名法),亦即是由物理、生理、心理三者構成之現象界,專心投入加以研究就稱為「念住」。

修行當中,時常都會遇上障礙,所謂「好事多『魔』」。什麼是「魔」?

此「魔」是內心中的麻煩鬼,它常常擾亂我們,障蔽著我們的心智發展,使心一片模糊,所以煩惱是心中的魔鬼。佛法中常指的魔不外是以下三類︰

(一) 魔王/魔后 :無明與愛

無明與愛是人心中的魔王與魔后,此一對夫妻能長養諸有漏法,為生死輪迴的基因,是眾生的根本父母,生生死死不離它,而生養者只是我人肉體之父母。此二魔是修行者的大對頭,阿羅漢又被稱為殺賊者,殺什麼賊?就是這對魔頭。《法句經》第廿一章第二九五節中記戴︰「殺害父與母,殺害二昏君,殺害五虎將,名無憂羅漢。」一對男女的邂逅往往在一見鍾情下陷入情網。凡夫的一見之下所引生的鍾情,就是在「無明」引導下瞎眼一見,然後就在「愛」的唆使下鍾情對方,所以有「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這句話。

(二) 魔子 - 貪、嗔、癡

貪、嗔、癡三毒是一切毒品中最極毒的,它毒害眾生,使眾生長期沈淪在生死苦海中;它是毒瘤,侵擊身心、催毀人性;它是毒菌,引發眾生患上「愛癡病」 。

(三) 魔孫 : 五蓋 (pañca-nīvaraṇa - five hindrances)︰

當一個人心性怪異、行為失常的時候,我們會指責他「走火入魔」。其實這「走火入魔」不是單指精神失常者,真實之義是指一個人對某樣事物的熱衷過度,失去平衡而弄得神經質。一般上只要你狂執於某人某事某物,都有入迷成份,就是發燒過度而弄假成真。在修行中是要「出火離魔」使自己回復生活正規之道,行於中道而平穩自己。但在「好事多魔」的情形下往往會令人力不從心,又或難以擺平而半途而廢。在禪修當中就有以下五個魔孫來阻滯著,簡稱為「五蓋」。

1. 貪蓋 (raga)
所謂「多欲為苦」,由於慾望亢奮,心境不易平靜。在禪修中,「貪」有著一股蠢蠢欲動之力,弄得身心晃晃悠悠,起伏不定,故貪是障礙。

2. 嗔蓋
心中有恨,常常想著報復者,不能安坐,好像坐在火爐上。嗔火焚燒不單止燃燒今生,更繼往開來,影響多生,況且火燒心的時候,就是不斷的折磨自己,試問又如何能安坐呢?因此,學佛者一定首先要掃除嗔恚,並以慈悲觀調和之。

3. 昏沈蓋
昏者,暗鈍不振;沈者,墜下之義。所謂昏昏欲睡,頭腦垂重,就是瞌睡狀態,令人不能振作甚至心智昏鈍。坐禪當中每見昏沈的時候,應振作起來,掙扎一番,馬上以急速呼吸法來喚醒自己。

4. 掉舉蓋
掉舉,即散亂心,指精神非常活躍。思緒很多,又耐不住寂寞的侵擾,總很想跟人攀談。通常禪修營都是禁語的,原因是談話很傷元氣,而且容易令人心散亂;交談過後,由於語言的剌激,往往更是餘音未了,思潮不斷,心很難安靜下來,於坐禪影響很大,所以還是少說一句話好,以免招引掉舉蓋。

5. 疑蓋
終日疑神疑鬼的,對佛、法、僧懷疑;對修行懷疑;對教法懷疑…種種的懷疑與猜度,造成坐禪很大的障礙。

以上都是修行的障礙,應精進修習防治以「離火出魔」(離開貪、嗔、癡之火,出三界之魔)。

禪修是一種內心戰鬥,就如上戰場一般,並非坐如枯木或像死屍的毫無知覺。在禪修的當兒要抱持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中立及客觀的意念非常重要。面對五蓋也得以平靜心對待之,使用五力─信、進、念、定、慧來對治五蓋︰


1. 信根 ─ 相信確有佛、法、僧的存在;相信自己的潛能。貪欲旺盛的時候,以信心來推展淨法欲以清除貪欲;

2. 進(精進)根─ 精者,專一;進者,不後退,專一不後退就是快而準的督導自己。勤未必是專一的,它有善有惡,但精進則是正面的。佛陀說精進是不死之法,它能超越生死也,故在《大般涅槃經》中策勵弟子們應當精進辦道。精進有四事︰
* 已生惡令其斷︰惡法起的時候,馬上以快刀斬亂麻(以知道、知道對待眼前境);
* 未生惡防其生︰有防犯的作用,不只在意識上,更應以念提防著惡的生起,例如覺察到五蓋的惡法即將到來,馬上策勵自己精進防治之;
* 已生善令其生︰善法已生,應使之繼續生長。是日已過,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憶念禪悅樂,禪坐就變得有趣味;
* 未生善促其生︰未生之善法令其生起。不認為修禪是一件悶事,要使之與善法相應,並以精進力提醒自己︰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思惟自己已浪費了幾十年的光景,今日有幸在安養精舍修禪,難得、難得之至,只是幾天而已,也不知明天會如何,今天應趕緊把握當下,以精進來度昏沈與懈怠。

3. 念根 ─ 嗔恚之火很可怕,小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念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來對治嗔恚;

4. 定根 ─ 有念就有定;念為因,定為果,以定對治掉舉散亂來平穩自己。定是持久不變,有定則有智。坐禪的時候,念念專心,不要管人家,也別張開眼睛東張西望,譬如說打量人家坐姿怎麼樣,自己又怎麼樣…種種妄想。千萬不要學蘇東坡的模樣,這裡跟大家分享一段小插曲︰話說當年蘇學士往詣佛印禪師,那個時候正值禪師坐禪,於是自己也盤起腿來,似模似樣地靜坐。出定之後,他問禪師自己坐的姿勢像什麼,禪師讚嘆他坐的姿態莊嚴如佛,蘇居士大喜。禪師反問他又像什麼?因為以往蘇東坡與佛印禪師辯論佛法的時候,每次都是輸的,今次心想可勝回一次了,於是說禪師的坐姿像一堆牛糞。然後洋洋自得的回到家中告訴蘇小妹,妹妹便對他說︰ 「哥哥,這一次你又輸了,人家禪師心清淨呀,當然所見都是清淨的,自然說話也清淨,你的心骯髒,見的事物也不淨啊﹗」

5. 慧根 ─ 以智慧度疑。

五蓋是心智發展的主要障礙,以五根破五蓋,五蓋解除後,心就坦蕩蕩,智慧便呈現出來。法念住就是要時刻觀照這五個黑法的存在,並努力克服之。

總結︰以「安般念」來做修禪的法門,並以「四念處」作為依準,以五根對治五蓋的障礙,開發五禪支體証四禪,經歷「禪那」而達到三昧定,隨後在調身、調息、調心的功夫作好基礎後就運作「觀禪」(毘缽舍那)入微觀照諸法,以「轉識成智」成就「大覺慧」。

0 留言:

發佈留言